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盖上“防疫章”,不止是简单粗暴
2022-05-30
近日,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一名市民的手上盖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社区的“医疗业务专用章”,相关配文显示:“无锡一街道黄码转绿码做完核酸要在手上盖章,还要保持三天”。
在图片曝光后,一度有涉事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实施相关措施,此事系谣言”。这种“假辟谣,真遮掩”的做法,不仅捂不住问题的盖子,反而会在真相大白后加剧群众不满。好在这场“乌龙”没有持续太久,扬名街道社区最终直面问题并向公众道歉,称该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做法欠妥,向受到影响的居民深表歉意。
经此一役,当地有关部门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必然会进一步绷紧“群众意识”这根弦,其他地方也不妨对照这起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文本解读
角度一:在人身上“蓋章”,实际上是对人的物化。
公众为何如此反感社区给人盖“防疫章”?恐怕并非仅仅因为人们容易因此联想到“猪肉检疫”那么简单。网友说被“盖过章的手看起来像猪肉”,或许只是一句玩笑,但是,在人身上留下显著标记以便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物化。在当代法权体系之下,每个普通人的人身权都不能被随意侵犯,而身体权又是人身权的关键一环。若非当事人自愿,不论是在别人的身体上盖章还是留下其他标记,都是典型的侵权行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把人当人看。(杨鑫宇,中青评论)
角度二:践踏公民权利和尊严。
我们社会的每位公民作为“人”,无论职业差异、地位高低,虽身份有别,但都享有平等权利和“人”应该享有的尊严。无锡这种类同于动物检疫般的“手上盖章”劣行,无异是对公民权利和尊严的亵渎和践踏。如此胡为,既有悖法治,也不符公理,毫无人性。无论当事部门出发点是什么,有心还是无意,都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央视网)
角度三:疫情防控之下不能胡作非为。
疫情防控,社区是一道坚强的防线,各地社区工作者为此做出巨大奉献。但因为工作不到位不细致给居民添堵的事例也有不少。社区可以创新防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但无论采取何种防控措施,都要以居民利益为出发点,都要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都不能违背居民意愿,更不能滥用权力。在市民手臂上盖章,留下的是工作作风的粗暴印记。道歉之后,各地基层组织也应举一反三,提高对基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别让形式主义和任性随意,毁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辛音,《北京晚报》)
角度四:奇葩防疫背后是官僚主义作祟。
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地方无法准确研判疫情防控形势,政策呆板,执行过激,出现了奇葩防疫乱象。值得警惕的是,奇葩防疫背后常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还滋生了不少贪污腐败、违法违纪行为。有的地方根本不愿意考虑怎么防疫才精准,怎样让防疫代价最小化,只要有一点疫情风险,立刻出台一些“土政策”,动辄“一刀切”,层层加码,看上去雷厉风行,其实就是懒政;也有的地方将防控疫情当成了“捞政绩”的机会,边界随意扩展,权力无限下放,导致部分基层人员拿防疫政策当至高权力,动作变形,损害百姓合法权益。(东方网)
运用示例
对政府部门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常识。疫情防控工作当然十分重要,基层单位也并非不能在工作方法上创新,但任何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并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仅仅为了政府工作人员在管理上方便,就给居民“盖章”,不仅没有合法授权,也颠倒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无论当事部门出发点是什么,有心还是无意,都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我们更要提醒一些干部尤其是那些直接面对群众的公职人员,多一些法治思维,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刻警示自己,依法用权、秉公用权,扎扎实实用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誓言。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