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金句素材拓展与运用

2022-05-30李璐琳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示例考场文明

李璐琳

考场金句一

同根同源,是谓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刻进基因里的使命。——央视网

适用主题:同胞;文化传承;使命;根……

深化认识:同胞,即有着共同血脉的炎黄子孙。我们曾走过同一段历史,曾沐浴过同一片阳光,对于我们共同的文化,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去保护它,传承它,因为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责任。

运用示例

泱泱华夏,以上下五千年未曾断裂的历史而傲然于世界,何其壮哉?但,随着时代的沧桑巨变,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披上斗篷,悄然隐匿于我们的视野之中了。科技的日新月异带走了往日记忆里热闹非凡的盛大场景;传统文化在现代机器工艺和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艰难坚守。“同根同源,是谓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刻进基因里的使命。”传统文化不仅是老一辈人无法忘怀的记忆,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考场金句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文明;融合;和而不同;文化繁荣……

深化认识:文明多姿多彩的原因,就是“互鉴”和“交流”,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如果没有包容精神,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讲“文明冲突”,不想“美美与共”,就很难实现文明和谐、共同繁荣。

运用示例

文化的种子悄然播下,不只萌芽在中国的土壤里,更绽放在世界的百花园里。当“灵感中国”特展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我们赏到的是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当不同肤色的人在同一处地方打篮球练武术,我们领会到的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内涵。中国与世界文化互融互通,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思想在交往中产生,智慧在碰撞中迸发,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丰富。”在文化的花园里没有“霸王花”,只有群芳压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考场金句三

正是创意的出彩、样式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创意;文化传承;科技;历史……

深化认识:如何将传统文化大放光彩?文化的守护者们想了很多办法,借新颖的创意、不同的样式、科技的加持,让沉醉在历史烟云中的文物又绽放出新的光芒,让文化中的历史记忆鲜活起来,为人所感、所知成为新时代新的文化元素。

运用示例

能够让文化具有生命活力的,是创新的文化诠释。“数字敦煌”让我们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也能领略那神秘的壁画和彩塑;故宫推出的各类文创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让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正是创意的出彩、样式的多彩、科技的添彩,让泛黄的故纸堆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古老的种子,借助科技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开花,结果。传统与时代结合,文化便会活起来,焕发生机。

考场金句四

千载文化耀眼目,烛照现实不止步。——《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

深化认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辉煌璀璨,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回看现实,先祖传承给我们的文化依旧充满生命力,在新时代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运用示例

“千载文化耀眼目,烛照现实不止步。”此时的中国,是一个拥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三万里残阳山河无疆,五千年汉唐高风激扬。这份自信,源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沉淀,源于中华文化不断地自我更新。不管是漫漫黄沙中浪漫的敦煌壁画,还是气宇轩昂见证历史兴衰的故宫,都透露着历史文化的璀璨。

考场金句五

历史不仅蕴藏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也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历史;路标……

深化认识:只有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看得透,在未来的路上才能走得正、走得稳。

运用示例

历史不仅蕴藏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也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不使数千年流传的文明流逝,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努力使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彩,恢复生机与活力,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示例考场文明
大还是小
请文明演绎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漫说文明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