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一座因竹命名的城市
2022-05-30张芬
张芬
打开浏览器,输入“贵阳为什么叫筑城”,网页会显示出数百条回答,从不同角度解释着这一称谓的来由。
中国古代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內贵山之南而得名,又因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便以竹命名,“竹”与“筑”谐音,“筑”又是竹子制成的乐器,故贵阳简称“筑”,透露出自古以来贵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
贵阳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5%,这其中竹占了相当比例,且竹种类繁多。将“竹”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贵阳正打造着独属的城市印象。
贵阳地名折射出的“竹”文化
竹子的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类同人谦逊的品性,常常为古人颂扬。因此竹子常常同“君子”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梅兰竹菊”“竹林七贤”等说法。
竹子的形象也融入进广阔的艺术表现领域,贵阳竹文化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贵阳的地名演变中蕴含了大量竹文化因素,例如筑城、金竹等。
多本地方志资料表明,古代贵阳是竹子丛生的地方,是盛产美竹的摇篮。早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贵阳被称为“黑羊箐”(彝语),“箐”指的就是山间的大竹林。
清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撤卫、所,以贵州卫、贵州前卫辖地设贵筑县,这是贵阳历史上“筑”这个字第一次在县名中出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撤新贵县将其辖地并入贵筑县。贵阳府和贵筑县同设官署在贵阳城内。
1914年1月,废贵阳府设贵阳县。1941年7月贵阳市成立,废除贵阳县,另设贵筑县治于花溪,这是贵阳历史上“筑”字第二次在县名中出现。
贵阳历史上,“筑”字在县名中两度出现,时间长达300多年,从这些演变中,我们不难窥见“竹”的深远影响。
贵州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贵阳出产的土产刺竹、筋竹最著名。另据《贵州通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贵阳竹子种类总数达15种,有斑竹、紫竹、苦竹、筋竹、箭竹、绵竹、水竹、丛竹、凤尾竹、潇湘竹、画眉竹、罗汉竹、白竹、实竹、刺竹。因此,竹子也是贵阳市树。
“竹”文化辐射黔中大地
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夜郎王与竹子的渊源,而“竹崇拜”亦成为夜郎的一种标识。由于夜郎国时期战争频繁,疆域不断变动,族群类别不断变迁,因此贵州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等都有着不同的“夜郎记忆”。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逢年过节,贵州各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节日。芦笙曲调可古朴、悠扬,也可多变、明快。
在苗族的每个村寨里,都有一个跳芦笙的中心院坝,在夏秋季节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或随着轻松活泼的芦笙曲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
芦笙的产生与演变、延续,就是“夜郎记忆”与“竹崇拜”在黔中大地的一种辐射,一种投影,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痕迹的烙印。
一望无际的竹海与那些响彻云霄的芦笙声,令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以绿色生态赋能贵阳高质量发展
从“竹”到“林”,再到“生态”。
贵阳的生态之美,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成果。
贵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这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2009年,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发布《贵阳共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升级,成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是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2016年,贵州省与福建省、江西省一起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省成为生态文明试验区体制改革实验地。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
一项项成果的出炉,展示了中国在生态领域对外开放合作的努力,展示了中国和贵州近年来生态文明研究和建设的诸多成就,更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
作为举办地的贵阳,因这些成果而倍感骄傲。贵阳也借着举办论坛的机会向世界提交了自己的“生态答卷”,展示了贵阳生态优先、逐绿而行的绿色崛起之路。
在贵阳,不仅处处可见竹子的身影,竹韵更在人们心中。一河清流、百山拥城、千园竞美,筑城风光旖旎。(责任编辑/黄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