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永远在我心中
2022-05-30苏恭华
苏恭华
1
2021年6月,我接到一位班主任陈老师的求助电话,高三女生小雅(化名)由于父亲在2020年10月癌症去世而发生巨大变化,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成绩由名列前茅变成倒数。陈老师希望我能跟小雅聊聊。据了解,小雅与姑姑的关系非常亲密,而她妈妈因照顾两位弟弟没空来学校,我特意邀请了小雅姑姑一起加入心理辅导。
刚进门,只见小雅披着头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小雅姑姑让她和我打招呼,但她只是微微扯了下嘴巴,不作声。我向她们笑了笑。
坐下来后,我询问她们:“你们今天来有什么想聊聊的吗?”小雅姑姑对她说:“你有什么事情就好好和心理老师说,将自己的心结打开。”小雅开口就讲述自己因为父亲去世变得心情不好,并开始哭泣。小雅姑姑想制止,希望她“好好说”。我马上摆手制止了她姑姑,让小雅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先宣泄情绪。
接着,小雅回顾自己和父亲从小到大相处的情况,不断地哭泣。她说自己感到很后悔,父亲去世那晚,自己留在家里带两个弟弟没有陪在父亲身边……直到她情绪有所缓解后,我才开口。
我:是的,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爸爸突然去世,自己从小又和爸爸关系非常好,都会很伤心,觉得不舍。
小雅听到后低声哭泣。
接着,我询问小雅在人脸抱枕中看到哪张脸长得最像自己的爸爸。小雅指出其中带着笑脸的男性。
我:你觉得,如果爸爸看到现在的你,他会说什么?
小雅(思索了一番):会叫着我的名字,然后安慰我。
我:嗯,爸爸会怎样安慰你呢?
小雅(盯着抱枕):他会让我不要哭,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我: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还有呢?
小雅:要开心哦,就像以前那样。
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要开心,还有呢?
小雅:要感恩所有帮助我们一家的人。
我:嗯,如果连起来,爸爸会是怎么的语气和语调,怎样的表情对着你说的呀?
小雅:小雅,要努力哦,开心哇!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要争气。好好生活,感谢所有帮助我们一家的人。
我:爸爸说完这些,你会如何回应他呀?
小雅(大哭着说):我会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照顾家里,希望爸爸也要开心。
小雅姑姑(红着眼睛):对,要开心,你爸爸也希望我们都开心。
小雅姑姑表示平时家人一遇到小雅这种情绪,都会不耐烦并打断她,总要她“好好说话”,忽略了她压抑的情绪。
我:小雅,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情绪的?
小雅:我本来就很伤心,事情太突然了。大家又让我快点恢复过来,我做不到又很自责。
我:看来小雅面对这种情绪时感到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另一方面又被影响到了,结果自己反而缠绕在里面。人都有七情六欲,大人可能想着生活要继续,孩子比较单纯,情绪不能很快恢复过来。
我尝试让小雅姑姑明白和接纳她的情绪。
辅导结束前,小雅拿出手机,给我看自己一家五口的照片,我表示感谢,慢慢细看,并与小雅约定下周同一时间辅导。
小雅及其家人都认为小雅的情绪有问题,用传统“堵”的方式来压抑她的情绪,结果却适得其反。如果我也和她的家人一样,要求她“承担起作为姐姐的责任”,只会使得她更加闭锁自己。因此,在第一次辅导中,我着重与她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帮助她宣泄情绪,由最后小雅主动给我看她父亲照片可见我们良好关系已建立。
2
第二次辅导仍是小雅姑姑带着小雅来找我。小雅情绪仍然低落,本次辅导仍以宣泄为主,小雅述说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不舍,尤其在家里感到寂寞。母亲总在关注弟弟,自己失去了家里的关爱,失落感特別大。
我:听你们说了这么久小雅的爸爸,我很好奇,在你们心中,小雅爸爸是怎样的人呢?
小雅姑姑(微微笑了笑):小雅爸爸人很好,是公认的好人,即使生病了也会想到安排好所有债务,将钱款还给他人。所以其他拖欠他钱的人也会及时偿还,让他治病。他不愿意给大家留下什么麻烦。
我(对着小雅):哇!爸爸在生病的时候还会想到要还钱给人家,不给家人留下麻烦。小雅的爸爸真是很好的人。小雅,你觉得爸爸是怎么做到的呀?
小雅:爸爸一直都是好人,他经常教我们要守信诺,他好厉害的。家里本来很穷,在我6岁时家里房子很小的。爸爸问我信不信他一定能买大房子。
我说爸,我信你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在我六年级,家里就搬进去了现在的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我肯定了小雅父亲的做法,让小雅看到自己父亲的伟大和不容易,再询问她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后与小雅分享一句话:我们从不会失去曾经挚爱的一切,因为这些挚爱已融为我们的一部分。我指出小雅的眉毛、眼睛、嘴巴和孝顺的品质都像爸爸一样,让小雅看到爸爸并没有消失,而是已在她身上留下印记。小雅若有所思,对着照片里的爸爸笑了。
最后,我与小雅约定下周同一个时间辅导,并提出邀请小雅母亲一同前来辅导。
叙事治疗的重塑对话技术强调重要成员对当事人的影响力,让当事人不是被动地回忆过去,而是有目的地挑选当事人与重要他人的回忆。通过重塑对话,让小雅回顾她和爸爸快乐美好的时光,帮助小雅看到不一样的角度,将父亲离去的悲伤情绪改写,而不是一直陷在低落情绪中。
3
第三次辅导是小雅的母亲带着她一起前来。小雅的精神面貌与前两次有很大的区别,头发扎起来了,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小雅表示想谈学习,我向小雅母亲肯定小雅在辅导过程中的进步。小雅说上高三后压力大,而且因为爸爸的事情,自己已在学业上落后很多,希望快点提升成绩,考上大学,不然会对不起爸爸。
我先了解了小雅目前的成绩状况,同理她的感受和想法,并询问是否所有科目都感到落后了,小雅表示希望提高数学和英语。接着我通过例外问话,询问以往小雅是如何提升自己成绩的,帮助小雅看到自身的力量和能力,鼓励她走出一小步,一点点付出,直到达成自己的学習目标。小雅表示自己现在其实已有进步了,希望自己能够坚持走下去。我还肯定小雅的进步,并和她探讨如何坚持。小雅妈妈在一旁耐心倾听,时不时鼓励小雅。
最后,我特意留下了小雅妈妈进行谈话,理解她目前生活的不易和辛苦,指出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不要只看到悲观和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自己和小雅的成长和积极变化。小雅妈妈含着泪表示同意,自己现在也会每天有意识腾出半小时和小雅交流,两人的沟通得到了有效改善。
4
两周后,我致电小雅妈妈了解情况,她表示小雅现在已恢复学习,与其他人能够交流,脸上也见到笑容。成绩有很大进步,得到老师多次表扬,再次感谢我的付出。据班主任反馈,小雅的精神状态有明显好转,上课认真,会与同学交流了,已经能够像以前一样正常地学习和生活了。
小雅也表示自己虽然还会悲伤,但慢慢化悲痛为力量,“爸爸虽然去世,但他永远在我心中”,她不会辜负父亲的期待,考上好大学,像爸爸那样支撑起家庭。
心理辅导是暂时的。离开辅导室,小雅还要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身边他人的支持。小雅的转变离不开班主任、同学和家人,尤其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帮助小雅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对小雅结束辅导后的生活才是最关键的。伤口终会结疤,活得更好才是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缅怀。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