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30张炫炜
张炫炜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普惠金融概念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旨在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而有效的金融服务,尤其是传统金融不愿意覆盖的特殊群体。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M市针对农村金融供给现状,积极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M市农村普惠金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着发展困境。为了认识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剖析发展困境,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中等的结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一、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网点覆盖情况
网点覆盖率是衡量普惠金融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M市分行的调查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M市有30余家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在众多金融机构中,M城农商行、农业银行M城分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M城支行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金融的份额约为75%、90%。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1600余人。金融服务提供者就业率达到98%,80%以上具有中等以上学历,高等教育以上学历比例接近50%。总体来看,M市农村金融机构已实现全社区全覆盖,近80%的行政村可通过就近金融网点获得金融服务。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覆盖率较高。
(二)中间业务办理情况
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成为民众重要的金融业务。在诸多中间业务中,又以银行卡和理财业务为核心。一项在线数据调查发现,银行卡业务在农村家庭中非常受欢迎,每户拥有1.8张银行卡。按全市90万农户计算,M市农村人口拥有的银行卡数量近170万张。同时,资产管理领域的业务渗透率也不断提升。根据网上数据调查获得的信息,2016年,全市约有27.5%的农民购买了物业管理产品,2017年,这一份额增加到29.40%,2018年,全市33.2%的农民购买了物业管理产品。到2019年,农户购买资产管理产品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6.10%。与 2016 年相比,这一比例增加了 8.6%。这意味着M市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存款不再是农民货币资产保值增值的唯一途径。
(三)移动支付使用情况
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与传统的场外金融服务模式不同,在线融资有很多好处,比如更高效、更快捷、更方便、更及时。同时,互联网金融可以摆脱对实体营业地点的依赖,主要适用于商业机构。该地区人们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足。根据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互联网金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移动支付在互联网融资中占有很大份额。从农村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支持移动支付非常重要。对于现代居民来说,移动支付主要是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36.2%的受访者开通了网上银行,27.5%的受访者开通了手机银行,35.9%的受访者开通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此外,12.1%的受访者使用其他互联网金融,如银联、易支付等。调查结果证实,M市农村人口中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率并不高。
二、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第一,公共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公共金融服务体系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以农户为依托的集合点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的设想和规划,农民取现类似于小企业的销售网点,主要设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市政农民可以处理一系列基本的金融服务,例如取款、存款、银行卡申请和账户查询。但M市农业采样点建设相对滞后。通过网络数据调查得知,虽然目前M市援农选址覆盖了95%的行政村,但由于人员、设备、资金等多方面原因,能按计划维持正常运行的不到60%。同时,农户提现的交易相对有限。不少农民仍需到本市机构营业场所,农民取现场所尚未达到预期服务效果。
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滞后,电子移动支付普及率不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的突出趋势之一。互联网金融依托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摆脱了实体营业网点的限制,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金融服务供给者和使用者的成本。鉴于网络金融的优势和特点,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被认为是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根据网络数据调查,电子支付的使用并不理想,M市农村人口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的激活率在30%左右。
(二)产品和机制创新缺乏
第一,产品缺乏创新。城乡经济发展、生活状况均存在差异。同时,不同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发展领域也存在差异,农民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的金融产品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但据网上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访农户认为,目前各金融机构提供的普惠金融产品并不能满足自己/家庭的需求。例如,一些林牧农户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中长期贷款,以适应林牧生产周期。但出于风险控制等考虑,金融机构不仅对中长期贷款有严格的修订标准,而且审批周期较长。虽然最终获批,但实际获得的授信额度很小,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第二,激励机制缺乏创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因此,为地方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充足的薪酬,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对于支持农村普惠性融资具有重要意义。从线上数据调查结果来看,虽然M市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加强农村特别是自然村普惠金融服务队伍建设,但目前的激励机制并不能充分满足地方金融服务的利益。
(三)農民现代金融意识较弱
第一,信用意识缺乏。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以信用为基础。目前,我国正在加强信用社会建设。但是由于历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从M市近年来涉农贷款不良率来看,不仅逐年上升,而且远高于非涉农贷款。这一方面与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的高风险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部分农民信用程度较低有关。无论是农户还是相关专业人士均指出:目前农村信用问题还十分突出。
第二,投资理财意识不够。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资产管理领域的业务需求也在增长,不过,从此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投资理财领域的情况不容乐观,得分极低,这说明M市农村居民对投资理财的意识并不强,网上调查显示,不少农户将投资和资产管理视为存款,对其他资产管理业务的认可度不高,一些农民甚至认为投资理财是“骗子”,不愿购买投资理财产品。
三、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建设
第一,要继续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不需要削弱现有金融机构的作用,甚至不需要现有金融机构的参与,相反,鉴于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以及网点比较齐全,有必要更好地利用现有金融机构,获得专涉农贷款、农村资金评估等,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加强涉农信贷支持。
第二,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银行。村镇银行是农村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整体来看,虽然M市近年来加强了村镇银行建设,但是村镇银行数量难以有效满足M市农村普惠金融建设需要。因此,在未来要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银行。政府要在审批、财税、资金等方面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扶持政策,降低村镇银行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成立村镇银行。
第三,推动农村金融互助组织建设。孟加拉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建设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表明,农村互助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村个性化金融需求,弥补正规金融机构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近年来,在“一村一品”的推动下,M市成立了多家合作社,未来建设普惠金融,也可以通过合作社进一步支持农村金融互助建设,通过互助组织成员间互保、合作担保等方式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强普惠金融机构产品和机制创新
第一,加强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调研。前提是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抓住用户的需求,因此,相关农村金融机构有必要加强对M城三农金融产品的需求,以引领相关产品创新,例如,上述林牧农户希望从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中长期贷款,经济条件发达、产业背景相对健康的农户希望丰富抵押品种类,满足不同的借贷需求。
第二,优化信贷审批手续。通过网络数据调查得知,反映当前农村信贷审批手续较为复杂,农户和涉农企业都期望金融机构能够优化信贷审批手续。各金融机构要对现行程序进行深入分析,基于流程再造等理论,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手续,提高信贷效率。
第三,加大薪酬待遇补贴力度,满足其职业晋升需要。一方面,政府财政和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基层金融服务人员的待遇和补贴力度,确保其待遇合理,另一方面,要在地位和职级上给基础金融服务人员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例如,为核心金融服务人员提供特殊岗位和职级,以稳定核心团队,调动地方金融服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普惠金融知识和信用普及
第一,开展金融专业知识“进学校”。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同时,通过青少年还可以影响成人,进而实现金融专业知识从青少年向成人的传递。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联系,利用各校课外兴趣活动时间、法制知识讲座等,赴中小学开展金融专业知识讲解,提升中小学生金融专业知识水平。
第二,多部门联动,进行金融安全宣传。鉴于近年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案件严重,财政部门还应会同公安部门、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深入直辖市(镇)、村組做好金融安全工作,以帮助农民金融安全意识提高,妥善保管个人物品,同时,还可以与相关的在线金融公司(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合作,利用其APP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如在线金融安全。
第三,加大对失信户的处罚力度,除采取严格依法追缴欠费、列入失信名单等惯常措施外,还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公布失信员工、企业相关信息,以至于他们可以受到舆论的谴责。
结 语
M市近年来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一些农村金融长期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M市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也影响了M市全面同步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客观、准确地对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尤其是把握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旨在以有关金融和普惠金融理论为依据,对M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对M市农村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