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趣横生妖怪名

2022-05-30关禾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小妖吴承恩音韵

《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出场的妖怪可谓数不胜数。除开那群惦记着唐僧肉的大妖怪,还有许多凑人头、撑场面,帮大妖怪通风报信的小妖怪。其中有一部分小妖怪,被吴承恩赋予了名字,都留下一些妙趣横生的名场面。那这些名字是怎么取出来的呢?

按照地名  和小钻风、精细鬼或是伶俐虫不同,许多读者第一次看到鲇鱼怪“奔波儿灞”都无法从字面上猜出背后的含义。吴承恩是怎么想到这个名称的呢?实际上,“奔波儿灞”这个名字很可能源于西藏在唐代的名称——吐蕃(音tǔ bō)。在唐代,藏人把自己所处的地方称之为“蕃”(bod),当地居民则称为“bod-pa”。这种自称和藏族本土原始的宗教“苯”(bon)有关,苯教又被称为“苯波教”,在唐朝开元盛世才与佛教融合。“奔波儿灞”就是“bon-po-ba”的音译,意思为“吐蕃(西藏)人”。

成双成对  在给小妖取名这件事上,吴承恩既讲究又偷懒。为什么这么说?论讲究,吴承恩能想到“精细鬼”与“伶俐虫”、“巴山虎”与“倚海龙”、“急如火”与“快如风”这种无论平仄还是词性都上下对仗、具有音韵之美,且能反映小妖性格的名字,實在是别出心裁。

论偷懒,“云里雾”和“雾里云”、“兴烘掀”和“掀烘兴”、“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这类仅颠倒了词序,便得出这些花样百出的名字。不过,吴承恩看似“偷懒”的取名技法,却使得小妖的名字在音韵上朗朗上口且令人过目不忘。如此看来,吴承恩笔下的小妖怪多是成双结对出场的,一方面,在命名上体现对仗与滑稽之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妖怪狼狈为奸的形象。

反讽艺术  不难发现,这些有名有姓的小妖,大部分的名字都与情节故事贴合,在剧情中也有迹可循,而且往往用到了明扬实抑的反向命名策略。精细鬼和伶俐虫是书中最先拥有“妖名”的小妖,一个名“精细”,一个名“伶俐”,实际上却明褒暗贬,精细者反吃精细亏,伶俐者反被伶俐误,小精明、大糊涂,让人忍俊不禁。至于第70回中,妖怪赛太岁手下送信的小妖“有来有去”,其名字本是图个吉利,但他出场说了两句话便被孙悟空一棍打死,连孙悟空也笑道:“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

即便是小妖小怪,作者吴承恩的命名也是煞费苦心,充分结合人物角色,暗喻人物性格或命运。这些生动幽默、流畅明快、诙谐滑稽的角色,体现着吴承恩对于故事情节独到的设计,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趣味回忆。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关禾/文)

猜你喜欢

小妖吴承恩音韵
骑着闪电来的小妖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减肥Or增肥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坏牙小妖团宝
小妖是个大人物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