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改造研究一以江苏省丹阳市导墅

2022-05-30镇为例杨凯波

设计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留守儿童

镇为例 杨凯波

关键词:留守儿童 美丽乡村 环境改造 乡土景观 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9-0068-03

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现如今,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构筑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800万左右来自农村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城市打拼奋斗,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公共环境提升和综合整治工作,势必会对农村居民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基础概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农村的安定与发展事关国家建设的全局。目前,国内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只是管好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根本不了解、不关注。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情感交流,慢慢地父母在留守儿童心中的位置變得淡化,对父母的亲情也变得越来越淡。[1]

(一)研究背景

项目研究选取江苏省丹阳市导墅镇的3个村庄:元褚村、居褚村、唐富里村。3个村庄共有203户家庭,存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家庭约65户。中青年父母双双或单方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多,子女缺少父母的直接监护。这些儿童大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沟通存在代沟,平时与父母相聚时光又很少,因此,性格成长容易产生缺失。(图1)

(二)现状调研及分析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通过与部分留守儿童的交谈,能深刻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父母是家庭结构的核心,而当父母缺位时,留守儿童的亲情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只能由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完成。这些留守老人除了肩负自家的劳动力之外,其他时间还要照顾孙辈。通过实地踏勘,3个村庄的现状环境中几乎没有可供儿童玩耍娱乐的场所,儿童在村庄中的玩乐方式单一,缺少趣味性,甚至有的活动场所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儿童和老年人留守农村,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儿童和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诉求容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被忽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老年人关爱问题正上升为突出的社会问题。[3]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可以先从村庄中的户外空间环境提升入手,选取几处人流较多的集散地节点,在打造美丽乡村环境的同时,也侧重考虑营造一些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趣味性小空间。

二、留守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改造宗旨

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虽然优越,但在人居环境、生活品质以及各类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远滞后于城市。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缺少父爱母爱,可能会造成性格的缺失,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随处可见的除了农田便是荒废的空地,倘若将这些空地充分利用起来,对其进行环境改造,景观提升,给留守儿童以及老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活动区域,可以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让其父母放心,让老人们老有所乐。

对废弃地空间进行改造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在环境提升方面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荒废空地变废为宝,融入创新元素,让留守儿童天真无暇地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也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将孩子留置家中,同时,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构建户外创意活动空间,无疑会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可以暂时忘却孤独,减轻对父母的思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乐观地面对未来生活。

三、导墅镇留守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改造实践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留守儿童活动空间的改造需要,从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利用多种景观设计形式,把丰富的原始生态环境与淳朴的邻里交往模式融入改造设计中。与此同时,将农耕生活体验与留守儿童的户外教育相联系,把儿童喜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游戏方式引入到户外空间中,使留守儿童在家乡风土的呵护下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一)村镇外部空间环境改造

导墅镇面域内,河道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为了大力发展农业,当地政府在村镇外围兴修水利,修建灌溉沟渠,河道里水质清澈,河流如同一道天然屏障环抱着农田,守护着村庄。河道环境是乡村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而河道作为有着丰富生态功能的自然景观区域,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景观资源。乡村河道环境提升应遵循自然生态原则和社会生活原则,应着力打造契合当地特色、彰显水乡个性的河道景观。

乡村河道环境提升应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乡村河道的自然条件。从河道现状(图2)来看,两边是低矮的杂草丛,少见高大的树木,缺少生机。因此,方案改造以打造自然郊野风光为主旨,通过绿化种植丰富河道景观,植被以耐水湿、易管理、视觉效果好的树种为主,优先使用乡土树种,植物搭配注意留空、留白,发挥植物景观的视觉引导作用,利用植物造景,营造岸线蜿蜒曲折的自然效果。在河道两边种植高大乔木以及颜色缤纷的地被植物,河道中植被与蓝天白云的倒影相映成趣,使乡村外围环境焕然一新。

(二)村镇内部空间环境改造

1.恢复生机,重塑邻里空间

在走访调研的导墅镇3个村庄中,村民家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很多,大多杂草丛生,碎石满地,缺少生机。由于这些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村民的户外活动略显单一,儿童更没有正规的玩乐设施及场所,衰败萧条的景象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也降低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品质。因此,结合现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闲置空地,将其改造为休闲绿地,邻里空间,有助于村民在闲暇时打发时光,增进乡里乡亲之间的交流联系。同时,结合景观小品,健身娱乐设施,从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营造出天伦之乐的温馨环境。

改造研究过程中,首先选取了如图3中相对规整的场地,面积约150平米,属于居褚村中一处闲置空地,周围有5户村民,为同一个宗族。场地原先是其中一户人家的堆料场,因家中生意经营调整,场地便不再使用并逐渐荒废在此。因此,改造应征求场地主家的意见,充分考慮周边几户村民的家庭成员结构,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

园林绿化种植是一个空间场地迅速恢复生机的有效方式,在改造过程中,遵循“无裸露土”的原则,将该场地先“绿”起来。上层植物种植2棵当地的乡土树种——国槐、榉树,将空间的能量场逐步构建起来;中层植物种植抗性较强的四季桂,既围合空间,还能带来乡土芬芳的体验;下层植物铺满多年生草花,绿意盎然的同时也能为儿童带来五彩缤纷的视觉感知。在国槐树下,利用当地周边山上的毛竹,设计营造出一种半围合的景观构筑亭,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耍嬉戏。该场地在改造时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将原本杂草丛生的空间环境打造成村中的一个小型邻里空间,在空间使用方面也考虑适当硬质面积的布置,儿童可以在硬质地上做游戏,也可以在绿地中与大自然尽情接触,同时,老人们可以端出小板凳坐在一旁拉家常,打发时光,正可谓老人儿童都兼顾,聊天玩耍两不误。

如图4的改造方案也运用了相似策略,方案设计以规则式风格为主,充分考虑四周环境和场地现状,打造成为一处类似小广场的村民集散地。设计讲究对比与均衡,场地中以一棵高大乔木结合树池为重心,局部对称又相对统一,形成一个半开敞半封闭的空间,南北方向设置出入口,简洁直观。场地中的树池可供村民休憩纳凉,四角布置绿化,同时放置健身器械,供村民锻炼身体。此外,从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场地中还专门为他们设置了游乐设施,该设施巧妙利用了“搭积木”元素,放大、拼装了一个火车头模型,供孩子们尽情玩耍。场地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下,为村庄的孩子和老人们提供了安全、趣味的户外活动空间,能够同时满足休憩、娱乐功能的要求。

对废弃地空间进行改造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在环境提升方面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荒废空地变废为宝,让留守儿童天真无暇地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也让他们在外打工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将孩子留置家中,同时,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2.增加趣味,打造秘密花园

儿童天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知欲,研究表明,经常参与户外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内在情感体系。在户外活动空间中融入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环境条件,营造野趣自然化的游戏空间,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多重性的感官体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4]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多是处在乡村风景环境中,在活动空间设计时,要有趣味性景观来吸引儿童亲近自然、探寻自然,满足其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

营造趣味性空间,需要充分满足留守儿童的“表现欲”和“探知欲”心理需求,才能打造出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秘密花园。如图5,唐富里村中的一处“被遗忘的角落”,因为房主家庭原因,房子荒废在那里已有五六年的时光,目前,房屋归村集体所有。房子整体岌岌可危,周围杂草丛生,环境昏暗潮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村民都避而远之。有时偶尔会有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带着一些年幼的儿童前去“探险”,编撰属于他们孩童群体之间的一些“恐怖传说、神秘事件”。基于这样的背景,特将此处改造成村中儿童的“勇敢者游戏”场所,通过在房子屋顶上建造一个小阁楼,采用楼梯和滑梯两股路线连接上下,孩子们通过楼梯爬上高处,再从滑梯滑下,实现一套完整的游乐设施的布置;同时,小阁楼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孩子们玩累了可以在此休息,一群孩子挤坐在一起,听大孩子讲述属于他们自己心中的秘密故事。对旧屋进行翻新加固,重新粉刷的外墙可以让孩子们随性涂鸦。将屋前的绿地清理整治,使用周边废弃的柴草、竹木做成篱笆,布置花草树木,如中层种植花色鲜明的紫荆,集观赏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枇杷,下层植被配以花量繁盛的蜀葵、波斯菊等,做到疏朗有致,四季有景,营造生机盎然的自然乡土风光。

在乡村中,原生态的高大乔木处处可见,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当今城市无法比拟的。村中的乡土大树是构筑树屋的绝佳地点,在几棵大树之间搭建一个小屋,会成为留守儿童业余时间最喜欢的去处。如图6中的树屋改造方案,地点选择在位于元褚村村口道路旁的一片高大乔木群,利用树木自身的分叉结构作为基础底座,确定好合适高度进行安置。因为动漫场景中的太空飞船给儿童一定的神秘感,所以将树屋设计成类似UFO飞船的造型,将其安装在大树上空,仿佛外太空的神秘飞行物坠落于此,激发起孩子们无限的遐想和探知欲。树屋两边设有楼梯,大人、儿童均可上达,树屋顶部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留守儿童坐在树屋里仰望天空,寄托了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期盼。这个创意点充分抓住了儿童天生对未知事物具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多是处在乡村风景环境中,在活动空间设计时,要有趣味性景观来吸引儿童亲近自然、探寻自然,满足其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

3.农耕教育,弘扬乡土文化

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的一种本土文化,在当代城市孩子的认知中逐渐被遗忘淡化。现在还能从课本中感受到当年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百草园:一个荒凉的院子里不仅杂草丛生,而且还有成片的树和藤蔓,更有不少飞鸟虫兽,童年时就常和他的好朋友们来此玩耍嬉戏,百草园里有看的、听的、闻的、吃的,给孩子们增添了很多乐趣。因此,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是中国农耕文化最贴近的感知者,乡土情节需要他们来留痕传递。

传统文化具有归属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设计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受鲁迅先生描述童年的文字启发,当前中国的乡村中有很多场地可以重塑“百草园”的景象。如图7的改造实践,破旧的砖房由乡土气息浓厚的小菜园所代替,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村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就近解决自给自足的生活需求,菜园中设置鸡舍,低矮的篱笆墙划分一块块菜地空间,栽种如蚕豆、辣椒、油菜、茄子等蔬菜,诸如这样的生产性景观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入了生产劳动成果,包含人们对自然的生产改造(如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的再加工(工业生产),是一种有生命、有文化、能长期继承、有明显物质产出的景观。[5]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外的一些环保主义者就曾提出过将景观设计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可食地景”规划理念。可食景观的应用让田园场景以及特色农业等生态景观与当地自然资源和谐共生,不仅利于乡村有序发展,同时还能提升乡村风貌的艺术品位。

“百草园”在构建时,还可以考虑在场地内种植一些花色鲜艳,具有芬芳气味而且开花时间长的植物,提高环境的观赏性,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好的植物景观可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与场地的互动交流,提高其对环境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6]在这里,留守儿童有看的、有听的,更有吃的。家中老人们在菜园中打理菜地,辛勤劳作,儿童在菜园中玩耍嬉戏,有时还帮助家人承担一些农活,如喂鸡、浇水、种菜,小小年纪便能生活独立,有责任担当,在农耕过程中培养了美好品德。这样的“百草园”模式不仅美化了乡村景观,而且还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农耕文化寓教于乐的场所,实为一举两得。

4.点亮生活,承载精神寄托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乡村的夜间照明已经成为了乡村基础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3个村庄中的走访调研,村庄中公共区域的基础照明设施偏少、偏弱,夜间照明大多依靠各家各户门前的灯光。虽然乡村的夜晚并不是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但是,由于缺少基础照明设施,使村民失去了夜晚出来闲暇散步的乐趣,儿童更是只能待在家中。因此,在对村庄道路两侧增加路灯照明的同时,考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否为那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带去光明,为乡村夜景增添一份暖意。如图8中的意象构思改造,在乡村田野中设置一座玻璃小屋,屋内亮起一盏微微的灯光,通过夜间照明艺术来唤醒沉睡的乡土,它既是为在外打拼归来的人们点上的一盏指引灯,也是寄托了乡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对亲人的挂念之心。在夜晚漆黑一片的田野上设置玻璃房,既可以满足留守儿童白天室内玩耍的需求,又承载着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改造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儿童户外活动应具有农耕特色,符合儿童的心理行为习惯。充分利用乡土环境,因地制宜,在见缝插针式的乡村空间中构筑暖心景观,让场地环境带给农村留守儿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心灵体验,增进农村留守儿童对乡土环境和乡村景观的“认同感”。环境改造中的创意元素既给留守儿童增添了乐趣,也让日新月异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人性之光,同时,改造过程中还要对原有场地保持一份敬畏之心,一树、一石,乃至水塘溪流,都要加以运用,只有做到最小化的干预,才能打造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留守儿童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