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进入语词深处
2022-05-30陈树梅
陈树梅
[摘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备极高美学价值的瑰宝,是文学创作中散发了极高人文气息的精神磁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鉴赏,是澡雪身心的精神之旅,是培育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诗词教学中,应当聚焦诗词特质,实现多维建构,获得个性而不落俗套的审美体验。本文基于多年上课、观课经历,综析若干教学课例,寻得相对可取且重要的途径:进入语词深处。
[关键词] 古诗词;课堂教学;深处;美感
一、“牵”出语象世界
诗词创作归根结底是诗人的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不会抽象地进行,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象。换言之,诗词是以意象为构成要素来表情达意的,这种由形和神统辖的“气韵生动”的意象构成了诗词的生活、情感、心理图景,寄托着作者的心志,也诱发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关联着读者的共情和理思。因此,鉴赏诗词的关键在于走进由一个个意象构成的语象世界,把握语象世界的营构方式,进而洞察文本那风光旖旎的内部世界。
什么是诗词语象世界的营构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诗词中的意象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是受诗人情感向心力的吸附,有机黏合在一起的意象群体。因此,对诗词意象的审视,就不能只停留在孤立、静止、平面、单一的机械辨认,而是要借助整体观照的方式,实现系统性、立体性、动态性的推敲和把握。
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综观全诗,比对主次,发现诗歌第三句“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听”是诗人创作此诗灵感的触发点,是选择和聚焦“十一月四日”这一特殊时间背景下特定意象的“钵盂”。也正因为以“听”这一诗人行为的统整,及以“听”这一鉴赏活动的统领点,学生便能对诗中的意象群生发作整体性观照,进而清晰描绘出“铁马冰河”勾连的整体场面和雄壮气势,把握诗人虽无奈“僵卧孤村”,却绝不会自暴自弃、万念俱灰的颓废与堕落;虽感慨“为国戍轮台”的理想與现实的际遇有着巨大反差,且自己已年老体衰,但因内心“尚思”“不自哀”的乐观笃定又自然而然生发出“听”的行为。而有了“听”字的统整,现实中的意象“风吹雨”有力卷入了诗人内心深处,渐渐幻化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于是虚实意象和弦共奏,奏出黄钟大吕般的豪迈之声,将诗人“戍轮台”的报国情怀推向情感高潮。
二、“嚼”出语言真味
任何一种文体的文本,一旦进入了语文教材,就成了语文教学文本,成了特定学段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技巧学习语言的范本。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诗词教学自然不例外。诗词是区别于其他文体而文字表达更有创意的文本类型,其文本语言的独特价值决定了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咬文嚼字。朱自清就曾指出鉴赏古诗词要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语词的真味,体会那微妙咬嚼的味儿。观照现实的课堂,深感部分教师在诗词教学时倾注在文字上的咬嚼劲儿明显不够,咀嚼不出语词的本味,触碰不到文本的内核,文本解读往往停留在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这样的语文课堂注定味淡形糊。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若要深得语文教学堂奥,就要摸准诗词鉴赏的经络,学习者就要把更多精力花在咬文嚼字上,且要“咬”得到位,“嚼”得有法。
先论“咬”得到位。无论何种文体教学,都需要基于合理的目标,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才能在相对统一的视角中,双向补位,同向发力,否则就是“咬”偏了重点部位,徒劳无获。笔者旁听某教师执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时,在破题环节,教者和学生通过质疑、思辨、碰撞,达成共识,“咬”定词题中的“壮”字,将其定为理解全词风格和情感基调的关键。于是,与“壮”字一脉相承的语词信号一一输出,“五十弦翻塞外声”的“翻”、“沙场秋点兵”的“秋”、“醉里挑灯看剑”的“醉”等语词像酒酿发酵一般,雄壮、悲壮的味道由隐渐显,由淡变浓。也正因为切准了“壮”这一关键入口,文本解读便沿着语词的指引,拨云去雾,拾级而上,最终豁然开朗,得见文本的天光。
再谈“嚼”得有法。王尚文教授指出,咬文嚼字应着眼于“关系”,着力于“比较”。诗词语言是形象语言,往往打破常规,所以在教学中依情境需要创意表达,从而使语言新颖丰富。在诗歌教学中,带领学生鉴赏诗词语言,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对语词进行适度咬嚼,深得要义。比如在咬嚼“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时,就可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组织语词比较鉴赏的活动,揣摩“翻”与“弹”字的不同表达效果和用词意图,通过比较悟得“翻”字在营造战场氛围、渲染战士情绪、制造悲烈场景等方面的独特妙处。如此聚焦咬嚼,也可避免零散、肤浅、虚空的假鉴赏。
三、“掘”出情感真义
和小说、戏剧等其他文体不同,诗词和散文创作都是作者写自己的情与感。情真意切,是无论婉约或豪放派诗词作者创作作品首要遵从的表达原则。因此,鉴赏诗词的路径必定要聚焦诗人的主观情思,破解诗人的情感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挖掘诗人的情感真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解码情感,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运用适切的方式来透析诗人在这一篇文本中传达的言语智慧,透过诗词中景、物、人、事构成的语象世界,在语词的细微深处感受作者热烈坦诚的情愫,参透作者专属语词地带的情感真义和深刻思维。
陶渊明《饮酒》一诗的课堂教学,执教者可以尝试带领学生跳出程式化的解读方向读诗,这样能使课堂让人眼前一亮。从初读诗歌的感知印象入手,学生很快提炼出最明显体现诗人情感状态的“悠然”一词。如果按照一般程序来鉴赏,无非是对“悠然”的含义和具体内容进行所谓深入的探究和梳理,但有思维重构意识的教师会将对学生初步感知印象的发问,定为寻究诗人隐性情感的奠基石,为梳理诗人显性和隐性情感的辩证关系蓄势,于是跟进发问:诗人如此“悠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利用课外积累,链接预习资料大说一气,教者“请你用诗中两个字点明原因”一句提示,学生瞬间收了思路,回到文本,在看似自由的交流后“心远”二字已呼之欲出,而不用迂回反复讨论了。前后联系,不难看出“心远地自偏”是对诗歌起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要义回点和聚拢。教师引导学生对“心远”进行细致品读,对诗人所处喧嚣与所念清静的矛盾冲突进行辩论,进而让学生理解了陶渊明对污蚀世俗、腐败官场的不满,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从诗人所思到诗人所为,教师再引导学生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托意高妙,诗人因万物相融而物我两忘的超凡境界也更见可贵,“心远”二字足见寄情深远。
当然,要准确挖掘出作者的情感要义,在解读诗歌意象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两点:(1)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生平遭际、心志抱负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诗词教学尤其如此。仍然以陶渊明《饮酒》一诗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遵循愤悱这一启发原则的前提下及时链接作者的背景资料,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将诗词赏析引向纵深。具体地,当理解“鸟”的意象用意时,结合诗人生平遭际可知,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翕”的远大抱负和卓越追求,這种愿望和情思在诗文创作中便有意寄托于“鸟”这个意象,且在多篇作品中反复出现。(2)共情作者。不难看出诗人心中的“鸟”不是为了点缀环境而随意择用的自然物象,而是紧紧牵扯着情感命脉的诗人新的化身。本想大有作为,翱翔天际,然而在奋力展翅后深觉天际遥远不可测,一切很难如愿,身不由己也便听由心音,转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终究回归了最能容他安放身心的田园,这是真我的精神回归。这样的知人论世,也使诗人的超凡情思在历史的天空中产生了永恒的回响,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作者复杂情感的深切认知。
找准情感的落点。诗词中经常有一个主脑之句,起到提挈统揽的作用,或用来收拢回应全篇内容。有了这一句,诗词的其他内容其实都围绕这一句来铺设营构,这就是诗歌教学中不可忽略的点睛之笔。在教学《饮酒》时,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无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艺术回笔。“欲辨已忘言”正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归结处与落脚点,也就是说诗歌前部分的自我问答、悠然采菊、安然回归等内容都是为这一点睛句来蓄势,而前部分内容越是写得淡然、悠然,最后“欲辨已忘言”的释然才越发显得情感深沉而强烈,使得诗人的真性情让人久久留味。
四、“悟”出文本图景
诗词属于文学作品,对诗词的赏析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借此对诗词的世界生成丰富的还原与拓展。首先,诗词是文学作品,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其文本中的不确定性与留白空间需要读者借助经验与想象去填补。诗词鉴赏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经验,驱遣他们的想象,进入文本图景,与文本和作者充分对话,实现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相互交融,在视野融合中产生浑然一体的共鸣境界。其次,中国古典诗词由于受格律的限制,篇有定句,句有定字,用词简约,惜墨如金。正如中国的写意画风格,逸笔草草,只求神似,不求形似,许多地方留下空白,又由于诗人普遍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这就决定了古典诗词用语凝练、含蓄的特点,所以需要读者借助想象去填补、还原、拓展诗词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文学作品教学重在让学生理解和分析不同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身上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以及引起心理上一种愉快的反应,而想象正是体验的重要途径。这种体验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真正的诗人都是身不由己地怀着痛苦去燃烧自己并点燃别人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必须在想象之中被诗人情感的烈焰点燃,和他一起在情感的场域中燃烧。
例如,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课堂教学中,在尊重文学作品鉴赏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对词的艺术境界开展创造性的还原。苏轼在密州时期,他的生活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词的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来势强劲,一个“狂”字强烈笼罩读者心绪,学生被“狂夫老更狂”的雄心壮志激出兴趣,不由想象出“老夫出猎”的场面:势如磅礴倾涛的队伍、万人空巷跟随出猎的围观团、意气风发而雄壮威武的猎将风范。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借助想象才能还原的现场图景,应让学生借助想象和词人一起跃马扬鞭、纵横奔放。因此,诗词的留白空间,是激发读者想象的催化剂,神秘且符合情理。而读者建立在作者思想特质的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正是师生立足文本而作的创新而有深度的解读,是从新的视角进入语词深处,参悟出更立体的文本图景的重要途径。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句映照对诗词内核的理解。如果不觅玄机,不寻抓手,那诗词教学定然不能触及要害,课堂只能云里雾里了。只有牢牢抓住语言信息,让解读进入语词深处,诗词之魂才是可望而又可及的。
诗词之美在意象,意象的理解、还原、重构是诗词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对语词的充分甄别、鉴赏、品味,是抵达这一核心的唯一途径。只有解语而入境,披文以入情,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的原味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体味到古诗词的文化之美和人情之美。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