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05-30许烨张璐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许烨 张璐

[摘 要]统一战线既是党的重要法宝,又是一种综合复杂的国家制度体系和独特的国家治理机制,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上大有可为。统一战线事关国家治理的兴衰成败,二者在理念价值、目标任务、参与主体、面临挑战方面具有一致性。统一战线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凝聚共识的政治优势、团结力量的组织优势、促进民主的制度优势、服务大局的功能优势。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把握前提、基础、关键、愿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统一战线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D 6 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2-0 0 7 1-0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这一总目标进一步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在2 0 3 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此后一段时期内重点开展的工作。统一战线既是党的重要法宝,极大彰显了党的政治优势,又是一种综合复杂的国家制度体系和独特的国家治理机制,内嵌于国家治理并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将“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列为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统一战线既内在于国家治理,又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治理体系、运作方式、实践效果实际上与国家治理的理念、主体、工具、目标、方式密切相关,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和实效。统一战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着力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基本关系

统一战线事关国家治理的兴衰成败,二者在理念价值、目标任务、参与主体、面临挑战方面具有一致性。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统一战线的重点任务与重要大局。统一战线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首要前提是打好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基础。

(一)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理念一致

统一战线理念和国家治理理念都强调包容性。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通过各种统战工作方法把党派、阶层、民族、信仰和身处的社会制度各异的中华儿女的不同思想见解、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行为方式,以“求同存异”的原则包容协调,以求画出最大同心圆。国家治理要达到民主、法治、公正、和谐的“良政善治”状态,也必须包容社会上各类社会群体多种多样的思想观点、满足其各异的具体利益等,并求取最大公约数。可见,统一战线和国家治理二者在理念上都是以包容性为行动先导。

(二)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目标一致

统一战线和国家治理的目标都是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现实任务。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统一战线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长远目标,首先要夯实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基础。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转型中必须经历的中间环节,是当前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统一战线通过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五大关系,将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最强大的力量支撑。国家治理的目标就是要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为手段,回应时代要求,顺应全球治理格局转变的大势,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最有力的坚强保障。因此,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二者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主体一致

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主体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多元参与主体。从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对象看,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联盟不断扩大,包括所有拥护、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也涵盖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元治理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治理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包括了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方式的多元化。其中,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有别于传统政府单一主体集中治理的关键所在。现代国家治理的主体包括了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在内的各类主体,共同承担复杂综合的治理任务,以此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从这个角度来说,统一战线成员和工作对象都属于国家治理主体的范畴。所以说,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主体是一致的。

(四)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面临问题一致

应对各领域风险挑战是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的具体要求。当前,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信息化与全球治理的挑战。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方面,各种文化、思潮、主义、价值观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在拓宽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导致人们在思想价值层面的判断和选择上出现或摇摆不定、或盲信盲从的局面。另一方面,国外的反华势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我国的内政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胡乱指责,对我国的历史肆意歪曲,对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人无端诋毁,在某些热点问题上渲染煽动,致使我国主流意识主导权形态和话语权遭到严重冲击。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一是削弱了统一战线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影响了统一戰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二是破坏了作为国家治理所需的环境条件和重要目标———社会有序和谐稳定的局面。

全球治理格局发生转变,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治理形势随着西方国家自身发展遭遇新冠疫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以及国内矛盾激化的挫败而逐渐式微。西方国家视中国为最大竞争对手,在经济上使用贸易战手段对我国进行扼制,在政治上除了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对我国进行污名化,还就香港、台湾、民族、宗教等敏感问题虚构捏造歪曲事实,企图阻挠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些外部挑战,一是给统一战线各项工作,尤其是给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的斗争带来了巨大压力;二是对中国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在这样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优势作用

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统一战线贯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作用。应着力成为凝聚共识的“黏合剂”、协商民主的“助推器”、广泛团结的“促进剂”、维护稳定的“减压阀”、合作共事的“导航仪”。

(一)凝聚共识的政治优势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有来源于共识的、明确的、统一的政策措施来吸纳政治见解和价值诉求,让各种合理的政治主张和正当的价值诉求都有表达的机会。统一战线是由各种政治力量组成的政治联盟,其本质就是大团结、大联合,让具有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见解的不同政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宗教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思想政治引领、民主协商、求同存异、联谊交友等方式充分沟通和表达各自利益诉求和政治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彰显统一战线凝聚共识的政治优势。这种优势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帮助获得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认同,减少阻力,增强合力,让各方力量都积极投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中去。

(二)团结力量的组织优势

中国共产党能够于千难万险中救中国、富中国、继续强中国,取得各项事业的辉煌成就,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当前,如何整合与运用力量是国家治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国家治理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持,既包括推动发展的力量,又包括维护稳定的力量,还包括促进统一的力量,而统一战线正是可以最广泛联合团结这些力量。统一战线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并通过各级各类统战组织即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统战部门、工商联、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海联会、欧美同学会等,来实现这一主题。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统一战线可以继续发挥各级各类统战组织的团结联合功能,把各方力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促进民主的制度优势

民主是现代治理与传统治理的最大的界分标准,是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国家治理就是民主治理。国家治理的过程就是人民主权不断实现的过程,治理的所有环节及程序,都必须重视人民的意志、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统一战线中包涵的新型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制度都是促进民主的重要制度保障,能让多元主体合法有序多渠道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确保国家治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在国家治理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保证多元主体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提升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四)服务大局的功能优势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统一战线始终围绕中心发挥着服务大局的功能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伟大事业,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这一优势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广泛联系统战成员,协调“五大关系”,将他们团结起来,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化解矛盾,为国家治理创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各党派、阶层、团体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将之集中反映到党委和政府,使其掌握社情民意,为国家治理的决策可以平衡兼顾各方利益并更加具有针对性提供现实依据。三是统一战线人才济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理论专家和实践能手比比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可以说是一个大智库”[ 1],可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为统一战线提出新任务新要求,国家治理的重点就是统战工作的重点。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把握统一战线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基本定位,拓展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领域

统一战线是一种综合复杂的国家制度体系,包含于国家治理体系,又是一种独特的国家治理机制,同时统战成员和工作对象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必须进一步拓展其服务国家治理的领域,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是推进政党治理,促进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发挥。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发扬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无间、真诚合作的优良传统,在坚持两个确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不断促进民主党派建设,使其在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能力上、作风上更符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明确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同事、好帮手、好参谋,充分发挥其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将多党合作制度效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二是助力民族治理,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2 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 0年来民族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成效和经验、形势和任务、理论和政策、方向和道路等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助力民族治理,要在思想上深刻领会“十二个必须”的内涵,处理好“四个关系”,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实践中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具有创新性并且因地制宜地貫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自治区域的自治权及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提升少数民族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深化宗教治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必须要讲求团结、教育、引导,要以理服人。这就要求做好宗教工作,首先必须要掌握宗教的相关知识、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才不至于讲门外话,才能赢得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尊重和共鸣。其次,宗教治理要特别注重依法治理,要不断提高宗教治理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再次,宗教团体是参与宗教治理必不可少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团结、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中的作用。最后,要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广大宗教界代表人士从思想上、行动上做表率。

四是参与市场治理,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服务大局的功能目标一如既往。在经济领域,为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贡献必须坚持不动摇,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下更大的力气与决心,因为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是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乡贤、基层商会的作用,参与网络治理、基层治理等。统一战线可以有效地组织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他们在相关领域的优势作用,有利于加速“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他们专业性强、分布面广,能在社会治理中起到很大作用。可以加强与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联系,重点是他们中的代表人士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意见领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网络治理,在网络上释放正能量,净化网络空间;可以强力支持法律界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法律方面的专长,化解社会矛盾、参加公益性的法律咨询与援助活动。工作思路上,要多思考如何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重心下移至基层,引導他们助力包括街道、社区、小区等在内的基层治理。又如新乡贤,已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组织引导新乡贤联盟,发挥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经济助力和协调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完善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健全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工作机制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要有一整套成熟成型的制度体系,统一战线便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宏大制度体系。

一是要坚持制度建设为本,进一步完善统一战线制度体系。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改进各民主党派直接向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提建议制度,强化民主党派有序有力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制度,深化各级人民政协的相关制度。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将其作为维护民族团结、抵制民族分裂、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依据,在民族区域自治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要加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制度建设,推动形成党委政府、宗教团体、宗教场所、社会力量“四位一体、多元共治”的宗教治理体系。要加强“一国两制”制度建设,维护中央对各特别行政区享有管辖权的法律地位,健全实施基本法的各项制度,尤其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认同方面的制度安排。要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治环境,关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相关制度的设计。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程序和环节。

二是要健全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工作机制。首先,进一步探索构建各类社会群体利益诉求沟通协商机制。依法公开信息,扩大知情渠道,通过走访、通报、公告等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民生规划等,强化信息沟通交流。各类社会群体通过撰写建议提案、召开恳谈会议、加强线上联系等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并就分歧问题诚心商量,谋求达成共识,提升协商时效性。通过利益诉求沟通协商机制能使各类群体规范、有序、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并进行协商,可以防范由于利益不同造成的社会冲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消除不稳定的隐患。其次,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新阶层兴起,行业分工更加细化,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更现实具体,统一战线要更加注重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使其在国家治理的各项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第三,完善矛盾调处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社会群体的需求更复杂、差异、多元,矛盾纠纷的发生无法避免。国家治理中,化解矛盾纠纷决不能只靠行政强力和司法途径,必须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发挥作用。统一战线要把矛盾纠纷的化解作为机制建设的重点,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和组织主动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形成化解社会中各种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第四,发展权益保障机制。要保障不同群体和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正当权益,统一战线可以通过协商、协调、引导等方式,维护他们的利益,解决各类群体各个阶层最切实的利益问题。

(三)探索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方式,不断提升统战治理能力

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关键,是提升统战治理能力。要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以统一战线人才队伍建设、统战智库建设、统战组织职能的良性运转、协同高效为保障。

一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首先,在特性特点上,要注重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群体性。个体性固然重要,但是群体性更能体现代表性。要通过阶梯式培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确保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后继有人,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源源不断输送党外人才。其次,在地域分布上,要特别关注基层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我国大部分人才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这也决定了党外代表人士的分布格局同样呈现重大中型城市轻小城市特别是基层的情况。然而,随着国家治理的重心下沉,基层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点领域。因此,必须加大对基层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力度,发挥他们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再次,在年龄层次上,要有意加强对新生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当今,社会的新阶层与新群体大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见识、学识、格局都更具时代性特征,在他们中间培养代表人士,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精力、能力优势,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提高统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统战干部是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操作人,其能力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成效。因而,提升统战干部整体能力是提升统战治理能力应有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在政治上,要以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原则,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的统战干部队伍,以此更好地引领广大统战成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在业务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统一战线政策法规为重点,以国家治理专题为扩充进行理论教育,还要以轮岗流动加大实践历练的力度,全面提升广大统战干部综合能力素养。

三是发挥统一战线智库优势作用。统一战线具有人才密集的优势,统一战线智库也一直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同样也需要统一战线智库发挥优势作用,找准角色定位,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议题,在现实调研的基础上,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政策研究及决策咨询服务。

四是巩固和发展大统战工作格局。按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要求,为了在新形势下让统一战线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巩固和发展“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聚共識和力量。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将其他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力量调动起来。其他各部门和单位在明确并履行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在统战部门的协调下加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统战工作合力。

(四)沟通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构建两大共同体

如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处于深刻变化调整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统一战线必须引导国内各界民众团结起来,凝聚一切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团结统战工作对象,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人文关怀,采用人性化、艺术化的工作方法,利用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场参观等途径,让统战工作对象通过系统学习增进政治认同,通过切身实践坚定共识,引导他们自觉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从意识和实践两个向度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互动统一的。我们的统战工作对象分布广泛,他们在与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提升着国家的影响力,共同参与了总体和平安全的外部环境的构建。他们基于开放的心态,运用对话的机制,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民外交打破一些西方国家妄图以话语霸权围剿中国、展开“新冷战”陷阱的生动实践。同时,新时代以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也要为其他国家解决治理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支持。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多个领域出现治理乱象,不发达国家则面临着治理赤字,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改善治理过程、提升治理绩效提供经验参考,这也正是把国家命运与人类命运紧密结合的体现。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E B/O L]. h t t p: / / p o l i t i c s . p e o p l e . c o m. c n/n 1/2 0 1 6/0 1 3 0/c 1 0 2 4-2 8 0 9 8 1 1 8. h t m l, 2 0 1 6-0 1-3 0.

[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7.

责任编辑:胡芬芳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政府网站建设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