英国首相约翰逊下台又如何
2022-05-30田德文
田德文
2022年7月7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并表示将留任首相直到保守党选出新党首出任首相。
7月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造成他辞职的直接原因是其政府成员的“集体逼宫”,而深层原因则是英国国内通胀高企、经济低迷造成的民生艰难。按照英国的政治体制,保守党内将选出新的领袖出任首相。无论谁继任下届首相都很难解决英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更不足以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保守党借丑闻“抛弃”约翰逊
约翰逊下台的导火索是他试图包庇保守党副党鞭克里斯托弗·平彻,此人被抓到在酒吧“猥亵”两名男性,而且经查上任前就曾有过类似劣迹。作为平彻的任命者,约翰逊先以证据不足为其辩护,掩盖不住后又谎称毫不知情,推卸失察之责。但平彻一事与约翰逊其他丑闻相比杀伤力并不更大。约翰逊曾在疫情期间多次违反社交禁令饮酒群聚、使用公款装修私宅等。
实际上,保守党抛弃约翰逊的真正原因是该党在今年5月举行的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在200个地方议会中,保守党丢掉了483个地方议会的席位以及12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而反对党自由民主党则新获5个地方议会和222个席位,工党新获4个地方议会和107个席位。如果在2024年英国下届议会选举中出现这样的结果,保守党将失去执政地位。正因如此,保守党才下決心借约翰逊身陷丑闻的机会完成“换帅”,改变下届大选的颓势。6月6日,约翰逊虽然以211∶148通过了下院的“不信任投票”,继续担任英国首相,且按照规定在一年内不会再次接受下院弹劾,但对其不满的保守党反叛势力并未偃旗息鼓。7月5~7日,约翰逊政府共有约50名官员辞职,其中包括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卫生大臣贾维德德。这股“辞职风潮”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最终约翰逊在压力下宣布辞职。
英国政治难改民粹化趋势
约翰逊是一位“非典型”的保守党政治家。他虽然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但永远蓬乱的头发使其形象与传统政客形成强烈反差;他所在的保守党素以道德和法律卫士自居,他却私德不羁,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在职期间违反法律的首相;他的父亲斯坦利·约翰逊曾任欧洲议会议员,他却坚决主张英国脱离欧盟。如今“非典型”的约翰逊虽已“出局”,但保守党政治也很难回归传统,民粹主义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政治传统的根基。
约翰逊因“脱欧”而成为首相,正是顺应了英国政治民粹化倾向的结果。反对欧洲一体化在英国素有传统。1993年成立的“英国独立党”异军突起,“脱欧”成为所有政党都必须回应的话题。“脱欧”得到了英国民众的支持。约翰逊坚定地把“脱欧”作为政治资源,最终得以在强手如林的保守党内脱颖而出。支持英国“脱欧”的多数是中下层,这些人不喜欢“四平八稳”的传统政客,而约翰逊始终保持“不拘小节”的个人形象,力图给人留下不务虚、只求实的印象,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在政治操作上,约翰逊不断引导塑造民意。在呼吁“脱欧”的过程中,他强调英国“每天都要交给欧盟5000万英镑”,这些钱如果投在“国民保健服务”上,英国人看病就不用动辄等候好几个月了。这一说法虽然容易捕获人心,但忽略了英国留在欧盟可以享受到单一市场的贸易便利、保住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缴纳的会费很多会用于资助欧盟在英项目等事实。因为约翰逊很清楚,想要得到“脱欧选票”,就必须以偏概全。
西方“民粹政治”的实质就是政客通过驾驭“民意”来谋取私利,约翰逊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者,他的继任者也很难反其道而行之,因为“民粹化”已成当前西方政治的潮流。英国也不例外,只有摆出“顺应民意”的姿态才能“控制民意”,成为政治赢家,无论这些“民意”是否客观全面、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否符合国家长远利益。
约翰逊的继任者依旧面临难题
对约翰逊的继任者来说,挽救保守党的执政前景是很难完成的任务。保守党在此次地方议会选举中惨败的背景是约翰逊政府政绩不佳。与法国、德国相比,目前英国的通货膨胀率最高、产业空心化最严重、经济增长前景最不乐观。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成本提高、就业前景黯淡给英国民众造成巨大压力,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
客观地看,英国经济陷入如此窘境倒真不是约翰逊不作为,而是因为战后英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难解。一是“去工业化”势头难以逆转,以金融服务业、科创文教和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成为英国支柱产业,工业资本投入不足,产品竞争力下降;二是英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加直接,对美国经济的高度依赖使英国很容易成为输入性危机的受害者;三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消极影响更大,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职能相对较弱,在研发投入、产业升级和民生保障方面难有作为。要想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目前,下院保守党议员团推荐下届领袖候选人的选举已进行五轮,前财政大臣苏纳克与外交大臣特拉斯最终“入围”,进入下阶段角逐。在第五轮投票中,苏纳克得到137票,特拉斯获113票。苏纳克在约翰逊政府里最懂经济,可见保守党议员团非常清楚,2024年要保住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在经济政策上有所改观。但是,即使苏纳克能够顺利当选下任英国首相,他所能做的无非是通过政策调整减少经济滞涨对英国民生的冲击而已。英国经济要真正走出颓势,内部要靠不断推进结构性改革,外部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恢复欧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而这些目标恐怕都不是保守党换个首相就能解决的。另外,苏纳克是印度裔,到保守党大会选举时,他的这一身份不知是否会对其造成困扰。相比之下,特拉斯作为女性候选人,在利用公众对于“撒切尔时代”的记忆来争取党内支持上有一定优势。保守党新党首选举最终结果将于9月5日宣布,而新党首将出任首相。
改善英欧关系并非易事
约翰逊以“完成脱欧”为政治资本,但又在履行“脱欧”协议上出尔反尔,把英国和欧盟的关系搞得一团糟。无论谁继任,改善英欧关系都会成为下届保守党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欧盟前英国“脱欧”谈判首席代表巴尼耶表示,约翰逊辞职将开启欧盟与英国关系新的一页。但是,改善英欧关系对保守党来说也非易事,不仅因为保守党是英国“脱欧”的始作俑者,更是因为“脱欧”造成的麻烦的确很难解决。
第一,2019年英欧签署“脱欧”协议时,双方签署的《北爱尔兰议定书》同意英国北爱地区保持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跨境人员和货物往来畅通,不设边检,继续遵循欧盟经贸规则,实际上是让北爱留在单一市场里。为防止英国其他地区的货物经北爱流入欧盟市场,议定书规定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货物运入北爱时必须接受边检。这种安排有冒犯英国国家主权的嫌疑,但2020年底约翰逊政府为尽快完成“脱欧”谈判没持异议。2021年,约翰逊要求取消英国货物进入北爱地区的边境检查,欧盟方面断然拒绝。然后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捕鱼权争端”,几乎兵戎相见。对欧盟来说,接受英国的修改意见意味着爱尔兰岛将处于分裂状态,而且管理成本很高。对英国来说,不修改《北爱尔兰议定书》,联合王国的统一性就受到威胁。在今年5月的英国地方议会选举中,主张北爱脱离英国的新芬党在议会90个席位中赢得27席,成為议席最多的政党,北爱分离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对约翰逊的继任者来说,与欧盟通过协商找到解决北爱问题的办法已成当务之急。这需要双方都秉持理性务实、互利双赢的原则,但这在民粹主义普遍上升的欧洲非常困难。
2022年7月12日,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参加保守党领袖竞选活动。
第二,改善英欧关系还要看美国脸色。约翰逊有“英国的特朗普”之称,但这并未影响拜登上台后强化美英关系,两国合作的“代表作”是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AUKUS)“截胡”法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潜艇合同。约翰逊辞职后,拜登发布一份88个字的声明,其中只字未提约翰逊本人,只表示“期待与英国政府进一步密切合作”,可谓对约翰逊摆足了“冷漠脸”。约翰逊的继任者在改善英欧关系时,还要小心避免“回归欧洲”产生疏远美国的意味。5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洲日讲话中提出构建“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倡议,表示欢迎英国、乌克兰等非欧盟成员国加入“欧洲大家庭”。对刚脱离欧盟的英国来说,与乌克兰和西巴尔干候选国同时成为欧盟的“政治伙伴”简直是一种嘲讽。
对约翰逊的继任者来说,与其在欧美之间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真不如回归灵活务实的英国政治文化传统,与世界各国开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那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其国内的经济社会压力,而且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这也是英国走出“后约翰逊时代”困局的根本出路。
(本文截稿日期为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