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分析

2022-05-30胡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3期
关键词:演唱技巧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策略

胡艳

摘 要:伴随着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以及各种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出,幼儿教师的师资情况出现了短缺的状况,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幼儿歌曲如何演唱是学前教育专业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检验高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业务能力的标准。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掌握演唱的整体技巧,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地演唱。以教学现状为讨论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系统当中,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也是幼儿对世界认识的启蒙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相关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实践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现状

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存在较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对比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其声乐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形成的艺术素养等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在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当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学中学生自身的特点,这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也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园岗位的发展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学生演唱的过程当中要求过于严苛,都以“演唱专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但是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达标,无法掌握总体演唱的技巧,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增加,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1]。

(二)实践能力较差

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能够自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将演唱技巧与演唱的情绪融合。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说课和评课效果,不注重教授学生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这导致学生的演唱能力较弱,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二、掌握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提高学生未来的业务能力。幼儿心理年龄特征不成熟,各个发声器官还无法综合性协调合作,不懂如何发声来保护自身。因此,幼师必须掌握幼儿歌曲演唱中的技巧,以此适应未来教学岗位中的各项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发声方法,并进行有效指导。

(一)幼儿歌曲的重要地位

幼儿歌曲曲调简单,其歌词通俗易懂,且包含真挚的情感,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获得情感熏陶,让幼儿通过歌曲认识世界,因此,教师在幼儿歌曲的演唱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合理的范唱,使幼儿在初期对音乐进行感知。同时,幼儿歌曲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位置。在幼儿做游戏时,往往可以选择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声乐教学活动中,儿歌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进行伴奏教学时也要以儿歌为主,舞蹈编排时也尽量选择儿童歌曲。

(二)掌握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对幼儿歌曲的翻唱,可以使幼儿受到思想熏陶,启发艺术性思维,增强律动感。幼儿年龄在3~6岁,尽管幼儿发声還处于初级阶段,但喉部等器官却发展迅速,幼儿声音自然、清澈、甜美,因此幼儿之间的音调、音域区分并不明显,但幼儿发声的范围较为狭窄,声音十分单薄,且无法均匀呼吸,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针对性地对每一首幼儿歌曲展开教学,教师进行有效范唱,融入个人情感,才能使幼儿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的意境美,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幼儿获得综合发展。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教学策略

在进行演唱教学的过程当中,部分教师只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并没有将技巧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演唱步骤,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增强整体培训强度

在进行幼儿歌曲演唱的教学活动中想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需要提高整体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因此,教学前,学校需要打造一个专业的教师团队,并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使教师获得专业的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及个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幼儿歌曲演唱的理论和技巧的理解上也存在不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使学生能够对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有清晰且准确的认知。除此以外,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我们面对的学生并非幼儿,而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因此,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

(二)专业教材的完善

伴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定转变。在教学活动当中,部分学校会运用自编教材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种教材能够将现在流行的歌曲与传统的幼儿歌曲进行融合,实现教学的系统化和现代化,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对幼儿歌曲产生深刻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另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当中,学校与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幼儿歌曲发展的信息和幼儿歌曲中音乐的元素,以此丰富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含义有深入的了解,这也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运用这些乐理和文化含义提升教学效果[3]。

(三)教学趣味性的提升

在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幼儿歌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种歌曲需要具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除此以外,也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歌曲来活跃课堂的整体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进行知识的延伸,对歌曲自身创作的含义以及存在的情感进行简单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带来的情绪和传递的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四)增加学生实践的次数

开展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4]。如教学活动可以与社团融合,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当中还是在课后练习当中都可以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社团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练习的内容,也可以组建相关的合唱团,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歌曲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开展有关歌曲团队比赛的活动,提升学生自身的演唱技术。学校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五)加强歌曲艺术熏陶

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是一门较为靠近艺术的学科,歌曲演唱与舞蹈表演之间存在共通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两者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种融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幼儿歌曲当中存在的艺术美,也能够提高歌曲艺术的感染力,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儿童歌曲演唱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的整体效果有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学习情况和幼儿歌曲的内容来开展舞蹈的编排工作,例如,在教授《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时,教师编排的舞蹈动作需要展现出老虎的动作和特征。在演唱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地进行舞蹈肢体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节奏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有效、优质的教学[5]。

(六)教学方法的选择

1.集体演唱

这种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被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演唱水平制订有效的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了解幼儿歌曲的基础上系统且全面地掌握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

2.小组演唱

在小组演唱练习和交流前,教师需要注重分组的规律,不能让优秀的学生全部在一个小组,要进行平均分配,确保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小组内部成员要进行互相监督,通过监督、帮助、协作的方式共同成长和发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小组练习中获得演唱技巧的提升。

3.个体演唱

个体演唱教学与练习是为了解决集体与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弥补集体教学中无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与指导,提升学生的演唱效果,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4.翻转课堂

首先,教师要整理每节课需要的教学内容,提炼幼儿歌曲演唱中的重点,包括知识、理论,进行细化,从而增强练习项目的力度,以课件、微课等形式向学生分发学习任务。幼儿歌曲的演唱包括创编、表演、欣赏等模块,可以分成多个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幼儿演唱中的重点,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符号、语言等形式进行诸多训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深化学生对歌曲种类、题材的理解与认识。其次,学生在课后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入网络平台,在虚拟环境中查看有关幼儿音乐表演和教育资源,观看儿歌教学视频,在线接收教师分配的任务,之后通过小测活动弥补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也可以对自身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进行重复训练,不断改正自身错误,在完成自学任务后要进行反馈。最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能分析重点语句的音调、频率,并进行案例分析、教师示范。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软件有效对比学生的演唱片段,以直观、形象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从而感受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

5.制订反馈评价机制

制订完备的反馈评价机制对于幼儿歌曲演唱技巧教学十分重要,不仅能对课程进行有效管理,还能促进学生不断提高音乐修养,掌握专业技能,从而顺利毕业,在就业后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类情况。一方面,教师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增强多元化考核手段,通过有效的考核与评价,记录每位学生在掌握演唱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中的表现,使学生明确自身发展优势与缺陷,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在比赛中的各项成绩进行记录,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过程,避免传统考核模式的延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消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焦慮感,使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习任务。除此以外,教师也要建立毕业生成长档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制订反馈机制,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就业后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也能为后续训练奠定基础。教师与学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基础建设,使学生在校期间与他人交流、沟通,掌握新的训练手段,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学校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保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幼儿教师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幼儿歌曲的演唱技巧与表演形式都是主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技能,学好这两项内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实现提升幼儿身心健康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演唱技巧获得整体提升,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成果和质量,使我国的幼儿教育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幼儿歌曲的弹唱教学策略[J].黄河之声,2020(12):96.

[2]陈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9-60.

[3]唐晓甜.高职学前教育钢琴与幼儿歌曲弹唱技巧训练探究[J].黄河之声,2020(5):68-69.

[4]黄月凤.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技巧[J].艺术评鉴,2019(21):105-106.

[5]王丽.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9(5):139-140.

猜你喜欢

演唱技巧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