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讨厌的勇气》:人生终须自渡

2022-05-30宁元

中学生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初识阿德勒目的论

宁元

作者∶【日】岸見一郎/【日】古贺史健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译者∶渠海霞

出版年∶ 2015-3-1

读前一阵风靡的《被讨厌的勇气》,最感慨的是,它是完全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尽管旨在向大众介绍阿德勒心理学,但全书并未牵扯晦涩的心理学或哲学专业名词。相反,这是一本有治愈能量的书。

所谓的治愈并不是把所有结果的原因都归咎于他人,而是发现自己有重建内心秩序的能力和勇气。

不同于弗洛伊德对“心灵创伤”的诠释,阿德勒提出了完全与“原因论”相对的“目的论”。即人在现在做出的行为,并不来源于过去造成的影响,而是为了满足当下的目的。初识“目的论”,大部分人都会像书中的青年一样感到不可置信。因为“目的”一词明确而易察觉,仿佛我们只是以过去为借口,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事实上,从心理学最初的目的,即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这一点来看,“目的论”将过去的阴霾一扫而空,大声疾呼我们的生活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对心理治疗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按照以往的说法,我们的童年遭遇、原生家庭、成长历程不可反抗,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我们面临一切阻碍都有迹可循,这会让我们一次次陷入一样的困局。但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内心力量是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坚定自己有改变生活的能力,才能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意识到这一点,也会让我们更洞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有人会为了谋求同情和关注,扮演一个被过去伤害的角色。实质上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他的目的。一旦这样想,我们能给出的就不再是不痛不痒的安慰。

“目的论”最难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于设下的“目的”里。“目的”往往是我们清楚明确地设下的,很难有人察觉到自己的无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阿德勒心理学,正是指出了平时会被我们忽略的地方。比如深受人际关系困扰的青年,在阿德勒学说里,人际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中的“人情世故”,而被坦荡地指明它是一切烦恼的来源。并提出了“课题分离”来避免承担他人的课题造成的困扰,去寻求更大的集体存在感。

在人际关系中,阿德勒提出“三大羁绊”:“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在辨析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中引导我们建立正确的交往心态,并在实际举例中更细致地说明核心概念,通过5个夜晚的对话,治愈了自卑、敏感的青年。

这不是一剂处方温和的药,而是一把锋利的刀,初识它仿佛只是痛快地划下一道疤痕,可在之后的生活中才会慢慢察觉它的要义与作用。

猜你喜欢

初识阿德勒目的论
土耳其阿德勒武器公司A-110RS杠杆枪机式霰弹枪
初识地球
初识等效替代法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初识“一线三直角”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