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年吊脚楼的女支书
2022-05-30李璐璐
李璐璐
湖南张家界石堰坪村是全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走进距离湖南张家界东南48公里的石堰坪村,仿佛走进千年前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中。
这里古木参天,溪流交错,飞檐翘角的吊脚楼依山傍水,扬叉舞的歌声在稻田里飘扬,宛若一幅诗情画意的土家民俗山水画。“我们石堰坪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已有600多年历史,我们这里90%是土家族人,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民族建筑吊脚楼。”石堰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英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石堰坪村现在有吊脚楼182栋,有百年历史的就超过100栋,是全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
留住182栋民俗建筑
提到吊脚楼,李英侃侃而谈:“我们这里的土家吊脚楼非常讲究,要求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房屋通常三边悬空,如果需要扩建,就伸展出去,厢房吊在山上,所以也叫‘吊楼。吊脚楼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顶两层住的楼房,有‘凹字形的楼房,有‘七字形的楼房……吊脚楼是榫卯结构,不用钉子,直接把榫和卯扣在一起,非常有特色。”上百栋吊脚楼在村落中气势恢宏,沉淀着岁月的记忆。
走进吊脚楼,让人惊讶的是,外表古朴的楼内,全是现代化装修。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现代化家电应有尽有,村民既过上了干净卫生便捷的现代化生活,又保留了吊脚楼的传统建筑风格。
182栋吊脚楼能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离不开李英等一代村干部和村民们的齐心守护。曾几何时,这些民俗建筑差点被拆毁。“以前因为缺乏保护,吊脚楼经历风吹雨打,瓦面破破烂烂,漏水严重,有的东倒西歪,有的甚至坍塌了。”李英说,“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城打工。他们在外面見了世面,赚了钱,回到家乡看到这些破破烂烂的老房子,不少人萌生了推倒重盖小洋楼的想法。”
李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和村干部开始给这些年轻人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吊脚楼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土家老人全宙平之子全子科在广州打工,赚了钱,回家想要把吊脚楼改建成小别墅,全宙平舍不得吊脚楼,李英知道后,就上门劝说全子科,这一劝说,就是两年。
有一次,李英听说全子科的儿子将要回村办婚礼,她积极邀请村民一起帮忙筹办,最终为这对新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村民的热心打动了全子科,他表示要留下吊脚楼,一起守护老古董建筑。不久之后,全子科请来吊脚楼营造师傅,花费百万元,重新修缮了老宅。
2012年,石堰坪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石堰坪村吊脚楼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在国家的帮扶下,村里对吊脚楼做了整体维修。“吊脚楼怕火,村里各家各户一直用柴火灶,一旦发生火灾,那将是毁灭性打击,所以村里组织了防火队,每天都逐户巡查安全用火情况。”李英说,“吊脚楼怕潮、怕虫,我们就在木房瓦片上涂桐油,这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用上百年。村里还有修缮小分队,对吊脚楼进行定期‘体检,一旦发现损坏就及时维修。除此之外,村里每天有3个人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维护村落的干净美丽。”
左图:在李英和村干部的呼吁下,村民对自家吊脚楼进行维修。右图:李英(左一)和游客们在对吊脚楼进行涂油保护。
李英详细记录下每一栋吊脚楼的资料,并一家家上门宣传。为了让保护吊脚楼的观念深入人心,村党支部制定了《村规民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保护古建筑。“刚开始一些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不理解,我们只能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平时也会对吊脚楼的特色、价值、意义等进行大力宣传,潜移默化地让村民明白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慢慢地,大家就都理解了,也愿意加入我们,一起维护吊脚楼。特别是经过修葺装修后的老楼焕然一新,老百姓看到自家原本破破烂烂的房子现在维修得这么好,发自内心地欣喜,也更加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李英欣慰地说。
“国文物,要保护;村风貌,要和谐;若破损,及时修……”如今,大家随口都能吟诵这些村规民约。2019年,石堰坪村获评“张家界市十佳村规民约村”;2020年获评“湖南省优秀村规民约村”。2022年,李英被评为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季度大比武先进个人”。
土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
今年54岁的李英是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1991年,她和石堰坪村的小伙全华国结婚。婚后李英来到村里的学校当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年,深受村民喜爱。1997年,李英离开学校,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这期间,她时常接到石堰坪村的电话,村干部和村民都希望她能回到村里,帮助村庄发展。
小孙女出生后,割舍不下乡情的李英决定回到石堰坪村,并在村委会选举中当选党支部书记。“既然大家把自己手里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我,我就应该担起责任,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家谋幸福。”
自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投在了工作中。丈夫全华国对她非常支持,主动承包了大部分家务,以便妻子能安心工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李英最大的安慰和依靠,她常说,“非常感谢丈夫在背后的付出”。
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中的吊脚楼经过修葺后获得了重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为发展乡村经济,李英带领石堰坪村依托土家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石堰坪村的薅草锣鼓、铜铃舞、放排歌、扬叉舞、“糊仓”等民族歌舞和农耕文化活动传承至今。其中,扬叉舞和“糊仓”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每年春耕插秧时节,村民们通过一场插秧比赛开展你追我赶的糊泥大战,谁身上的泥糊得越多寓意谁家收成越好。”李英说。
每年6月份,村里会举办一次“糊仓文化节”,前来参加的各村村民和观看的游客乐在其中。文化节活动开始之前,村民会上演自编自演的民俗大戏,或表演非遗文化歌舞来展示土家农耕文化。《蓑衣舞》《薅草歌》等歌舞表现了人们插秧劳作的情景。
石堰坪村的村民正在进行“糊仓”活动。
石堰坪村的民族歌舞活动。
王家坪镇中心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练习扬叉舞。
其后,一老者站在田中,和土家“法师”正式宣布“糊仓”开始。上百名本村和邻村的村民比赛插秧,一边插秧一边向对方身上扔泥巴,热闹非凡。呐喊助威的游客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纷纷下场参与插秧比赛,玩得不亦乐乎。
村里依然保留手工割稻及脱粒的传统。每逢秋天,金黄的稻田在秋风中扬起阵阵浪涛,时常可以看到村民在稻谷边跳扬叉舞。扬叉舞根据土家先民秋收后打草的场景改编而来,充满生活气息。作为湖南省扬叉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英肩负起非遗传承的重任。“扬叉是土家族人秋收后打草的一种劳作工具,扬叉舞也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小看爺爷奶奶跳扬叉舞,自己就跟着学。作为扬叉舞传承人,弘扬扬叉舞文化是我的责任。”
为更好地让后代了解传统文化、热爱并学习传统文化,李英将扬叉舞带进了校园,她在王家坪镇中心学校的操场上教孩子们跳扬叉舞,让孩子们感受土家文化的魅力。
游客来到石堰坪村,既可以领略古建筑田园风光,也可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很多游客表示,石堰坪村的风景和民俗文化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旅游非常有意义。
李英的家中,也处处保留着传统元素。一间厢房里摆放着奶奶结婚时用的老木床、雕花精美的老箱柜、古老的铜脸盆、竹篓……李英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丢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创业”
随着游客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石堰坪村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带动村民逐渐走上了致富道路。
57岁的全喜平是村里首批开客栈的人。早在2014年,他就开办了“楼屋客栈”,短短几年内,年营业额达到30多万元。全喜平说:“我也曾有过把自家吊脚楼改建成砖房的念头,得亏李支书和村干部给我做思想工作,才让我下定决心保留下吊脚楼,现在客栈生意红红火火,订单应接不暇。”
“乡村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开始创业。”李英说,“以前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纷纷回来开客栈、开店,但离不开老人的指点和帮助,村里老人有事做了,留守儿童也有家人陪伴了。”
身着民族服饰的石堰坪村民。
“80后”青年全子恒回来开了一家农村淘宝店,专卖石堰坪村的山货:葛根粉、鱼腥草、腊鱼、山鸡、干菜、米酒……“石堰坪村的葛根粉采自山上野生的土葛,非常受城里人欢迎。现在城里人注重养生,我们这儿的特产鱼腥草也卖得很火。”李英说。为了保障货源,全子恒的父亲就专门负责去山中挖采鱼腥草。全子恒的淘宝店因为纯天然山货而受到客户的追捧,他特意购置了一辆面包车,方便去乡镇投递邮政包裹发货。
年轻小伙熊帅在村里经营农家乐,为游客烹饪腊肉、腌大豆、盖碗肉等当地特色美食,年收入已达到几十万元。“现在村里每年的游客大约有10万人次。”李英说,“以前村民靠种地或个体养殖来生活,收入很低,现在人均收入增长了一倍多。”
村里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村民的归属感更强了。“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直在引导群众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用村规民约约束大家,保护青山绿水。”李英说。现如今,不少村民在日常散步、放羊、耕作途中都会自觉拾捡路边的垃圾,保护乡村环境整洁美丽。
群山碧水间,吊脚楼错落有致,在绵延的土地上层层展开。李英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她说:“农耕文化有丰厚的内涵,值得我们去传承守护。它是我们发展的源头,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
李英:1968年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土家族,湖南省扬叉舞和“糊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任王家坪镇石堰坪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