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的社会性

2022-05-30孙惠东李靖邵建新

设计 2022年17期
关键词:社会企业服务设计设计思维

孙惠东 李靖 邵建新

关键词:社会设计 设计思维 服务设计 社会企业 社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097-03

引言

经济社会下,“市场模式”为主导的设计逐渐成为主流,设计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逐渐被商业市场的洪流所冲刷,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利润的驱使,越来越多的设计逐成为了追逐利益的产物,设计不再以历久弥新、精良优质为驱动力,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用完即抛”的一次性产品,“废弃”被越来越变得不再有内心的不安,然而气候危机、种族歧视、贫富差距以及弱势群体得不到资源等问题的凸显让全世界重新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设计对于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设计师的社会道德是否可以重新成为一种思考,本文将从历史角度看待设计与经济的关系,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加剧以及社会设计这种形式的出现,及通过服务设计与社会设计的结合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为思路叙述设计的社会性。

一、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的两大核心一是节省原则,二是物质资料生产运作和发展的体系,传统的设计所解决的是商业问题,管理者的企业目标、成本以及公司制度等条件下所制定的商业目标,设计师所做的就是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案解决这些问题,设计界所推崇的设计是为明天的生产而准备的造型计划,经济的关键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设计的价值观体现在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设计的角度认识经济,从经济的角度认识设计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经济是设计的后盾与物质基础,设计与经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类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中,离不开器具的使用,设计便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展开,一方面要考虑产品使用的安全性、易用性以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使用者的精神需求,设计者追求的最高级设计乃是既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同時又可以满足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并同时创造经济利益。

如果说早期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设计者的自我制造,那自工业化之后,设计成为独立的门类存在,作为指导产品的顶层设计逐渐成为生产的附加价值创造方,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设计得以传播,让更多的公众接触并了解设计成为社会的一项责任,优秀设计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得到了更高程度的满足与愉悦,创造了新的文明与效率,工业化大生产带动了设计的发展,现代社会中设计充当起了生产的先行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设计引领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而从设计本身的角度来看,现代设计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分工的细化,二是生产力的提升使得大规模生产以及低消耗成为可能,设计的每一次进步,都处在因经济发展提高的阶段,而经济的发展第一推动力也往往是生产力的变革,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经济的发展则为设计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处于阶段性进步的是其社会思想及观念也处于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设计则反作用于经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在一次次发展中逐渐密切,现代世界中,设计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设计。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类对于更高体验层次的追求,在人类设计历史中,科学技术总是与设计结合产生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产物,这种产物不仅在使用者满足人类需求,同时在精神需求上也要满足人类的不断追求,设计所带来的不光有精神的满足,同时重新塑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设计是一种把人目标具体化、艺术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先前过程,它的本质是社会建设的艺术化设想与计划,从这个角度而言,设计也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原因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设计逐渐成为商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成为树立企业形象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设计地位的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越来越依靠统一且优秀的设计,企业不断依靠设计提升自己定位继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有反哺于设计。

设计加速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在大步伐迈进中诞生了无数优秀设计,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

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消亡[1],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理性的计算,粗犷的扩张,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表现的日趋明显,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中国积重难返的问题随之出现,气候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世界性问题逐步成为困扰全世界的难题,Jon Kolko在其著作《交互设计沉思录》中将此类问题解释为“诡异问题”[2],这种大型的社会或文化问题往往模糊不清,缺乏整体性,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比如笼统意义上的教育、贫困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常常脱离于商业环境,由政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予以解决。同样对此类问题做过描述的有早在1972年 维克多·帕帕内克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3],书中讨论了为大众的设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资源有限使用的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地球有限资源服务,这种思维对绿色设计的诞生发挥了重要影响,柳冠中在书中做了“有责任的设计”序,对于设计的本质重新解读与定义。该书在当时“波普”设计的浪潮中开始理性的思考设计的目的,该书很快便风靡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由此便诞生了“社会创新”这一概念,在美国通过不同阶层的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衍生出一种专门的设计类别——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即着眼于创造社会价值,是设计哲学层面的问题定义和策略规划。

社会设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设计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这类设计活动往往缺乏资金的支持,其可持续性成为很大的挑战,这类世界问题带有很强的冲击性影响,然而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资本的发展往往优于人文的进步,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经济社会发展成熟,弥补社会结构的断层往往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大热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正是这一世界背景下产生的设计形式,然而由于这种设计形式往往依托于政府、社会,相较之“市场模式”的设计更加缺乏资金的支持,同时由于面向世界议题,需要多方参与,其复杂性与难度较大,再加上动辄长达数年的研究种种因素都致使此类设计多流于表面,难以产生大的社会影响,这一侧面同样反映了世界范围的议题不只需要设计师的参与,这需要设计师与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参与,由于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使其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因此设计师身上肩负着更大的社会使命,对这类问题需要在哲学层面解读、定义的能力同时这类问题需要的又是社会各界的参与,所创造的社会影响力与影响范围都是巨大的。

1987年可持续发展被提及,被定义为“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的发展”[4],如果在过去这一概念更注重环境,在目前的文献中,可持续性被认为是由三个主要支柱支撑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5]。2013年全球报告倡议将可持续性的社会层面描述为“关注组织对其运作的社会系统的影响,可持续性这一重要支柱显而易见,然而关于社会影响评估的已发表文献数量仍然严重不足[6],时至今日“市场模式”的设计依旧是主导,一方面是世界发展重在经济,前文提及的经济与设计的关系催促了设计与经济的黏合。另一方面设计师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中被利润驱使着,当设计师为了一个销售去精细打磨美丽的外表,宜人的使用流程时候也就少了一份对于设计的社會意义的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真正难点在于没有人关注和思考。

设计师在日常设计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显示之间的衔接问题,在设计中不能过于空洞的想象也不能幻想改变世界,在日常设计至于反思在设计中的立场、解决的问题、思维的角度以及是在为什么样的人进行设计,真正的精力放在如何改变世界面临的真实问题,而真实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样需要思考。

三、社会设计的思考

通俗来讲,社会设计就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设计活动,社会问题这个概念太过宽泛,理解起来往往不知所云,先抛开这个概念这件事,通过一个品牌来了解社会设计,美国懒人鞋品牌——TOMS,TOMS 的建立,其初心并非出于商业价值的实现,其创办者Blake Mycoskie在一次自我探索之旅来到了阿根廷。在阿根廷首都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Mycoskie 发现当地的穷苦孩子们不仅仅饱受疾病的威胁以及教育权力无法得到保障,甚至许多孩子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Mycoskie 便产生一个想法,创办一个鞋子品牌,每卖出一双鞋子就送给该地区贫困儿童一双鞋子,“Buy one for one”的理念就此诞生,在完成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社会价值,这就是社会企业,通过一种机制让社会成员参与并得到自我社会价值的体现。在“Buy one for one”理念大获成功过后,TOMS开始卖眼镜,第二次的策略是凡是每购买一副眼镜,公司都将为贫困地区捐助一次治疗眼疾的机会,无论是何种疾病,都将跟踪直至治愈。现在 TOMS 成立了 Marketplace,帮其他经过挑选、有“Buy one for one”理念的公司提供销售平台,帮助更多社会议题提供解决方案:动物、教育、女性、社会公义、健康、就业、儿童、营养、饮用水等。图1为TOMS为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TOMS 这类型的企业,就是商业世界的新兴力量——社会企业。这种企业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样的创业企业的诞生初衷是“创造更好的未来“。这些企业往往用“社会设计”的思维设计其商业模式,针对各类社会议题提出良性循环的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使其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机制,让设计所服务的相关对象都能在该体系之中提升幸福感。

在中国同样有这样的企业,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同样体现了企业在社会问题上的发声,用户每天的节能行为(如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等)可以攒能量,通过能量的积累可以在中国沙漠地区种植树木和保护特定地区等。一方面企业的这种设计增加的用户黏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有让人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体现了使用者的社会价值,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每个个体的人都是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7],真正的社会设计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支付宝这一设计正是使得更多的用户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每个人又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自身的社会满足感。

反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生活在“用完即抛”的一次性消费文化中许多年,为了促使人们购买产品,设计不在以历久弥新、设计精良为宗旨,不断的消费文化驱使设计走向段生命周期,垃圾箱填满的速度越来越快。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反复思考设计的使命与社会道德责任[8],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其生命长度是否值得考虑,这些产品被丢弃后有产生了哪些社会问题,如果废弃意味着私有化的习得性现象,那么变“私有”为“租借”将使得废弃大大减少,这是帕帕内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的观念,作者在那时候就预见了“共享经济”的未来,杭间在十年前论述“设计的民主精神”中提及发展设计就是发展民主同样具有相似的前瞻性[9]。

在物质水平与精神文明不断攀升因而对生活水平有更高要求的现代社会,“设计”这一具有目的性的行为成为解决人们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越发地具有影响力与地位。但与此同时,社会之中的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正在日益激化。正如同生活的需求需要被设计妥善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基于社会视角去解决。社会性设计则是为了绝大部分人谋福利而非处于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群的需求,社会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方法,更应当是一种视野。当我们的设计不仅仅立足于专业的功能与个性,而上升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设计的社会性往往可以得以实现。

四、服务设计与社会

设计的关系社会设计与服务设计有很多重叠的地方,服务设计侧重于将系统应用于系统和流程,而社会设计的材料通常是社会条件。此外,Young写了服务设计师在社会责任社区实践环境的共同设计中的角色。他将社会责任置于服务设计的核心,并认为所有的设计都是对社会负责的。然而,问题不在于设计是否与旨在对社会负责的结果有关,而在于其优先性经常被设计过程中的其他考虑因素所损害。必须停止把设计看作是图形、服务和系统的构建,而把它们看作是人们行动、实现愿望和满足需求的手段。这要求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社会和生态系统[10]。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随着世界信息交流的加速,整个人类成为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设计考虑的更多的是社会中人如何与环境融洽的生活。而服务设计恰是一种关注设计本身、关注设计流程的形式,在社会性问题中能够更好地关注问题本身,通过对问题实质的研究探索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即使是表达个人特点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充满社会关怀,现代社会的多元、多维和开放性让艺术表现具备更多的包容性与社会[11]。

世界设计研究小组是围绕通过使用社会设计方法来改善人类生活的精神而成立的。阿尔托大学(前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的这个国际研究小组(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芬兰、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纳米比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资助,并由博士生自己建立,该小组的使命是开发市场以外的设计,曾通过具体的服务设计实践总结出五個主题[12]。

(一)二元立场

远离和接近市场导向的设计内容,从具体物体的设计到战略设计和服务设计,研究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不仅仅是研究人员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参与者。

(二)与文化相联系

将社会设计与更大范围的文化理论联系起来对于世界设计研究小组来说是相关的。社会和服务设计中的共享主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建立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并使该小组的研究人员不仅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而且在他们的设计实践中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

(三)协同设计的民族志

民族志的方法,使用参与性观察和访谈,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为实地工作的背景,并使可能获得语境的理,民族志方法出现在研究工作中,也出现在各种设计工具中,并被评估为对该过程有益。

(四)参与过程

参与式设计(PD)[13]思想在世界设计研究小组的项目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设计工作中使用迭代方法进行原型设计,以及支持社会创新的结构。

(五)以社会需要为焦点

对以社会为中心的设计进行策略上的规划,调讲故事、包容性决策和参与性。社会设计工作包括长期的实地考察、访谈、共同设计研讨会以及与当地社区成员建立个人信任和关系的讨论。

这五个主题包含了服务设计中关注问题、注重流程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服务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将其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上,服务设计的整体性、整合性以及跨领域的特点都契合社会设计的形式与其所关注的内容。

结论

社会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视野、一种思维,是设计师不断反省自身所产生的思考,在商业化的今天,设计的目的往往最终趋向商业价值的实现,成为商业营销的手段,设计师也在这种环境下越发趋向商业性,而社会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诸如环境、教育、饥饿等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往往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为真正世界的设计不应将忽视这些问题,社会议题与创新不应割裂,解决问题的思考应该发散式的推动社会朝向更和谐的发展,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生活环境的关系上社会设计所关注的对象是全人类、全世界,让设计的能量介入社会,使社会的运行更加可持续。社会设计是一种价值的再塑,这已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国内清华大学已将社会设计列入教学范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世界不够理想时,只有设计能够改变未来”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实践会遍地开花。

猜你喜欢

社会企业服务设计设计思维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路径分析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基于老龄人群需求的区域性公共自助医疗一体机研究分析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汽车用户行为研究的矫正司机开车姿势穿戴设备设计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论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索补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积极路径
基于O2O模式的餐饮POS机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