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掉进“完美主义”的陷阱
2022-05-30邴格格
邴格格
之前准备实习面试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个窍门,说是如果面试官问你“你的缺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你可以说你有点儿“完美主义”。
听起來很妙的方法,既没有暴露出任何硬伤性的缺陷,又让对方觉得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是高标准的、勤奋的,甚至有些钻牛角尖,缺点似乎反而成了优点。但是在见过一些自诩完美主义的人,并且自己也陷入其中的时候,我发现“完美主义”确实得算是一个缺点。
这样来解释完美主义。把你自己想象成伫立在一座巨大无比的花园中央的一架能够360度旋转的望远镜,现在,你的任务是在花园中寻找一朵最美丽的玫瑰。或许你会旋转一周,然后从目之所及挑选出其中最漂亮的,而“完美主义望远镜”则倾向于认为总还有一朵更漂亮的,或许它现在不在自己的视野内,于是,就要加长焦距继续搜索,直到找到整个花园里的第一名。但事实上,这样花费的时间成本往往更多而收益更少,甚至永远达不成目的,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忽略身边那么多漂亮的玫瑰并且还不快乐的小望远镜。
放到学习中时,这个客观最优的意象变得更加具体:标准答案、第一高分、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常常作为父母和老师对标的对象摆在那里,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和完美的差距,仿佛必须要以此为目标才算是有上进心。
然而,当你需要做到完美的时候,开始去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困难的。一定要在下一次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或是满分,下一次一定比这一次进步,这些“一定”看起来像是一种笃定的信心,但我们反而更愿意一再推迟和拖延,等待自己能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完美的时机。
然而事实是,那个完美的时机永远不会到来。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地记一份完美笔记,效果未必比随手记录的更深刻,但是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为不能做到每一道题目都胸有成竹,所以逃避做题和更正;想到自己与那个理想目标还有不可逾越的差距,所以干脆放弃尝试……我们对完美主义的追求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对自己的妨碍。
与追求完美相对的是允许失败。允许自己有学不懂、记不住的部分,即使在紧要关头仍然可以“抓大放小”,允许知识盲区的存在。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允许自己先不迎难而上,而是绕路而行,避免一直困在一处停滞不前。
完美是并不存在的,过度追求完美反而可能使我们身心俱疲。所以,与其穷尽心血去追寻一种客观全局最优,不如放宽一步,在付出一定代价的情况下获得“足够好”的主观满意结果,留意身边的玫瑰,谁说就不快乐呢?!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