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中药小镇”科技园的景观设计研究

2022-05-30张天娇戚瀚文杜明倩

艺术科技 2022年18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园林景观

张天娇 戚瀚文 杜明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园林景观也迎来了发展创新的契机,人们不再仅追求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而是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对景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依旧充满活力。将中药文化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以江苏“中药小镇”科技园的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和谐”为设计理念,将科技园分为科教、养生、种植、休闲、体验五个区域,从中药文化中提取精髓运用到这五个分区的设计中,为开展有特色的景观设计提供依据,同时探究在景观设计中传承中药文化的方式,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药文化,从而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中药文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04

1 中药文化与景观设计

1.1 中药文化

中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药文化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药性理论、主治功效、本草专著、中药基原和传统炮制等内容,这些内容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中药文化也是我国民风民俗的主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吸收了历代医家、养生学家、道家、佛家和儒家的思想[1]。从古代诗人有关中药文化的诗词、对联和文字以及民间许多关于中医药的神话故事和名医名药典故中,可以看出中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2]。

1.2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基于合理的规划设计,设计师能用某地区的景观反映当地的地域特征和设计美学[3]。

景观设计是在19世纪末期流行起来的,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其设计理念发生变化,设计师不再被传统的设计理念束缚。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园林形成了自己最初的风格。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园林建筑师开始以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设计现代园林景观[4]。如今,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中逐渐成长,登上国际舞台,受到人们的喜爱。

1.3 景观设计中引入中药文化的价值

隨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发展多元文化成为必然趋势。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景观也必然会走向多元化。中药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植物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还具有观赏价值,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将中药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一方面能为特色景观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保证景观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新的传承和弘扬中药文化的方式。

2 中药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江苏“中药小镇”科技园以中药为主要载体,旨在创建一个以“以人为本”为设计理念,集教育科普、养生旅游、休闲体验等多种服务于一身的中医药文化示范区,将传统中医的相关理念和文化表达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可以实现中药文化的传承和传统中医景观的表达。

“中药小镇”科技园的景观设计除了要满足一般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中药文化的主题性

园林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主题表达,中药科技园要突出中药文化,因此在规划整个园林时中药文化要贯穿始终。比如,整个园林的景观规划要注重自然造景,突出景观的养生保健功能,从而突出中药文化;在植物配置上,要注意植物的搭配,形成一定的效果,从而与中药文化的某个点相对应;在景观小品设置上,通过从中药文化中提取符号与元素并加以应用,体现文化特色,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

2.2 公众的参与性

在中药文化的景观设计中,只有单纯的文字表达会使游客感到枯燥,难以体会中药文化的奥秘,因此可以增添一些公众体验性景观或活动。例如,参观者可以在茶社亲自泡药茶、品药茶,也可以亲身体验采药、制药的过程;在栽种的中草药旁设置讲解牌;将中医药文化故事以浮雕、展示牌的形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等。这些景观或活动有助于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药文化,增添参观乐趣。

2.3 药用植物的主体性

在景观规划中,药用植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在中药科技园的规划设计中,中草药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从整体到局部都要围绕中草药植物展开,比如在景观植物造景上,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药效、生长周期、生长特征进行植物的配置分区;在文化表达上,可以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来实现。此外,还可以开展中药文化展览和科普活动,使参观者感受中药文化的魅力,为中药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打下基础。

3 中药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中药小镇”科技园的景观设计主要表达的主题是中药文化,本节探讨的规划设计是通过景观路径与主题阐述、符号象征相结合,体验路径与场景演绎相结合,科普路径与影像传达相结合这三种设计手法,将中药文化融入景观,来规划整个园林。

3.1 景观路径与主题阐述、符号象征相结合

景观路径是指利用景观要素,比如植物、山石、水流、建筑、小品等,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表现中药文化[5]。主题阐述是景观主题的具体展示,主要是运用符号象征的手法,以景观要素为素材,利用景观的美感来表达中药文化的主题。符号象征是指整理与筛选中药文化的内容,提取其中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与元素,以景观为载体[6],将这些元素表现出来,呈现景观的文化特征。简单来说,景观是主题阐述和符号象征向外表达的载体,比如运用书的造型,将药用植物的外形及功效雕刻在石雕上,形成一个景观小品;以太极为元素,进行地面的铺装;以八卦为元素,以八卦图的形式种植药用植物,赋予景观精神意义与文化内涵。将景观路径、主题阐述相结合,将整个园区的主题、中药文化内容以更简洁直观且富有艺术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3.2 体验路径与场景演绎相结合

体验路径和场景演绎都是通过场景模拟、再现、演绎的手法,重新演绎再现中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场景,如利用浮雕或雕像将一些与中药有关的重要人物或故事展现出来,增添景观小品的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开展以中药文化为主题的体验性活动,如开展采药制药体验活动、中医咨询活动、药茶品尝活动等,再结合科普,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文化,更加深切地感受中药文化的力量和奥秘,从而达到弘扬中药文化的效果。将两者相结合,不仅增强了文化传播的鲜活性与风趣性,还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3 科普路径与影像传达相结合

科普路径和影像传达都是指通过声音、图像、音频、书籍、展板、文化长廊等,向参观者展示中药文化内容。可以建立专门的中药文化博物馆或展示中心,系统地向参观者展示中药文化的内涵,还可以设置文化长廊、讲解牌、展示板等进一步呈现中药文化。此外,还可以结合体验路径开展药用植物相关知识体验活动,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的同时,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药文化的内涵。将科普路径和影像传达相结合,能够将中药文化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给参观者。

4 中药文化在江苏“中药小镇”科技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 项目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致力于建设特色小镇,将大泗镇建设为具有旅游风情的中药养生小镇的理念逐渐成形。

大泗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南衔泰州长江大桥,北至泰州主城区,毗邻中国医药城,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较明显的交通优势。此外,大泗镇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大泗镇,老中医、老药铺众多,历史上曾出现“一街十六药铺”的盛况,而且医疗器械经纪人遍布全国所有地级市,大泗镇在业内享有盛名。

为了响应号召,更好地建设特色小镇,该科技园区位于大泗镇境内的西北方位。“中药小镇”科技园占地约5万平方米,周围是大片农田,地势较为平缓,园区的东边是泗白路,西边毗邻泰镇高速公路,北边是一条大寨河。整个园区分为科教、养生、休闲、体验、种植五个区域。

4.2 设计理念

整个园区以“和谐”为设计理念,以中药文化为主题,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规划设计主景区。

在中国,从古至今,人们对和谐的探索从未停止,和谐的侧重点在于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生,以该理念来规划整个园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阴阳是世间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辩证关系。在园区的设计中,运用阴阳的辩证关系来设计规划整体园林的格局,如南阳北阴、南水北山,因此水域设在主景观区的南侧,在整个园区的北侧则挖湖造山,规划设计了一个百草坡。另外,按照五行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园区的植物配置,利用药用植物的不同生长特点、外貌特征来配置植物,形成具备不同特点的植物景观,彼此之间既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7]。

4.3 功能分区设计

结合各个分区功能性的差别,整个园区分为科教、养生、种植、休闲、体验五个区域。这五个区域由一条8米宽的环园路串联起来,在内部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体系。

4.3.1 种植区

种植区主要包括“八卦”种植园、水生药用植物园、“五行”种植园、闲林听风、紫藤萝廊架、智能温室这六个分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根据八卦之象和阴阳五行理念设计的“八卦”种植园和“五行”种植园。

“八卦”种植园是以八卦图为元素来布置的一个八卦形状的种植园。种植园分24个种植区域,再以八卦之象衍生出种植区道路,在每个象数里种植相对应的中药植物,如乾卦主治头项脑疾病、头痛、头晕、高血压等,在乾卦区域就可以种植黄芪、白芍、决明子、薄荷、栀子等;巽卦主治肝胆疾病、血管疾病、伤风感冒等,在巽卦区域就可以种植甘草、当归、金钱草、黄连、板蓝根等。同时,在每类植物区设置讲解牌,讲解植物的名称、功效等,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特征来配置植物,使植物景观更具文化性。

“五行”种植园是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依据,将种植园区用木质廊架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种植与五行相对应的中药植物。比如肺属金,该区域可种植主治肺部疾病的植物,如银杏、蜡梅、紫荆、月季、鸢尾、兰花等;肝属木,该区域可种植主治肝部疾病的植物,如日本樱花、柴胡、海桐、金钱草、蒲公英、大狗尾草等[8]。运用药用植物的观赏性和生长特性,将乔木与灌木搭配起来,形成在不同季节都各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4.3.2 休闲区

休闲区主要由神农广场、養生茶舍、养生广场、书庐石台、药石之眼、百草坡构成。

神农广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炎帝——神农氏,神农氏尝百草、发展医药,后世将他辨药尝百草的经历撰写成了《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开药理学著作的先河,是中药理论的精髓。正是因为神农和《神农本草经》对后人的熏陶,所以在核心景区的入口设计了神农广场。神农广场分为两个部分,在入口处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广场,广场周围设有雕刻着神农尝百草故事的浮雕。从小广场继续往北走设有一个大的广场,在广场的正中间是一座神农雕像,顺着台阶一级级往上走,一步步接近神农雕像,在台阶上印有100种中草药的图案和名称,增添了趣味性。在神农广场临近水面的地方设有木质临水栈道和石头栈道,参观者可以在石头栈道上钓鱼,别有一番风味。

由于整个园林的地形没有太大的落差,园林缺乏错落有致之感,所以在园区的西北角挖湖造山,在百草坡上种植适合在坡地上生长的中草药。百草坡有20多米,是这个园区的制高点,在此可以俯瞰整个园区,在坡上设有错落有致的亭子,供人远眺欣赏。

养生广场与药石之眼相对,广场上设有“五禽戏”的铜像、亲水平台以及树桩形状的桌凳,让人们在了解五禽戏文化的同时,还可以驻足休憩。药石之眼主要由一个小木质平台广场、一汪清池以及一个小型的药壶形状的水循环喷泉构成,由于处于百草坡之下,作为其背景的假山石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些特色。

4.3.3 体验区

体验区主要包括采药体验中心、中草药果园、中草药迷宫。

中草药迷宫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国外的迷宫花园,由2米高的中草药绿篱围成,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在每个转角都会设有与中草药相关的问题,让人们在挑战的同时学习中草药知识,增添游玩的乐趣。另外,在百草坡距离迷宫最近的地方设有一座亭子,有助于工作人员在参观者体验迷宫乐趣时,时刻关注参观者的动向,不仅便于工作人员指导迷路的参观者走出迷宫,还可以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采药体验中心可以让人们通过实践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医药文化。在体验中心,参观者可以亲自体验采药、制药的过程,还可以亲自炮制药材,品尝药茶。体验中心还设有中医咨询环节,参观者可以亲自体验望、闻、问、切四字诊法以及针灸等治疗形式,进一步了解中药文化。

5 结语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人们对其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十分肤浅,忽略了中药文化的历史意义,这些都是因为我国对中药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够。此外,在世界多元化背景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中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中药文化在景觀设计中的运用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规划设计江苏“中药小镇”科技园的景观,通过景观路径与主题阐述相结合、体验路径与场景演绎相结合、科普路径与影像传达相结合这几种设计手法以及体现中药文化的主题性、大众的参与性、中药植物的主体性来规划整个园区,将中药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景观场景,最终达到传承和弘扬中药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少宇.中医药文化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5.

[2] 王昌波.中药文化体验园景观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3] 郑志明.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4):339-340.

[4] 张佳贺,吴妍咏.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用法[J].中国民族博览,2020(4):201-202.

[5] 陈晨.基于中医药文化主题的药用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5.

[6] 王昌波.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1):159-161.

[7] 王曦.浅析中医文化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运用[J].南方农业,2015,9(24):60-61.

[8] 矫浩然.图解本草纲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3-16.

作者简介:张天娇(199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

戚瀚文(1984—),男,山东烟台人,博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

杜明倩(198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东建筑大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鲁中山区传统建筑营建技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19028Z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园林景观
刘璐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作品六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规划设计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