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期间营口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

2022-05-30赵曼

今日财富 2022年25期
关键词:营口市十四五营商

赵曼

“十三五”期间,营口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精准对标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目标要求,努力实现服务质效再提升、办事流程再精简、监督执法再规范、数字赋能再加强、经营成本再下降、诚信体系再完善,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向纵深发展。但相对于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地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仍然存在。

“十三五”期间,营口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东北营商环境最优市的目标,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打造诚信政府,建设宜居营口,在营造政务、法治、市场、人文四大环境方面持续加力,努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十三五”期间营口市打造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

(一)“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置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和出件、一套材料申报和审批”,提供开办企业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推行开办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办结。深入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全城通用”,推广企业注销“一网”便利化服务、推广网上办税。简化不动产登记流程,优化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等业务流程。全市一般登记、抵押登记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探索推行一小时办结和限时办结。深化“清单+告知承诺制”改革,积极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同时,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置一网通办专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积极提供“代帮办”服务,主动帮助企业和群众利用营口政务服务网申办业务,有效解决了办事者不会网办的难题。

(二)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力推进“一网通办”百日攻坚工作,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对于平时发生率低、不需要现场核实申报材料等事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实行全程网办。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辽事通”,引导全市人民注册使用“辽事通APP”,享受“指尖办”给滨城人民生活带来的便捷。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3个进驻部门开展的1504项政务服务事项中,789项已实现全程网办,全程网办率达到52.46%;依申请类事项 “一门”办理和“最多跑一次”比率达到100%,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审批环节减少到2~3个,努力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为高效、最为便捷的政务服务。

(三)营商环境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通过建立完善“好差评”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对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及时处理和反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秉承着服务人民送温暖 办事到家为人民的理念,实行特事特办服务到家的政策。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欠佳无法到大厅现场及网上办理业务的群众,采取安排专人上门服务的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践行便民利民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大力倡导文明行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文明的营商氛围。推动全市广大公务人员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开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及金点子评选活动,加强营商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形成适应新时代振兴营口发展的营商环境氛围。

二、“十四五”期间營口市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营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和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仍需提升

现阶段,办事方便程度不够,“门难进”“脸难看”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但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事难办”现象。改革的主动性不够,营商环境意识和服务市场主体意识仍有待加强。个别地区和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不足,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错误思想,政务服务观念有待转变。与省内一些地区相比,“放管服”改革还不够深入,各职能部门之间仍然没有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交换存在壁垒,政务平台仍需优化整合。企业和群众办理某些业务时仍存在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增加了办理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二)法治体系有待加强

监管执法部门在事中事后监管流程上和监管程序上还需加强,欠缺完善的法律基础和系统的机制。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相对较少,监管法治化上仍存在发展缓慢的情况。监管部门多头执法时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监管方式过于单一,一些部门仍然沿用传统检查方式,表象随机抽查,一刀切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现象依然存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待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过程中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还有待提高,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仍存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效率不高等现象,执法能力水平不足,法制监督存在漏洞。

(三)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扶持企业的政策力度有待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与乡镇企业照顾力度相对较少,用工、用能、融资、物流等成本方面的负担仍然较重。某些政策的操作性不强,配套性尚有缺失,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一些有力有效的好政策缺乏直达基层的便捷通道,企业、群众认知度和满意度不高,政策效力打了折扣。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完备,没有跟上营商环境的优化进度,在推行放管服的同时,管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融资体系不够完善,与市场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没有完全构建。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帮助企业融资的政策,但仍然存在落实环节和程序复杂,优惠政策范围受限、获取扶持门槛较高等情况。

(四)人才引进政策及留人措施不健全

人才资源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营口市关于营商环境实施情况来看,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整体经济水平相对偏后。营口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不足,使得大量人才流失,高层次和高端专业技术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小。针对本市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不足,学生毕业后留营率较低。对留营人才的安置及后续配套不完善,在提供人才的后续培训上有待加强。因为高端人才的紧缺和后续力量的流失导致企业创新动力减弱、发展速度受限,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五)生态宜居建设有待提高

营口市自然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对于大气、水、噪声、生活垃圾、矿资源污染治理方法还需积极探索。营口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厕所改造工程施工仍有不足,部分农村没有合理设计规划排污管道、地下管网和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厕所无法使用。部分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厕所革命仍需变革。居民生活基本配套实施和公共服务总体提供不足,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仍存在城乡、地区、群体差异,未能最大限度实现均等化。

三、“十四五”期间营口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一是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全面实施“好差评”制度和标准化管理,引导企业和群众主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部门反馈“双公开”,实现政务服务水平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互联网+监管”等应用模式,完善大数据资源平台,推进公共数据按需实现有效整合和共享,避免信息多次重复录入。完善自然人、法人、信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数据库共享,推进群众办事零信息填报、零材料提交,推广电子亮证的应用。三是推动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先行开展开具户籍证明和更新人口信息“全市通办”。通过简化办事流程和申请材料、数据共享等方式,梳理出一批受众范围广的高频事项进行“一证通办”。力求到2025年能在机动车业务、特困救助、社会保障卡业务、公积金业务方面实现“一证通办”。

(二)优化法治环境,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一是健全部门监管事项清单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施公平公正监管,全面推行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制定完善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程序透明,明确权责,统筹配置监管执法资源。二是整合监管系统,创新监管方式。制定企业信用等级标准监管办法,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信用监管。对于信用状况良好、风险低的诚信守法者合理降低抽检比率和频次;对失信违法者加大抽检比率和监管频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失信行为。在发展网红经济方面,通过承诺、监管、维权等方式,推行网红经济信用创新监管机制;在住房建设、市场监管、文化、教育、水利等领域实行强化“红黑名单”监管机制;对涉及道路运输、公路路政、水路运输、工程质量等方面建立交通处罚容错机制,力求多种监管方式多管齐下,完善监督环境。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執法环境。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率先学法、严格守法、公平执法,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警示教育,强化责任和公平、公正意识,真正形成群众遵纪守法,公职人员依法依规执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台相关便民利企的政策后,要建立督导机制并落实到位,定期进行调研和督导,进行政策评价,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知晓度,避免企业错过政策优惠期,利用新媒体的快捷高效传播的特点,进行“送政策上门”服务。二是政府要对涉企的各种政策法规进行筛选、甄别、修订和改正,对遗留问题重新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三是落实放管结合,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真正做到“宽进严管”。加快建设智能化监管体系,规范监管事项,健全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照单监管”。四是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增进企业融资便利度。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在银企对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银行担保行业和担保体系的建设,加强银企的担保业务,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聚焦小微企业、农户、社会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问题,推动“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四)优化人才环境,保障人才的在营发展

一是加大高端人才留营举措,使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创新,企业创新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高端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营口市亟须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机制,重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提高引进和在营高端人才的待遇,重视人才留营后的自身发展,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地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根据高校办学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实施校企合作,鼓励学校与企业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共建产业学院,进行订单式培养,毕业前实习,毕业后上岗,让学校与企业共谋发展,留住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合力。三是鼓励大学生在营创新创业,加大对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为留营的毕业生毕业初期提供完善的就业保障福利,保障毕业生就业初期的基本生活,提高对城市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四是建立人才数据库,定期组织人才进修培训。为了保障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营口市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引进后的深化培养。建立人才数据库,对人才的领域、级别和特长信息进行采集、归纳、整理及更新,实时掌握人才的动态成长和发展情况,及时有效地针对人才擅长领域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以及对研究项目进行资助,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五)优化人文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营口

坚持生态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平,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宜居环境建设,力求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绿色环保、文明平安、安居乐业的宜居城市。一是推进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实现矿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化森林城市建设,加快绿色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低碳环保、节水节能、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二是持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改善乡村宜居环境。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与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的同步规划与实施。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周边配套设施,为全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各地区根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置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机构,力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区域均等化,打造智能交通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结 语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任重道远的长期工程。“十四五”期间,营口市要对标先进城市,在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在“软环境”上有新突破,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资本、优质项目、高层次人才向营口聚集,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再发展、再升级,奋力实现营口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营口市十四五营商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营口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