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物的另一面(九)
2022-05-30透明
透明
经典人物卡:李贺
旧档案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祖籍陇西郡,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天赋异禀,少有才名,7岁就能写出一手好诗文。虽然天纵英才,但却不恃才傲物,平日里研习学问十分踏实,白日骑驴觅诗,收集零散诗句;夜夜研墨铺纸,整理诗词文章。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这才有了诸多流传至今的名句。
他出身贵族,自诩宗室之后,但是家道却早已中落,仕途不顺,热衷于诗歌创作。作品主要是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常见点:天赋异禀;勤奋专注;壮志难酬,仕途蹉跎;诗人与时代……)
常见段
泱泱大唐三百年,数不尽诗词与歌赋。岁月不居,道不尽人间沧桑;时节如流,说不完悲欢离合。李白醉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轻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人之诗,一贯浪漫写实,大开大合之间自有一番气魄,自成一派风格。
而“诗鬼”李贺却与众不同,用词奇绝,修辞设色有惊心动魄、爽肌刺骨的力量。敌兵滚滚,大军压境时,他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听到绝妙的箜篌声时,他吟道:“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行于秋夜的田野时,他创作出:“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成年后他本想为朝廷效力,但仕途上的失意和当时惨淡的政治局面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最终英年早逝。他的勤奋虽然没有换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现实理想,但给后人留下了雄奇、诡谲的诗篇,足以名垂诗史。——《李贺:如果人生实苦,不如放过自己》
新典故
李贺的手稿
李贺去世前将自己诗歌的一份手稿托付给当时还很年轻的朋友沈述师。沈述师保存着李贺的文稿,但很快便忘诸脑后,文稿放了长达约十五年之久。一个夜晚,沈述师居于其兄在宣州的官邸,酒后难以入眠,他翻箱子找东西时,发现了李贺的诗歌。沈述师想起尚未尽遗稿整理人的责任,即为文集提供一位文学名人写序,他对自己的疏忽深感内疚。沈述师想到一位朋友,这位29岁年轻有为的作家,也在其兄幕下。于是他立即行动,半夜便派人送信去杜牧的住处,请他写序。
对这种深更半夜的请求,杜牧大为吃惊,直接拒绝了。沈述师继续请求,直到杜牧最后答应,写下了唐代文学中最奇特的一篇序。一般序中常常会讲到写序的人如何被一再请求作序,所以杜牧也描述了手稿的故事,这并不太奇特,杜牧的序与其他所有序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显然不赞赏李贺的诗歌。杜牧写道:“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这句话的语意模棱两可,意思是:如果李贺没有早逝,再从文理上加以提高,屈原的《離骚》与他的作品相比,也是下等了。听起来虽是称赞,其实杜牧赞扬的并不是当时的李贺,而是李贺可能成为的样子。整篇文章认为李贺的诗歌依赖华丽的辞藻和新鲜的观念,但缺乏唐代价值观中那种涉及社会政治世界的深度,也就是说,杜牧认为李贺的诗歌十分空洞。
点睛法
李贺的文稿被友人“雪藏”长达十五年之久,这一看似“危险”的遗憾,全然在于李贺的“所托非人”。好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沈述师托请大诗人杜牧为李贺写序,无奈杜牧从一开始就是拒绝的,序言中对李贺的诗歌是不赞赏的。杜牧对李贺诗歌的差评,一方面诚然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品位问题,一方面也是沈述师未尽到遗稿整理人的责任的坏影响的延续。
对于这一则事例,考生可以从人际交往、作品传播、诗歌品位、遗憾等角度,以及杜牧的个性评价入手,或与常见的观点对比行文,或就人世间遗憾的产生等话题作深入思考、分析,文章不难显得新颖。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