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人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022-05-30陶明星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化作升格红豆

陶明星

写作误区

宋人何梦桂曾写过一首《自题画像》:“七分形貌十分心,纵有丹青画不真。萧散风神清瘦骨,分明小有洞天人。”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都会犯同样的错误——把一个人从头写到脚,抓不到重点,写出来的内容如记流水账,枯燥无味。

文题亮相

生活多姿多彩,或喜或忧,或酸或甜,但都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增添情趣……每一个新的起点上,都有新的感悟。

请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失误作文

我和一碗粥的故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孩提时的一碗粥,成了今日徐徐拉开的帷幕。

儿时,与奶奶去友人家中,偶尝一碗粥。那粥口感绝佳,淡紫中不时现出颗粒分明的红宝石般精巧饱满的豆粒。瓷勺搅动,诱人的香扑鼻而来。“这是南方带回来的,没尝过吧?”①

几日后,我发出诉求:“奶,我要红豆粥。”奶奶放下手中的家伙事,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飞舞,满是褶皱的双手搓了两下围在腰间的花布围裙,跺了跺脚,皱了皱眉头,眼角耷拉下来,神情很是无奈:“我从哪里给你找红豆粥去?”“不嘛,我就要喝。”我耍赖大哭道。奶奶俯下身,摸着我的头发说:“不哭不哭,红豆粥,咱有法子弄。”②

奶奶牵起我的手,揣上钱包,出了门。儿时,我对距离的感知并不清晰,只觉走了很远。

真想知道奶奶是从哪里找到了一本食谱,“给奶读读。”我当然乐意去阅读那泛黄的纸张上的文字,每读一句,红豆粥就离我近一点。豆子在筛网里碰撞,奏出天籁的乐曲。些许清水冲净豆子上的脏污,再放入一口大锅,很快,锅里便发出了咕嘟咕嘟声。③

奶奶从橱柜里拿出几个大瓷碗。“奶,就我们俩,拿这么多碗做什么?”“小区的王奶奶,儿女在国外,她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奶送些给她尝尝……”奶奶用粗糙的双手托着碗,平稳地向外走去。

冬日的寒冷化作厨房里红豆粥的咕嘟声,化作奶奶脸颊上滚落的汗珠,化作我喝粥时脸上绽放的朵朵红晕。④

之后的一天,与同学逛超市,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间,偶有精美的红豆粥赫然入目,心中便涌起感念的潮水。红豆粥散发的热气与奶奶的笑靥在我记忆深处愈加明显。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光阴冲淡了一下,又无情地抹去一些。但红豆粥氤氲的热气,蒸腾于心扉,永不消散。

红豆成粥,浓了相思,淡了闲愁。⑤

①“红豆粥”的出现是铺垫也是蓄势,此处可适当增添过渡性的语段。

②面对“我”的无理取闹,奶奶很无奈,但从头描写到脚的方法犹如记流水账,枯燥乏味。

③在奶奶的精心准备下,红豆粥近在眼前,但这不是主要内容,与下文缺乏过渡性的语段。

④在突出人物特点的同时,情节和主题间也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⑤结尾两段再提红豆粥,但抒情力度明显不够。

病情分析

1.构思上过于平淡。习作总体缺少一定的设计安排,人物形象不够鲜明,写作重点不够突出。

2.情节上缺少一定的延续性。习作没有考虑上下文的有效过渡,导致叙事时偶有断断续续之感,奶奶的形象无法成功凸显。

3.语言表达上不能凸显主旨。习作开头“徐徐拉开的帷幕”和结尾“红豆成粥,浓了相思,淡了闲愁”在叙述上没有形成照应,无法体现明确的主旨。

升格佳作

红豆粥里的光阴

燕子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孩提时的一碗粥,成了今日故事拉开的帷幕。

儿时,与奶奶去友人家中,偶尝一碗粥。那粥口感绝佳,淡紫中不时现出红宝石般精巧饱满的豆粒。白瓷勺搅动,诱人的香扑鼻而来。“这是南方带回来的,没尝过吧?”

确实新鲜!孩童的不服气也在此刻滋长。(适当的过渡,为后文情节蓄势。)

几日后,我发出诉求:“奶,我要喝红豆粥。”奶奶放下手中的家务活,搓了两下花布围裙,皱了皱眉头:“我去哪儿给你找红豆粥?”“不嘛,我就要喝。”我无理取闹着。奶奶俯下身,摸着我的头说:“不哭,红豆粥,咱有法子弄。”见我哭声渐息,奶奶和蔼地说:“走,找配方去,咱自己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形象,既体现出奶奶的耐心,又突出了她为“我”做红豆粥的不易。)

奶奶牵起我的手,揣上钱包,去往市集。儿时,我对距离的感知并不清晰,只觉走了很远。对红豆粥的渴望早让我忽略了身后奶奶粗重的喘息声。

真想知道奶奶是从哪里寻到那本食谱的,“给奶读读。”我当然乐意去阅读那泛黄纸张上的文字,因为每读一句,红豆粥就离我近一点。豆子在筛网里碰撞,奏出美妙的乐曲,阳光下飘动的浮尘,柔软而绵延。

用清水冲净豆子上的脏污,再放入一口大锅,很快锅里便发出咕嘟咕嘟声,红豆们在咕嘟声中变得越来越绵软。奶奶的皱纹深了,笑容深了,我的内心涌过一丝甜蜜。

奶奶从橱柜里拿出几个大瓷碗。“奶,就我们俩,拿这么多碗做什么?”“咱小区的王奶奶,儿女在国外,她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奶送些给她尝尝。人老了,吃不了几次新鲜的了……”奶奶深深叹了口气,眼皮向下垂着,托着碗,缓慢平稳地向外走去。

“奶,慢一点!”浓稠的粥灌满嘴巴,含糊了话语。牙齿割裂红豆的外衣,白玉般的沙瓤混着蜜汁,像一支舒缓的舞曲,在舌尖旋转,跳出惊艳的滋味。我大口大口喝着,那浓郁的香甜让所有的烦恼和不悦都化作天边的一朵云。

冬日的寒冷化作厨房里红豆粥的咕嘟声,化作奶奶脸颊上忙碌滚落的汗珠,化作我喝粥时脸上绽放的朵朵红晕。

多年后,与同学逛超市,漫步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間,精美的红豆粥赫然入目,心中便涌起感念的潮水,一股柔软的思念倏忽从心底传遍全身。红豆粥散发的热气和着奶奶的笑靥,袅袅萦绕在我记忆深处。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光阴冲淡了一切,但红豆粥氤氲的热气却从未消散。

奶奶的身影荡漾在我心中,那些过往已成为我人生中最浓的相思,沉淀着化不开的情,助我在新的起跑线上启程。(深化习作主旨,从红豆粥上升到对奶奶的想念上。)

【安徽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

升格点评

1.精准选材构思巧。动笔前,对总的方面,比如题意、中心、选材、详略、结构等,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构思。升格文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我和一碗粥的故事”升华成助“我”在新的起跑线上启程的难忘经历,令人感慨良多。

2.学会观察情节妙。学会观察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功。人物在文中一出现,就像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一样,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外貌。升格后的习作注重了对人物描写的延续性,鲜明地凸显了人物性格。

3.语言提炼主题显。升格后的习作,小作者对语言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锤炼,增加了过渡性的语段。文末更是大大提升了习作主旨,体现了难忘的人生经历中所蕴含的向上的力量。

猜你喜欢

化作升格红豆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我愿化作白云一片
你只是化作天空最亮的一颗星,与FAST遥相望
愿化作一粒孤独的尘埃
让更多的感恩之情化作践诺之行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
红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