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作用
2022-05-30刘名泰
摘 要:在當前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双循环”的核心,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建设的关键性基础作用也愈加凸显。因此,本文从制度与产业链、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出发,深度探讨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对二者的重要影响,并由此提出在产业布局发展和供应体系完善上如何发挥制度关键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作用
引言:后疫情时代,在重申“六稳”,提出“六保”之后,党中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当前我国超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作为构建“双循环”的核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是连接国内循环以及国际循环的重要节点,并且是促进国内、国际循环相互融会贯通的润滑剂,更是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但一直以来,有关产业链布局、供应链完善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的资本投入等环节,而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的布局和供应链的完善等本身作为经济问题,却忽视了愈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制度的作用,特别是制度建设和制度自身的关键性基础作用。
因此,从制度的角度出发来促进产业的部署升级和供应体系的完善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战略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探讨制度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在理论方面以及在促进转型升级和完善物流供应体系等经济社会建设的应用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制度对产业布局、供应体系完善的关键作用
1.制度与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关系
要说明制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性作用,首先要说明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与产业链部署升级、供应体系发展完善的相关关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发展和升级除了它所特有的国家战略性意义之外,其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本身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因为我们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行为主体受到经济理性人的假设,一切的行为都旨在达到效用最大化或利益最大化。产业的部署、升级和供应体系的发展、完善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要考虑成本问题,除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将包括机会成本、寻租成本等隐性成本在内的诸多经济学成本要素。而经济制度和制度经济学本身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将其作为一个“工具”或“视角”来探讨它对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问题的关键性作用便顺理成章。与此同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趋同以及社会经济信息逐渐对称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资金以其敏锐的嗅觉和方向性将会与市场的进入进出、产业的部署撤离等形成相同或相向的关系,而这种信号同样能反映出相关制度建设在信息不完全性、滞后性以及在资格审查、准入准出等方面的不足,对制度的反向建设、反向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制度建设对解决产业及供应体系“内卷”的关键性作用
近几年,互联网热词——“内卷”席卷舆论,在引发社会热议的同时,也逐渐从学术概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关于“内卷”并没有一个普适性的定义,其最初是由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他将“内卷化”描述为某一类(文化)范式在达到了某种形态或状态之后,既没有办法继续前进发展为新的形态,也无法以当前的状态稳定或停滞下来,而只能通过其内部的不断运动来达到一种更加精细化的过程。该概念最初应用于农业领域,基本含义是指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内部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即在外部达到稳态的情况下,劳动力等资源还在不断填充到有限的农业生产力中去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卷一词的含义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侧重于“效用不变、成本增加”,使用领域就产业而言也已不仅局限于农业分析,而是伸展到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就区域而言已不仅局限于农村研究,而是伸展到城市研究;就组织形态而言已不仅局限于传统小农经济,而是伸展到包括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在内的更大、更有体系的组织形态分析当中。
现如今,内卷更倾向于用“电影院效应”来解释,即在观看电影时,如果第一排的人站起来,那么第二排的人也需要站起来,最终,整个电影院的人都需要站起来,但是观影体验却变得更差。也就是说,内卷更像是一种“恶性竞争”,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在达到原来结果的同时,每个人的效用却没有更好,所付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大。然而,内卷并不局限于个人层面,在整个产业布局或供应体系发展的过程,也会大量存在内卷现象。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在央视采访中巧妙地在产业层面回应了内卷问题,他说,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火爆,这时另一个犹太人在旁边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过来开了一个洗车房,后来来了无数个犹太人,三十年之后,这里便变成了一个城镇;而当前我们大多数的现实情况是你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火爆,其他人会立马在前后左右各开一个,最终因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使每个人的加油站都生意惨淡,相关资源也产生了极大浪费,与此同时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等问题,此外,从社会或国家层面,该地区和该行业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供应体系方面也时常存在内卷现象,如我国在电商快速发展阶段,曾有较多关于运输方面的企业,而一些物流运输企业却在发展初期,以不计成本来降低服务费用的方法,将对手挤出物流运输行业,这种通过“自杀式内卷”的方式将对手踢出局的企业,在其成为寡头后,又以逐渐提高服务价格和降低服务质量来弥补之前的损失,从而对消费者产生更大不利,也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和阻碍了行业发展。
以上的引用和例证也说明了我们在产业的布局发展中和供应体系的完善升级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资本投入是产业链、供应链部署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以国家资本和市场资本投入为主导。然而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了在产业布局中的高昂成本,例如在过去两年中,芯片半导体的“投资热”便导致了我们在相关产业布局中极大的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这几年以非正当竞争手段的头部化进程逐渐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寡头市场和运输业效率的间接下降,也同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如果以市场准入制度、资格审查制度和行业行为监管制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相关制度建设得到完善,那么作为损失于该领域的资源和成本便得以大大降低,同时还可将该部分资源应用于其他产业,从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那么制度便从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工具”或一个“视角”解决了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中某一领域或某一领域某个环节的经济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便起到了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布局、供应链完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政府政策引导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产业政策规划等原因,政府即将进行支持某些产业的相关信息可能会被一些人提前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发寻租问题,从而导致产业布局的低效和不公平,如果相关的反腐败制度、招投标制度以及市场分配制度等制度建设合理,实施有力,那么这部分成本(包括但不限于寻租成本、资源错配成本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时间成本)和社会风气本身可以被完善的制度所规避。如果包括市场准入制度、资格审查制度、反腐败制度以及市场分配制度等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相关制度在产业链、供应链各个方面的部署过程中得以实施,那么由此所节约的资源将是巨大的,产业布局也将是更合理的,供应体系的发展也将是更全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性基础作用也得以体现。
3.从制度联动角度看待其对产业联动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在强调科技创新和“把核心科技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自主创新能力一度成为我国核心科技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当前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在整合产业链、供应链的过程中,链条上、中、下游发展水平不均以及空间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愈发凸显,要促进创新“位势差”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产业趋同的区域之间流动,带来创新产出红利的多重效应,就要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空间平台,同时需要产业政策来指导产业联动发展以加强产业的关联程度,促进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提高创新发展水平。
产业联动要实现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便需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并以相关制度为准线作为保障,主要包括范围约束机制和秩序约束体制。市场范围约束既包括阻止不符合要求的产业、企业活动进入市场,也包括开放不必要的市场限制,甚至包括根据产业政策的发展现状和规划降低市场准入要求;秩序约束机制包括行政制度约束和法律制度约束两种形式,其中行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以合规为准线,而法律制度则要建立“底线思维”;区域协调补偿机制是以产业跨区域联动为基础,运用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体系对产业资源分配不均、产业活动获益机会不等进行弥补的调节机制。此外,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供应体系上、中、下游收入调节机制以及文化范围约束机制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发展在促进产业横向的协同集聚和纵向延伸中也同样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制度联动的重要作用才能发挥产业联动在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性作用,这同时也要求发挥制度本身和制度之间趋同和互补关系的关键基础作用。由此可见,制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二、建议与对策
以上通过阐述制度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系、制度建设对解决产业及供应体系“内卷”方面的作用以及制度联动对产业联动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制度对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和供应体系发展的关键作用,明确表示了制度建设是除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资本投入之外对产业链布局发展和供应链完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提出个人的相关政策建议:
1.聚焦制度建设,完善发展相关的制度体系。
围绕产业部署升级和供应体系完善发展来聚焦相关制度建设,在市场准入制度、资格审查制度、反腐败制度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制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构建一整套旨在降低可视化成本并与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高度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相关的服务体系。此外,还要全面完善包括区域补偿机制,产业间税收分配制度在内的机制体系,切实通过制度合理布局產业发展和促进供应体系健全。
与此同时,在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应努力搭建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融入 5G、大数据等智能化新兴信息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制度体系的数字化建立与智能化改造,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寻租空间,推动信息共享,动态化地利用制度本身来促进供需匹配,从而促进制度体系智能升级,真真切切地实现信息利用智慧化,让高质量信息更高效地服务于、融入于产业和供应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中。
2.加快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平台建设
解决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不均以及空间的非均衡性问题首先要完善、优化区域合作的制度环境,消除区域之间的体制障碍和制度壁垒是实现区域协调联动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多地区、多政府合作,通过跨部门、搭平台、建联盟的方式,以链条为轴,加快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可以在系统梳理工业企业及其上、中、下相关产业的基础上,协调财政、金融、交通等部门,共同解决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工信、科技等多部门协作,确立不同产业链的创新升级路线,在协同创新网络基础上,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多主体合作模式,力争为主产业链条配备相应的公共创新平台及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从而加快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在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基础上,培育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次可以建立板块联动发展机制来更好促进产业联动的大战略和大趋势,深入推动上、中、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制度联动为契机,打造好新时代下的“强链条”、“好链条”。
3.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中打好“制度”牌
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双循环”都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最终促进财富创造。而在构建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中,应切实发挥制度的基础性作用,打好“制度”牌。
首先要充分并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破除流通体制障碍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要敢于打破行业垄断与地方保护,不能搞地方主义,不能搞部分循环,要在国家现代流通体制的基础上,整体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从而盘活全国一盘棋,打造全国大流通。其次,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构建过程中,要做到制度透明,有“制”可循,通过制度本身提高我国在国际物流通道上的“公信力”,从而更好适应、满足外需扩大的载体要求。此外,在建立健全与供应体系相匹配的制度时,不忘紧密融合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使制度成为“产业通过供应体系发散”的润滑剂,切实通过制度建设让产业链和供应链相互部署,相互围绕,相互融合,发挥合力。
三、结论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坚定不移地发挥制度建设和制度本身对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切实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山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涵义[J].求索, 2020(06):90-99.
[2]董新兴.历史能不能假设?——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学家茶座,2011.
[3]邓子瑜,黄子健.“内卷化”反映社会现象及成因分析[J].公关世界,2022(12):53-54.
[4]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 2004(05):96-110.
[5]吴兴人.正视“剧场效应”[J].东方剑,2018(12):67.
[6]张战仁.中国创新发展的区域关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创新转型视角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09):1391-1398.
[7]胡乐明.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意义与路径[J].人民论坛,2020(31):72-75.
[8]济南市2018年第1期优秀年轻干部递进培训班课题组.济南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04):121-128.
[9]王萍萍.“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7(04):1-9.
[10]本刊编辑部,郝玉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观点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1):3-17.
作者简介:刘名泰(1997- ),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济南大学,经济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