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命换回小狗的命
2022-05-30王春艳
王春艳,长春市双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长春市教育系统心理援助志愿者,发表文章20余篇。
心育感悟:学生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答案走进咨询室的,我们心理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确认,给予赋能。让她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1.
“老师,这可怎么办啊?孩子说愿意用她的命换回小狗嘟嘟的命!”电话里传出女孩妈妈焦急的求助声。
“听得出你很担心女儿的处境,是吗?很着急,是吗?”
“是的。”妈妈被我同理到,马上安静下来。
“你希望女儿能尽快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是吗?”
“是啊是啊!老师,孩子想求助,您能帮帮她吗?”
“可以啊。”
女孩叫琪琪,是一名初三学生,昨天下午,陪伴了她两年的小狗嘟嘟突然生病离开了她。这件事让琪琪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走进咨询室的琪琪是一个体型瘦弱的小女孩,满脸的愁容。
我请她选择一个感觉舒服安全的椅子坐下,开始倾听她。
琪琪表达:她最近特别倒霉,学业质量检测,数学成绩跌落历史新低;同桌这几天跟她闹矛盾,又恰逢生理期……接二连三的事情,已经让她无法应付,可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昨天,她最心爱的小狗死了!说到此处,琪琪开始控制不住自己,一边流泪,一边描述了小狗在她生活中的画面和片段,并说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回小狗。
“听你说数学成绩不理想,与同桌有了小摩擦又赶上生理期,最难过的是小狗嘟嘟的离开,让你伤心,甚至有点儿绝望是吗?”
“是啊!是啊!其他的事我都不在乎,只要有嘟嘟陪着,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你多希望嘟嘟没有离开你,永远陪着你,是吗?你非常看重你们之间的情谊,你不愿意接受嘟嘟离开你这个现实是吗?”
琪琪连连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被读懂的欣慰。
“琪琪,如果把悲伤程度从1到10划分,嘟嘟的离开打几分?”
“分数越多越悲伤吗?那就是10分吧。”
“回想一下,以往的经历中,还有过10分悲伤的事件吗?”
“爷爷去世的时候。”
“你是怎么挺过来的?都做了什么,让你好起来了?”
此时,我让琪琪看到过去的成功经验,帮助琪琪探索自己的优势资源,让她看到自己的力量。
2.
“我参加了爷爷的葬礼,后来陪着奶奶、照顾奶奶,为了不让奶奶太过于伤心难过,影响身体,我在奶奶面前表现得很坚强,从不哭泣,并且,给奶奶找事做,不让她闲着——我发现,奶奶在我的影响下,慢慢地也走出来了。”
我为琪琪竖起大拇指,“琪琪,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你的懂事,对爷爷奶奶的孝。在陪伴奶奶这件事上,我看到了你的坚强、勇敢和智慧,你是一个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孩子。琪琪,你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是吗?”
琪琪被我的认可鼓励到了,眼睛里有了光和希望。
“是的,老师!老师,我真的像您说得这么好吗?!”她的语气中带着喜悦。其实,学生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答案走进咨询室的,我们心理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确认。
3.
“是的!你的这些优秀的品质,就是你的财富啊!琪琪,嘟嘟离开时,你做了什么?”我继续挖掘琪琪身上的优势资源,并希望琪琪在经历重大事件过程中发现背后的意义。
“我让妈妈帮我在树下把嘟嘟埋了。我留了一撮嘟嘟的毛儿,装在玻璃瓶里封上,里面点缀小装饰,留作永久的纪念。”说着,她的眼睛不禁又湿润了……
“死亡有可能会被忘记,如果你能记得它、纪念它,它就永远活在你的心里!”我想推进一下琪琪对于死亡的深刻理解。
认可她的做法,同時问她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
琪琪说:“看到生命的无常和陪伴的轮回吧。大狗离开后有了这个小狗嘟嘟,这个小狗离开之后,妈妈说,再给我要一只新的小狗。其实,这些生命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并陪伴我。”
我从心底里欣赏这个瘦瘦弱弱的小女孩!
“琪琪,你能把生命理解到这么高的程度,这让我看到你思想的高度和深刻,很有哲学思维啊!”
琪琪被我的认可和鼓励再次赋能,坐得挺拔了起来,脸上表情变得柔和,眼睛有了光芒。
“从这件事中,你还学到了什么?”我继续启发式提问。
琪琪转动着大眼睛,歪着头,一时没有想出来。
“琪琪,有一个女喜剧演员拍了一个电影,叫什么什么……”我打破沉默,故意很着急但又想不出来的样子。琪琪马上抢答:“《你好,李焕英》。”
“对对对!”
我俩热火朝天地聊了一阵子电影,产生了很多共鸣,彼此更加情谊相通。
我适时地问:“琪琪,从贾玲拍影片这件事,你有什么启发吗?”
琪琪兴奋地说:“老师,我懂了,我可以用写文章的形式纪念我亲爱的嘟嘟,我要把平日里我跟嘟嘟的照片做成视频,我还要买彩泥,把嘟嘟捏成塑像!”
琪琪一口气想出了很多办法。看着她喜悦的表情,我知道这孩子会迈过这道坎的。
“琪琪,这叫升华。”
4.
接下来是巩固成果,我接着问:“琪琪,如果说刚刚进来时候,你悲伤的程度是10分,经过咱俩的交流探索,现在你给自己的悲伤打几分?”
琪琪很释然的样子:“嗯,现在3分吧。我还是会想念它,我不会忘记它的。”琪琪反复强调不会忘记嘟嘟。
青少年会遇到心爱的宠物离开,也可能会遇到亲人的离开,我们心理工作者,要充分理解来访者的感受和处境,引导他们尊重生命,珍视彼此的情谊,通过仪式完成别离,并引导、启发来访者看到事件背后的意义,以及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力量,并逐步走出阴霾,走向明媚。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