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范:近两千首外国歌曲的译配者
2022-05-30
翻译家薛范的传奇一生,奇迹般地创造了这样一组关联——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首个中文译配版,到近2000首風格各异的外国歌曲,也是由他译配。从音乐到文学,从世界到中国,再到世界……他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音乐之窗”。9月2日晚,薛范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即便是“丑老鸭”,也要叫出自己的声音
薛范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与传奇。人们用勤勉、睿智、自强不息、持之以恒来形容他,甚至还有人称他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34年9月,薛范出生于上海,早年罹患小儿麻痹症,留下挥之不去的腿疾。尽管终身与轮椅、拐杖为伴,他却勇于掌控自己的“生命之舟”。1950年代初,他和许多普通中国人一样,沉浸在苏联小说、电影和歌曲中,沸腾的生活和燃烧的激情在薛范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
对歌曲进行译配,对应着简谱,把美妙的歌曲化成简单易懂、便于传唱的中文版歌词,何乐而不为?薛范认为,这是一条值得为之奋斗、坚守的路。薛范说:“‘丑小鸭怎么可能变成‘白天鹅呢?‘丑小鸭长大了只会变成‘丑老鸭,老实说,我说我是‘丑老鸭,但是,我也要叫出自己的声音。”2021年5月,他在上海家中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他一生精通多门外语,曾进修过俄语,后来又自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等。1953年,薛范翻译的第一首外国歌曲《和平战士之歌》在《广播歌选》杂志发表。1957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首个中文译配版问世,那一年,薛范23岁。
薛范个人译配生涯的开端,主要是与广播结缘,通过收听广播课程学习外语,译配完成后,歌曲又通过广播电台在全国传唱。他每日伏案孜孜不倦,还设法自学了当时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并广泛阅读了我国已经翻译出版的各类外国诗集,从中汲取文学养分。万事开头难,薛范选择了歌曲译配,一生没有放下。
薛范说,音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据中国翻译协会初步统计,他一生译配发表了近2000首外国歌曲,其中,俄语歌曲800多首,欧美、拉美及亚非等地其他语种歌曲千余首,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歌曲译配与普通翻译到底有哪些区别?薛范用了近70年去研究、去发现,并且为后人总结了一套外语歌曲如何译配中文版的教科书级方法。他说,外国歌曲的中文译配,就是要把歌词与音乐配起来,这是难点所在。在外国歌曲中,词汇的音节发音(落在谱子上)大多是通过轻音或重音来体现,一般重音必定要落在音乐的强拍上;中文一般不分轻重音,而且,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但大部分外国语没有四声之分。普通的翻译,如果只追求意思准确,而不考虑与旋律和节拍的恰当配合,往往无法达到精准的歌词表达效果,这就是译配工作需要去攻克的难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之所以在中国广为传唱,也恰是薛范巧妙地处理好了歌词表达中与音乐的适配关系,这样才有了“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等经典唱句。
毕其一生架起跨文化的音乐之桥
薛范的精神世界,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在音乐界,关于薛范还有这样一段佳话。其实,直到2007年,他才首次到访俄罗斯。年逾古稀的他第一次实地感受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此外,他还见到了老朋友、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等。“薛范使我们的许多歌曲在中国大地上获得了‘生命。这些歌曲,今天在中国不仅满头银发的老战士们在唱,还有许多年轻人在唱。”库利科娃曾在《我的朋友薛范》一文中这样写道。
改革开放后,薛范热衷于组织和参加各种中外友好音乐交流活动,在音乐厅、在排练场,甚至在公园里,他与音乐同行及爱好者一道切磋,心灵沟通的时刻,他笑得最灿烂。细心的音乐爱好者还发现,其实薛范一生横跨翻译、音乐、文学三界。他不仅译配歌曲,还翻译了一批外国诗歌。
在他去世前,他还在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接洽,准备整理出版个人不同时期译配的合唱曲集。不过,这个心愿只能留给后人去完成了。走到生命尽头的他,不仅希望出版更多曲集,举办更多音乐会,还留下了未及排演的一部中文原创音乐剧。剧本封面上赫然写着“原创编剧:薛范”的字样。这部名叫《在歌声中走向未来》的音乐剧,准备采用不同时期朗朗上口的老歌串起完整故事;用薛范自己的话说,是聚焦不同时期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历史。
毕其一生,薛范架起了跨文化的音乐之桥。他多次获得褒奖,包括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和“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生前曾留下这样一句充满感情的话:“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那些激励我们追求崇高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歌曲,将永远伴我们同行。”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