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2022-05-30吕志远申意彩李庆磊
吕志远 申意彩 李庆磊
摘要:文章以河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服务平台”的设计、建设、应用为例,阐述以课程为主线,囊括课前教学资料准备、课中教学过程设计、课中形成性考试管理、课后终结性考试管理、教学决策管理五大功能模块的课程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为高等院校教学和课程管理提供服务。
关键词:高校;课程服务平台;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2-0045-02
1 建设背景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到203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完善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体系和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建设。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深度数据挖掘和分析,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因此,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有着促进管理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1]。
高校教学教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其保证了按照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既定的教育管理要求,从而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2]。高等院校在创新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手段、服务水平,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容易忽略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课程平台建设,教学数据流无法形成闭环。在学校教务、教学活动管理中,为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使用大量功能独立、数据独立的系统和平台,使学校师生在多个教学活动平臺中循环往复,耗费弥多。
本文将以河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服务平台”的设计、建设、应用为例,阐述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囊括学期前教学资料的准备,如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周历制作、考核项目设计等功能;学期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如教师备课、课堂互动、学生考勤、过程性评价等功能;学期末考试管理,如试卷制作、答题卷制作、试卷查重、考场编排、网上阅卷、成绩分析与反馈等功能;课堂决策管理,如平台实时数据监测、平台数据分析等功能。该平台可满足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功能需求,规范学校教务、考务管理,减少教学活动中冗杂环节,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为学生过程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登录本平台,学校教师可随时随地开展教学资料准备、课堂备课、批改作业、评阅试卷等所有教学活动,不再需要登录不同平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提交教学资料,实现教务管理的高效性以及有序性[3],让教师有更多精力设计教学、开展科研等工作。
2 功能模块设计
河南中医药大学课程服务平台通过B/S架构设计,采用“厚平台、轻应用”理念搭建教学活动统一管理平台,平台分为五个功能模块:课前教学资料准备、课中教学过程设计、课中形成性考试管理、课后终结性考试管理、教学决策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分工明确,以课程为主线,贯穿教学周历制作、课堂教学设计,直到终结性考试管理,实行全方位、立体化、多纬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管控,严格规范教学活动各个环节,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使教学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全方位:从教学活动管理者、实践者、使用者多个角度设计;立体化: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考场编排、成绩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管控;多纬度:不同学年、不同学期、不同专业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效果对比,教学效果精益求精;全过程:明确教务、教师、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师、学生教学评价的依据,满足不同角色的功能需求。
2.1 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功能模块
本模块包含教学大纲、知识点、教材选用、周历设计、形成性考核项目表、成绩维护等功能。完成该门课程学期前各项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学科及教师角色可通过公网访问平台地址,登录平台完成相应操作。例如:传统周历设计为教师通过办公软件手动填写后打印上交。通过周历设计功能模块,系统可根据该课程排课时间点编排情况,一键生成教学周历,教师仅需根据特殊情况稍加修改,点击提交即可,免去打印、签字、提交等一系列工作。此外,所有教师提交的教学周历数据可导入学校建设的可视化课程直播平台,可视化课程直播平台自动建课,将不同课程视频分类保存,为学校积累大量完整的高清课程视频资源,通过公网可收看直播和课程视频点播。
2.2 课中教学过程设计功能模块
本功能主要针对教师角色用户,供教师完成每次课堂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发布课堂讨论,布置平时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工作。例如:教师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功能将课堂所需演示文稿上传至平台,可通过平台工具对演示文稿中任意幻灯片添加提问、抢答、投票等课堂互动,保存后在幻灯片右上角显示互动图标。教师在上课前登录平台,通过本平台中“上课”“下课”功能播放演示文稿,完成课堂互动操作。通过本模块,学校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会有大幅提升,使教师和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减少其他行为对课堂时间的占用。
2.3 课中形成性考试管理功能模块
本模块用于学生过程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形成性成绩。本功能模块分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形成性成绩管理。学生考勤功能以点名、数字、GPS、二维码等多种形式考勤,最终形成报表;课堂表现功能根据本班学生参与课中教学过程设计功能模块课堂设计互动情况,为每位学生的每次互动进行评价,形成班级课堂表现报表;形成性成绩管理功能同样根据课中教学过程设计功能模块教师布置的平时作业、测试、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形成报表。系统根据本门课程考核项目表中考核项目的权重,自动计算并汇总成绩。学生完成课堂互动后,教师当即给出评价,系统自动记录学生表现,减少过程性评价环节的人为干预因素,更加公正、客观。
2.4 课后终结性考试管理功能模块
终结性考试为每学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本学期学生所学知识是否达标。终结性考试由试卷命题、编排考场、考试资料制作、试卷评阅、制作成绩单后、导入成绩、成绩反馈等环节组成,几乎全部由人工完成。且试卷评阅、成绩单制作一般由该门课程任课教师承担,人为干预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通过本平台,期末终结性考试所有环节均可线上完成。首先,系统将学校最近三到五年所有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组建为试卷库,期末考试命题制作完成后,将与试卷库对比查重,保证命题质量;其次,教师通过系统工具制作相应试卷的答题卷,供网上阅卷使用。考试结束后,将所有考试的答题卷扫描上传至系统,系统根据答题卷制作信息将考生答题区域切分,由学科或教研室分配教师进行网上流水阅卷。网上阅卷过程中,评卷教师无法看到考生信息,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学科可对试卷抽查重评,降低误评率。试卷完成后,系统自动计算统计终结性考试成绩,再与形成性成绩合并,最终生成该门课程成绩单。期末考试结束后,系统从学校、院系、学科、班级等多个层面,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多个角度,对本次期末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以图表和报告形式将成绩分布、得分率反馈给相应角色。本模块已连续使用两个学期,实践表明,本模块可极大减少期末考试、试卷归档、成绩提交、成绩反馈所需时间和工作量。
2.5 课堂决策管理功能模块
该模块分为实时看板和数据分析两个子模块,主要用于整个平台数据监测。实时看板子模块可实时观测到教师、学生在线数量以及当日考勤、互动、备课、作业数据;数据分析子模块可分析当日课堂各类互动的质量。例如:可对院系考勤数据对比分析,对考勤数据不合格的班级显示预警等功能。
3 平台应用效果
目前,课程服务平台“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和“课后终结性考试管理”模块已上线运行,经过一年的线上使用和功能完善,两个模块已达到预期效果:
本平台功能覆盖教学活动全时间段和全过程,学校教师仅需要通过本平台即可完成正常教学工作,减少其他平台使用率,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本平台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论证,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功能全面,操作简单,适合各年龄段教师使用。
以往教师在学期初填写教学周历以及形成性考核项目表,需使用办公室软件自行制作,费时费力。本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不限于时间和地点,只需通过浏览器登录平台点击鼠标即可完成,不再需要向教务部门提交纸质材料,教务管理人员只需通过系统查看是否提交完成即可,极大地节约了时间、人力、财力成本。
考务工作流程更加明确、规范、流畅,通过系统即可完成试卷管理、试卷查重、网上阅卷、成绩报送、成绩反馈,考务信息化水平与考务管理工作效率都得到极大提高,有利于保障规模日益扩张下高校的正常运转[4]。
教务和考务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各类人才。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本质是教学。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好教师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必要做之事。
4 結束语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5]。高校课程服务平台打通教学管理与考务管理壁垒,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有机结合,在传统人工准备教学材料、考试资料的管理模式下做出突破,方便教师和学生,保证考试成绩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是高等院校课程管理系统的正确探索,是一种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陶媛,秦利波.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体系建设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10):72-74.
[2] 胡佳丽.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194.
[3] 高飞.推动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41):61-62.
[4] 肖晗.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8):184.
[5] 张海生.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及其矛盾审视[J].教师教育学报,2018,5(5):65-73.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