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何以屡屡“塌房”
2022-05-30余是乎
余是乎
资本的泡沫,市场的欢呼,让李易峰们自以为被赐予免死金牌,有了保护伞。殊不知,这些都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整个中秋节,微博上最热闹的话题,无疑是李易峰。
从爆料、辟谣、声明,到最后公安部门一锤定音,不到10天,李易峰自导自演了不止一出反转大戏。一方面,大众震惊于他的顶风作案、知法犯法;另一方面,他在犯法、拘禁之后表现出的不知悔改、屡次遮掩,更是为人不齿。
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止发生一次了,每一次我们都仿佛重新认识了一个双面人。银幕上,这些明星扮演着正面人物、争抢着加入主旋律;直播里,他们大谈艺德和理想,对着粉丝惺惺作态、蛊惑人心;回到现实,他们灯红酒绿、肆意挥霍、不思进取,甚至触碰道德、法律红线,在被揭穿后仍极力遮掩,企图蒙混过关。
事到如今,再看这些双面人和团队撰写的辟谣“小作文”,只叫人感到可笑、可耻、可恶——正如许多人所言,压垮李易峰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他自己的虚伪声明。
就这样,娱乐圈屡屡“塌房”,大明星成了万人嫌,顶流们一次次挑战公序良俗、法律法规,也一次次磨灭了大众信任。
到底是誰给了李易峰们这样的勇气?
首先,是他们自己。成长成名在流量时代的他们,一个个顶着“天降紫微星”的自恋自傲,在名利浑水里躺赢,在泡沫繁荣中迷失。
其次,是资本。如今的明星大多是资本打造的产品,经纪公司、投资公司、商务品牌,没事时收割粉丝、日进斗金,出事时粉饰太平,“局里捞人”。谁也不想轻易抛弃沉没成本,到最后,只能一同沉没。
同时,如今的行业、社会风气,以及部分粉丝的盲目追捧支持,也是一大症结。公安通告之后,仍有一些李易峰的粉丝在网络“死守”,其发言令人迷惑:“除非他自己说,否则我不信”“知道了,但我还在等他”……这种追星,已不能用狂热来形容,简直是非不分。
资本的泡沫,市场的欢呼,让李易峰们沉沦在侥幸心理中不可自拔,自以为被赐予免死金牌,有了保护伞。殊不知,这些都不是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恃流量而骄,恃资本而狂,这是娱乐圈的顽疾。遵守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本应该是公众人物率先捍卫的,如今却成了一种病态的大众期待——许多粉丝接机时,见到明星第一句话就喊,“你可千万别塌房。”何其悲哀!
显然,传统的经济惩罚和舆论监督已远远不够,如果内里已经腐烂、风气已经败坏,再多批判、处罚、封杀也只是亡羊补牢,治标不能治本。
正本清源道阻且长,娱乐圈需要一次更彻底的制度和产业改革。大众需要的是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而非资本与粉圈挑选的花瓶木偶。
“不虑于微终成患”。法律面前没有明星、顶流,法律面前也不允许任何人侥幸、嘴硬。不管来自哪个圈,不管身带多少流量,都请记住: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