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2022-05-30王雨寒

今日财富 2022年25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王雨寒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政策和市场的认可,整个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学术界关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宏观研究较多,而针对微观新能源汽车企业具体发展方向的研究较少。在政策扶持力度趋弱的背景下,相关车企普遍面临上游供应链不确定性较大、消费者购买潜力被抑制和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挑战,新能源车企可把拓展上游核心零部件业务、完善下游整车配套服务和开发符合品牌定位的系列产品作为日后企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宏观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和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高速发展。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创新地,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和相关产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国内各类新能源整车自主品牌迅速崛起,欧美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也在近年快速涌入国内市场,多品类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加大了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的竞争。疫情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也给我国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汽车行业体量巨大,产业链较长且能够覆盖较多工业领域,随着汽車产业在国民经济地位中的稳步提升,汽车逐步成为最重要的大众消费品之一。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经济长期低碳平稳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并能够发挥其特有的经济乘数效应。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扶持概况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较大助力,我国政府从政策端不断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十年的时间从政策驱动型产业转向市场拉动型产业的发展新阶段。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入中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同年国务院开始推行新能源车消费补贴政策试点工作。2012年6月,为了加大供给端企业的研发力度,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支持和补贴并引导金融机构从信贷和债券发行等方面加大对相关产业企业的支持力度。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指导意见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同期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开始涌现。2017年开始,新能源车补贴标准开始逐步降低,并在同期提出2020年后取消全部相关补贴,但受疫情的影响,相关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2022年以来,为了继续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广东省、湖北省和山东省等全国多省市出台多项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和支持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等。在地方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等因素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比较紧张,政府的实际补贴和让利空间与名义补助力度有一定差距,当下多省市的汽车下乡和购车补贴等部分政策成本需要新能源汽车企业自行承担。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从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几年摸索之后,目前仍处于产业成长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和欧洲为新能源车产业快速发展和产业渗透率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近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屡次超过市场预期值,2021年达到13.8%,并继续维持加速上涨的状态至2022年。这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资本市场愿意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和车辆购买者的消费偏好从传统燃油车转向置换新能源汽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354.5万辆和342.1万辆,占同年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的13.6%和13.0%;新能源车销量在2021年同比增长约1.6倍,而我国汽车行业整体销量也在同期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同比小幅增长3.4%。上述数据均表明我国新能源车产业成长较快,在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且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在政府补贴力度逐步降低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已经处于高位的市场渗透率和销售数据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车企仍具有一定挑战性。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新能源车企上游供应链不稳定

全球疫情持续反复,加之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上游部分原材料多次出现供货紧张的情况。2021年9月由于东南亚疫情影响使得大量上游半导体封测厂产能下降,新能源车企则需要和其他车企以及手机厂商竞争半导体芯片材料,这一状况使得大量中间商、车企和手机厂商开始囤积各类原材料芯片,进一步加剧了相关原材料供货不足的情况,也使市场上新能源车芯片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除了车用芯片出现供应紧缺的现象之外,还出现了锂矿价格上涨使得车用电池价格上升最终导致新能源车企成本增加的问题。虽然新能源车型不止包含电动车,还包括氢燃料车,且制氢成本较低,但将氢燃料用于汽车动力补给的技术尚未成熟,电动新能源车仍是当前的发展重心,因此电池成本变化会对下游新能源车企的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和供货不确定性的增加加大了新能源车企经营风险。从中长期来看,相关原材料供应问题会随着疫情的恢复和供给端的释放得到缓解;但短期内,供货商和各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会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产能提升和产品定价销售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部分竞争力较低的新能源车企可能会被其他企业落下和淘汰。在行业竞争日渐加剧的背景下,处理好上游核心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应当是每个新能源车企应当重点关注问题之一。

(二)新能源车辆易贬值和匮乏的配套建设影响需求端购买力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保值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损耗较快。汽车的使用年限是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会关注到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车辆置换年限普遍长于西方国家,若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年限低于传统燃油汽车使用时间,则会抑制部分新能源汽车潜在购买力,但是电池的耐用性和续航能力需要产业技术的突破,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更换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费用高于传统燃油车的维护费用,按目前市价来看,更换电池的价格大体是车辆总价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且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换电池相当于换车;而损耗较大的车用二手电池普遍市值较低且国内没有形成完善的车用电池回收链,导致车用二手电池难以出售且更难卖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二手价格。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则导致了消费者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相较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落后,社区和高速路上的充电桩建设量远未达到市场需求,而农村偏远地区的充电桩建设几乎为零。新能源汽车电池和配套设施的短缺的问题都抑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在需求。

(三)政府宏观补贴支持力度呈逐年减弱趋势

从2017年开始,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补贴力度逐步减小,早年间大多新能源车企需要依靠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消费者也被新能源汽车补贴导致的低价格和税负等客观因素吸引而选择购买此类汽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产业政策补贴支持力度也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新能源车企最终将需要依靠自身品牌和产品实力吸引消费者。在此背景下,如何控制成本做好技术研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期望的整车产品、加强品牌竞争力与认可度和构建企业自身的生态系统成为当下新能源车企需要着重思考的战略问题。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转型方向

(一)拓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上游业务

新能源车企上游供应链较长涉及企业较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重点关注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给。电池作为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纵观新能源车上下游供应链整体,动力电池生产和锂矿原材料供给的企业掌握较大话语权,且相对中下游企业更容易获得较高利润;因此新能源头部车企除了需要对接好上游电池厂商,更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加速上游电池领域的布局。例如,近年比亚迪利用企业自身业务优势进入了动力电池领域,包括电池铝箔、隔膜和电解液等相关产业;此外,蔚来等多家头部车企也开始筹划电池产线并组建动力电池研发团队。其余尚未达到能自主研发电池的车企应与相关上游电池厂商和能够提供车用电池的同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电池技术相比,核心车用芯片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除了极少头部老牌车企,新进车企较难在短时间研发并量产相关产品,针对这类核心零部件车企应当加强采购环节的市场分析和数据预测的管理,同时与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构建友好合作环境,并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对接国内外多家不同地区和品牌的供应商,当部分地区或厂家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时可以及时更换和替代。

(二)开拓新能源整车下游服务业务

国内配套新能源汽车的服务业较为欠缺,新能源车企可以从二手电池维护回收、充电桩建设和汽车金融服务等方面拓展自身业务。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二手电池回收和维护业务链尚未形成,车用电池处理是困扰新能源车购买者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能源车企在电池续航和相关技术短期无法迅速突破的情况下,可与车用电池企业合作将业务拓展至车用电池回收、以旧换新和维护等相关领域,此类业务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元化的业务收入和增加品牌知名度,还能够促进整车销售业务的发展。充电桩配套不足也抑制了行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扶持的充电桩基础建设以外,新能源车企可以尝试在部分城市和区域与当地政府及企业达成更多合作,为未来的生态链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由于文化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国内汽车金融服务发展速度滯后于西方国家,国内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多是信贷类产品,新能源车相关保险产品还有待发展,而融资租赁等其他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缓慢,新能源车企可加强与相关保险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增加品牌公信力和产品知名度。

(三)企业结合自身定位大力发展适合自身的系列产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发展呈杠铃形态,即高端车型和低端车型是拉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动力。乘联会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车辆销售量对比中,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车型和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更容易脱颖而出。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多是行业头部势力和转型的传统车企,例如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小鹏等企业普遍具有市场认可度较高、容易获得资本的助力和自身具备较强的研发和销售实力的特点;且从我国车辆整体消费情况来看,与十年前更看重汽车性价比的消费者需求偏好相比,近年我国汽车购买者更倾向于追求高端汽车品牌和车型,符合中高端产品定位的新能源车企可以此为契机加快自家高端车型差异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适度加价并加强品牌和车型的宣传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高端形象。我国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企较多,头部企业主要包括五菱宏光、奔奔和哪吒等,这类车型主要解决了低端市场购买者短途代步的需求,也能较好地避免电动车充电短板问题,且生产和研发成本相对中高端车型较低,更容易进入到下沉市场,因此此类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更结合各地汽车下乡和补贴等政策快速布局中低端市场。10万元到20万元价格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普遍弱于传统燃油汽车且难有爆款车型,此价格区间仍存在较大市场空间,各类新能源车企可在自身主产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进一步发展这一价格区段的新能源车市场。此外,传统轿车和SUV乘用车占据大量市场,新能源车企可从这两类车型入手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产品。

结 语

在全球碳排放要求日渐趋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有助于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且我国传统燃油车产业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新能源车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在上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下,新能源车企普遍也面临产业链发展和配套实施不完善、行业竞争日益加大和消费者认可度尚待提升等问题,加强上下游业务拓展并完善适合自身的产品研发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补贴新能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