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百花奖”诞生前后

2022-05-30江平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百花奖北影香山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加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国人民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考验,而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却勇敢地挺立潮头,创作拍摄了许多今天看来依然是经典的作品。

不同寻常的中南海晚餐

为了进一步鼓励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中宣部召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1961年6月22日下午,大会接到国务院秘书处的电话,说周总理今晚想在家里摆几桌便饭,请一些新老朋友来西花厅做客。黄昏时分,30多位电影人来到中南海。

据当时年龄最小的女演员金迪回忆,一共摆了四桌,餐食标准四菜一汤。一边吃,周总理一边吩咐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同志,叫他按人头向参加晚宴的同志每人收二两粮票,并让他通知文化部把会议节奏放松,适时安排大家去香山休整几天,吃得好一点,六菜一汤,米饭馒头要管够。

开心的香山一日游

6月28日,会议全体代表兴高采烈地“搬家”,来到香山脚下的招待所。7月1日一大清早,周总理来到香山。在北影导演兼演员崔嵬提议下,周总理和大家拍照留影。

拍完照,周总理关切地向于蓝询问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情况:“这个奖,是怎么评出来的?”于蓝告诉周总理,评委会有十几个来自全世界的电影专家,反复讨论,然后记名投票。周总理若有所思地说:“前几天在西花厅吃饭时我就说过,新中国成立十多年了,中国的电影院还挂着苏联电影明星的照片,我们还没有一个自己的电影奖。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人民演员或者功勋演员,自己的明星嘛,我们的奖应该让人民评,让观众投票!毛主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的电影拍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我看,是不是可以叫作百花奖?”

北影演员李景波幽默地调侃:“评这种奖,肯定没有我们的份。”周总理问:“为什么?”专门演反派角色的北影演员陈强接过话茬:“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我们这几个老演坏蛋,群众都恨死了,谁投我们的票?”

大家都乐了,周总理却没有笑,非常认真地说:“我们评奖,不论演员装什么角色,是看他把角色演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演好人演坏人,演主角演配角,一样可以给评奖。要实事求是嘛!”

周总理转身对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前身)的负责人说:“你们搞一个由群众来评定影片的奖项吧;电影院挂照片的事情,我看可以让中影公司配合落实。这两桩事情,夏衍同志牵头。”

热火朝天的首届“百花奖”评选

十月的北京,金风送爽。当月的《大众电影》上,刊登了经周总理审定的启事:“为了鼓励工农兵方向下的优秀影片,促进电影艺术创作的百花齐放,《大众电影》将举办1960年—1961年国产影片群众性评选,并按照群众评选结果给予优秀影片以奖励,定名为‘百花奖。”同时,杂志上还一一列出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等在内的15个奖项名称。

当月中旬,《大众电影》一出刊,就受到了观众极为热情的响应,各界群众欢欣鼓舞,踊跃参与。短短3个月,《大众电影》杂志社收到了117939张选票。

1962年4月27日,首屆“百花奖”获奖名单终于揭晓。《红色娘子军》一举夺得最佳故事片大奖、最佳导演奖(谢晋)、最佳女演员奖(祝希娟)、最佳配角奖(陈强)。崔嵬凭借在《红旗谱》中饰演的“朱老忠”摘得最佳男演员奖的桂冠。

(摘自《大众电影》 江平/文)

猜你喜欢

百花奖北影香山
北京香山
百花奖:薪火相传助教育,百花齐放共教研
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网络投票启动
飞奔——在希望的田野上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入围作品
游香山
北影十年梦圆,雁栖湖奋进同行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香山二老
王保忠小说《家长会》获《小说月报》第14届“百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