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不被定义”热词释义
2022-05-30
“不被定义文学”来自一位博主的视频文案:“去做风吧,去做不被定义的风。”原句本来透露着少许消极,少许自我,走红后被众多网友进行重新创作,带有青春伤痛文学强行照进现实的滑稽感。
相比于废话文学、凡尔赛文学,“不被定义文学”掌握起来更加容易。一套机械性的造句模板,将它的创作门槛降到了最低。“去……吧,去……不被定义的……”只需要将词句套进去,“不被定义文学”就会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相比于高难度的互联网文学只能让人隔岸欣赏或者原封照搬,“不被定义文学”让人们主动操刀,扎扎实实地完成了一整套的“自产自销”。比如,“去当玫瑰吧,去当不被定义的玫瑰,在不被定义的地方生长,以不被定义的形式绽放。”“去做猪吧,去做那些不被定义的猪,不留遗憾勇敢地去做一头猪。”
文本解读
角度一:藏在互联网文学中的隐含逻辑。
近几年,互联网沃土上生长出了不少所谓的“文学”。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狂欢并非毫无逻辑,无论是曾经的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还是如今的“不被定义文学”,它们之所以能够被全民生产,凭借的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是一种不需要特别解释就会被所有人默认的隐形条件。
在“不被定义文学”中蕴含的共识是:被放在造句模板中的行为,往往是人们平时不能做也不会做的事。在世俗的眼光中,“不被定义文学”中表达的行为都不太积极。它之所以听上去滑稽好笑,恰恰是因为人们都默认了:这些事我们不会做。对这些“不被定义文学”中的内容稍加关注,就会发现,我们多少能够窥见些早已被世俗默认的好恶与偏见。
角度二:一场挣脱束缚的语言快闪。
“不被定义文学”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态度:拒绝外界给予的标签,摆脱束缚着个体的定义。标签捆绑的不止一个人,一类人,还有一代人。它的更可怕之处,在于让个体丰富的棱角在“被归类”中被磨平。在标签之外,还有一种世俗规制的期待。世俗的期待,其实就是一种定义。它定义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好身材,也定义着个体的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当它们落在实际操作中,就成了一种按部就班的规制,落实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落实在人生节点的每一个选择之中。
“不被定义文学”,用一种类似反讽的方式打破固有规则,就像是一场挣脱束缚的语言快闪,争取着偶尔偏离规制的权利。
角度三:追求不被定义是不是一种新定义?
当“不被定义文学”被传得火热,当宣扬不被定义成为追求个性,人人都希望不被定义的时候,“不被定义”是否又会陷入另一种“被定义”之中?当一部分人将生产“不被定义文学”简单理解为:把一些平时不能做、不会做的事套入模板,它传递出的导向便是:只有做一些和世俗相违背的事情,才是追求个性,如果遵从主流,就是没有个性,是不值得被提倡的。
可这恰恰是一种对“不被定义”的误读。如果将追求不被定义理解为与主流的对抗,那么所谓的标新立异可能不过是一种自我沉迷。实际上,追求个性本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实现多元的路径。我们呼吁不被定义,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而是希望社会能够包容不同。
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一阵“不被定义”的风,而是那被风刮过的大千世界,正拥抱着万种不同。
運用示例
“丧文化”“躺平”“内卷”等网络热词层出不穷,成为社交媒体上给予新生代青年的流行标签。人不应简单被硬性归类成一个个“标签”,“去做风吧,做不被定义的风。”“不被定义文学”的不断刷屏,体现出青年个体对突破标签,展示“不被定义”的渴望。撕掉标签,认识自我,制定属于自己的规则,新一代青年人从不愿被定义。不被定义,才是青年的定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大道如砥,踏歌而行。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