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野下初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研究

2022-05-30魏银丽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德育

魏银丽

德、智、体、美、劳是学生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五大重要力量,其中,“德”居于首位,由此可见,其对于学生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当前提倡“立德树人”,推行“课程思政”,全面鼓励教师挖掘学科特色,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德育。音乐是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也承担着德育渗透的重要职责。但通过种种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并未发挥应有的德育功效。那么,究竟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是何因素导致的?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又当如何巧妙应对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初步获得了一些认识与看法。

下面,立足初中音乐教育实践,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依次分析与探讨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存在的问题、缺失的原因及其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引导更多的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重视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巧妙融合,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实践来讲,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音乐课程不被重视,德育渗透无法开展

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很多学校并未真正落实音乐课程,音乐课经常被语、数、外等学科或者自习课所占据。试想,当初中音乐教育都无法全面开展时,又何谈依托音乐教育这一载体实现有效德育融入与渗透呢?

(二)关注音乐教育,忽视德育因素挖掘

有的学校设置有专门的音乐课程,教师也会带领学生进行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但认真探究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教育往往局限于音乐知识的讲解上,一首首音乐曲目背后的丰富内涵却未被挖掘。可以说,关注音乐教育,忽视德育因素挖掘,这也是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德育融入效果不理想的一个突出表现。

(三)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内心抵触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并不知道该如何挖掘德育因素,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向学生进行恰当的德育,这都使得其在音乐课上所加入的德育环节更像“说教式”的教育,整堂课上,教师始终在说、在讲,在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这就导致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当学生的注意力脱离了初中音乐课堂,跳出了音乐学习与具体的德育时,其自然而然地也难以将教师所讲解的德育内容内化成自身实实在在的实际行动。

(四)缺乏评价指标,急功近利现象明显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之后,教师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有的教师简单、粗暴地将学生是否理解了音乐曲目之中的细腻情感作为判定德育开展效果的依据,却忽视了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等。还有的教师在实施了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之后,便不再关注,显然,这也使已有的音乐教育效果未被充分关注。可以说,音乐教育中德育的融入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二、当前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缺失的成因

在明确了当前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存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环境、教师以及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环境原因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受其影响,大多教师更关注学生考试中获得的成绩。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只要考得理想的分数,就意味着以后能迈进好的大学,获得体面的工作,享受圆满的人生。这都使语、数、外等学科备受重视,但音乐、體育、德育等却被置于边缘化的位置。这就导致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初中音乐学科中巧妙融入德育未得到恰当的关注。

(二)教师原因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实际的教育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步伐与进度。但就当前来讲,相当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并不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他们有的没有认识到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巧妙融入德育的重要性,有的意识到了但不知道该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巧妙融合,还有的不知道该如何对德育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说,初中音乐教师对德育的认知不够科学,这导致其组织的音乐教学也很难达到渗透德育的预期效果。

(三)学生原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追求灵活多变,对教师的说教与教育却非常排斥,这是初中生鲜明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在初中音乐教师尝试融入德育时其表现得有些抵触,难以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也难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导致最终的音乐教育与德育两者融合的效果不理想。

三、当前初中音乐教育活动中德育实施的策略

在明确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了导致其形成的原因之后,下面结合具体的实例阐述与探讨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巧妙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音乐教育,确保德育有效开展

初中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育必须被充分关注与重视。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更应当正视所执教学科之于学生获得长远性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引导更多的学生、家长端正对音乐学科教育的认知。只有当初中音乐教育得到应有的关注,才能为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巧妙融入德育奠定坚实而又有力的基础。

(二)挖掘德育元素,实现音乐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音乐学科中蕴含着多种德育元素,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巧妙挖掘,合理融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启迪。例如,《龙的传人》这一音乐曲目凝聚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初中音乐教师便可以趁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又如,在教学“亚非拉掠影”这一单元时,学生将接触到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文化,对此,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国家音乐曲目的同时,树立端正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其既能认识到我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又能欣赏其他民族与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这种跨文化意识的教育及其引导也是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有效融合的具体体现。对于这种或显性或隐性的德育素材,作为初中音乐教师都应当静下心来耐心发掘,认真梳理,这样才能积累初中音乐教学与德育两者融合的有效资源及其力量。

(三)采用多元方法,深化学生德育认知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其这一阶段鲜明的学习特点,由此出发,初中音乐教师便应当有意识地尊重学生的这一特点,立足实际,尽可能地创新与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形式,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更有兴趣、更有积极性地学习音乐知识,并乐意且能主动地汲取其中的德育营养价值。例如,在教学《爱心满天》这一音乐曲目时,教师便可以尝试着引入手语,引导学生边哼唱歌曲,边用手语做出相应的动作,赋予音乐学习以更强的活力。就这样,学生对《爱心满天》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充满积极性,迫不及待地融入其中,自然更容易感知到这一音乐曲目传递出来的有关“爱”的细腻情感。又如,在教学“梨园漫步”这一单元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我国经典的京剧片段,让学生置身于直观的情景之中更好地感知京剧这一国粹,从而领略其所闪爍的魅力。可以说,教师立足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融入音乐课堂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也为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完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精准评价反馈

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之后,作为教师还应当关注其实施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从客观、全面的视角给予学生精准的评价与反馈便显得格外重要。教师不能持有一蹴而就的想法,而应当有持久的意识,关注学生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鲜明表现,还应当跳出音乐课堂这一范围观察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呈现出来的种种变化。这样一来,当动态的、宏观的评价体系得以建立之后,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更精准的反馈与评价,从而为实现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巧妙融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存在问题并不可怕,需要做的是找到归因,对症下药。在日后的初中音乐教育中,我将进一步针对音乐教育与德育两者的融合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以期在提升音乐学科教育质量的同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切实落到实处,推动学生的更好发展、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丘秋荣.初中音乐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9(11):231.

[2]焦毅.立德树人多元探索:初中生德育渗透下的音乐分层教学实践[J].时代教育(下旬),2020(3):1.

[3]方中林.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20(17):1.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