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龙:以“焊”报国“焊”卫荣耀
2022-05-30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31期
万龙,1991年出生,目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等。2009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1年,大学三年级的万龙在《焊接与连接科学与技术》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提出“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方法”,这是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大四毕业时,万龙先后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论文8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
2015年,万龙考取国际焊接工程师,后来成为美国TMS(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会员和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员。硕士毕业后,他选择创业,入驻了哈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万龙说:“历史上的哈工大‘八百壮士是我的榜样。‘八百壮士精神的核心就是奉献国家,解决国家实际需求,服务于国计民生。这种家国情怀和信念担当,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继承和发扬的。”
2016年,万龙及其研发团队来到昆山,成立了昆山万洲。万龙的终极理想是把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他在昆山寻找技术与产业有机融合的途径,不断去挑战行业“天花板”,立志实现中国焊接事业的下一个春天。“当我们与世界顶尖技术并肩以后,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反超。”萬龙信心十足。
(摘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7月5日)
◆素材解读
一个“90后”青年,在传统焊接技术领域精益求精、立志高远,不断挑战新高度、挑战行业“天花板”,这是一代大国工匠的崛起。将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做行业领军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万龙一直在努力的事业,也是现代青年庄严的宣誓与担当。
◆适用话题
工匠精神 家国情怀 追求理想 信念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