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22-05-30张善存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燕王魏王孟尝君

张善存

考点概述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的综合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捕捉材料信息

理解全文,扫清障碍,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阅读原则,认真地研读材料,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同时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都做到心中有数。

2.把握文章要素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一般选用的是记叙性文本,对于这类文本,考生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文化背景和行文特点的隔膜和差异,考生弄清其中的人和事并非易事。如古人称谓复杂,同一个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多种称呼,如不了解称谓,很可能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或多个人,以致把内容理解偏了。有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也会选取议论性文本,对此,考生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论点,并理清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用了什么论据和方法。一般来说,议论性文言文的结构比较简单,论点、论据也比较显豁,考生只要疏通了文意,归纳内容、概括中心并不难。

3.分析内容的细微之处

归纳概括时,考生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境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在解答客观题时,考生要注意选项中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看是否存在诸如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错误。

考题连线

(2022年全国新高考卷Ⅰ文言文阅读)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解读】

文段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中的“秦将伐魏”,此章事发于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孟尝君田文去齐相魏。秦准备派大军攻魏,魏昭王因形势危急,连夜召见孟尝君,向他问计。孟尝君提出必须寻求诸侯的救援,于是魏王派他出使赵、燕二国。孟尝君用唇齿相依的道理游说赵、燕的国君,说魏国如落入秦国之手,赵、燕二国失去屏蔽,将会出门见敌,对他们极其不利。

孟尝君不愧是老练的政治家,赵、燕的国君都被他说动,出兵救魏,秦军于是撤走。

【考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回,封赏孟尝君。

解析:根据原文“寡人愿子之行也”可知,选项中的孟尝君“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的表述不正确。

答案:A

2.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解析:梳理文段相关内容,概括出“假设”和“比较”两种策略,并结合文意来说明即可。

答案:(1)去赵借兵采用的是假设策略,让赵王意识到假如赵不救魏,赵就会面临严重威胁。(2)去燕借兵采用的是比较策略,通过比较让燕王认识到“行数千里而助人”比出燕都南门望见四国之军对燕更有利。

文本鉴赏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天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是贰言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曰:“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時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为之。

(节选自《国语·越语下》)

【训练】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蠡具有政治眼光。越王勾践继位后,范蠡从保持国家强盛、国家转危为安、处理国家政事等方面劝谏,勾践不从。

B.范蠡反对挑起不义战争。他认为好勇斗狠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攻战的兵器是不吉祥的器物,战争是一种最后的手段。

C.范蠡很有谋略,能屈能伸。越国战败,他陪越王忍辱负重,赴吴为奴;回国后,又顺应自然,建议让百姓休养生息。

D.范蠡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明。在越国复国后,他推荐文种治理国家,认为那些治理国家内政之事,他比不上文种。

2.勾践为什么“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燕王魏王孟尝君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三人成虎
如何看待谎言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棘刺雕猴
中国寓言故事:燕王学道
棘刺雕猴
三人成虎
孟尝君识人用人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