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2022-05-30权宗田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

权宗田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坚强有力领导;坚持团结奋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关键词]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建设 民族工作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图分类号] C 9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2-0 0 6 2-0 9

在2 0 2 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道路选择、目标追求、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做出的创新性思考,对于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坚强有力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2] ( P 3 0-3 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根本原则。

(一)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这是对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本原则的精辟概括。“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 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坚强领导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强调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对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这是由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根本要求,也是确保民族工作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在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中的核心作用有着深刻认识,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重要性,这一论述对确保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意义重大。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5] ( P 3 0 1)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予以了专门强调,“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设标准和明确要求,对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民族团结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民族工作更是关乎“国之大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体现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深刻思考:“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集这么多的‘区于一身,足以说明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2] ( P 1 4 9)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中国共产党清醒认识到:“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6]習近平总书记在2 0 2 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等“四个必然要求”科学归纳和系统阐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一些敌对势力妄图借民族问题遏制、分化中国,妄图阻挠中国的国家崛起,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带来了严峻挑战。有效应对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全面把握并科学应对“两个大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来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民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这从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大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做好民族工作、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对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重要优势的深刻把握,也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三)严格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5] ( P 2 9 9)。这一科学论断要求我们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从科学推进党的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等方面,全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方位、理论本质和工作重点。

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要求我们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方面科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并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自觉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各领域,在推动党和国家的民族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要求切实发挥党在民族工作中的定政策、管路线、谋大局的领导作用,不断根据时代发展创新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党的民族工作机制,确保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使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二、坚持团结奋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作为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坚持各民族团结奋进,让各族人民更多更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共创共享中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水平。

(一)让各族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坚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始,就自觉将实现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各民族地区旧貌换新颜,各族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追求的过上安定富足的小康生活的理想变成现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共识、汇聚各民族人民的磅礴力量。过上美好生活是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的共同心愿,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应该是各民族人民美好生活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其百年来一直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5] ( P 3 0 0),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始终坚持和不懈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各族人民认同和支持的根本所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价值底蕴和实践要求。

(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着追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到底就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 2] ( P 1 6 6)。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3],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重要意蕴。

各民族共同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动力之源,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拥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内在要求和物质基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影响。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而存在的暂时发展相对落后问题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成为“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将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

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不仅共同推动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各族人民日益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7]。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必须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的进展,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水平。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重承诺,也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得以更好实现的生动体现。

(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党继续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条件,大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出行、饮水等问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对口援藏、援疆工作,采取得力举措实现固边兴边富民落地生根,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这些举措,既是中国共产党让各族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承诺的具体落实,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轉的历史进程,也让各族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成为现实。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事关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理应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也必将在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的共同奋斗过程中得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8]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需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切实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这也是在迈向新征程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工作。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和道路都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 ( P 1 5 0)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原则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科学建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构建领导有力、多方联动、科学规范的工作格局,这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为了更好地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民族工作的开展科学、规范、有力,必须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功夫。

首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其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共同构筑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当前,随着人口分布呈现大流动、大融聚的新发展,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联系的深度和廣度更是前所未有。科学认识民族工作的新特点,妥善应对新的挑战,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对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也对动员全社会力量同心共进、协同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次,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工作力量。做好民族工作贵在落实,如果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理论、制度和政策就无法发挥作用。党的民族工作归根到底要靠基层政权和基层党员干部来宣传贯彻和落实,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为直接影响党的民族工作的成效,也会直接影响各族人民对党的民族政策、对党的领导的认同。要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能做好,必须在加强工作机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牢、又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在内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1]。

(二)将团结统一作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

设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共同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彻这一制度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统一领导,将维护国家团结统一作为根本要求,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形成凝心聚力的合力,“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2] ( P 1 5 2)。

团结统一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必须坚持的、事关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性问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 P 1 5 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铸就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实现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三)加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加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切实确保各族人民的当家作主权利,又要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出发,依法治理,依法保障和实现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统筹推进,既要科学运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新载体,“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5] ( P 3 0 1),又要注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文化认同水平,促进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创共建,将民族团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铸牢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四、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全方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

(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

从理论发展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不断趋于成熟的过程:从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1 4)到进一步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0 1 7) ,从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2 0 1 9)到指示“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 0 2 1)。这种接续发展既是概念的不断精准化,也是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深邃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作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必将助推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新篇章。

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认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二)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在解决民族问题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2] ( P 1 5 5)。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意识形态安全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发展的重要性。必须抓好发展这个治国兴邦的第一要务,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并将发展与着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增加当地群众就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结合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在新时代,要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攥紧而不能丢弃发展这把“总钥匙”,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带领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实现共同富裕,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望,不断实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更加鲜明。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推动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解决,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

(三)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榮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准则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之福,同时也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所在。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既要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民族工作,共同促进祖国繁荣发展。

民族关系的和谐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安全运行的内在要求。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准则。引领各民族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同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工作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工作:“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9]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繁荣发展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准则,既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必将更好地引领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共同目标。

五、坚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深知这一点,强调必须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

我们伟大的祖国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民族团结事关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常抓不懈,务求贴近群众、取得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2] ( P 1 5 3-1 5 4)。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是对这一“民族团结之本”工作紧迫性的科学把握,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具体到贯彻落实环节,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必须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等延伸,并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进行了专门强调,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 3]。

(二)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之中

文化认同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认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次目标追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党的坚强有力领导,科学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内涵发生的重大变化,全面理解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主要内容、目标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重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过程既是不断强化中华文化的创新交融的过程,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的过程。

教育既是知识传承、文明创新的过程,也是争取人心、凝聚共识的过程。在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中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既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的需要,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强调,“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2] ( P 1 4 7)。

(三)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载体和方式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场实现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深刻社会革命,对于与时俱进创新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 2] ( P 1 5 3)要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质量,避免走过场,杜绝形式主义,必须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在提升满意度上下功夫,在增强各族人民获得感上下功夫,多渠道、全方位搭建各民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综合运用各民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和形式,推动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做人的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各族人民之所以会认同并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在于该项工作是推动各族人民利益实现的工作,因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3]。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众化、生活化、常态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各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使各族人民都能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并以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感到自豪和自信,这样各族人民就会在心底真正认同并自觉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 2 0 2 1-0 8-2 9( 0 0 1).

[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7.

[ 3]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 N].人民日报, 2 0 2 1-0 8-2 5( 0 0 1).

[ 4]习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N].人民日报, 2 0 2 1-0 8-2 6( 0 0 1).

[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2 0.

[ 6]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N].人民日报, 2 0 1 4-0 9-3 0( 0 0 1).

[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N].人民日报, 2 0 2 1-0 8-1 8( 0 0 1).

[ 8]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N].人民日报, 2 0 2 1-0 2-0 6( 0 0 1).

[ 9]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 2 0 2 1-0 6-1 0( 0 0 1).

责任编辑:胡芬芳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论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