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022-05-3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普适性弟子灰色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已故去两千多年,但其思想和精神却经久流传,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值此孔子诞辰来临之际,让我们致念至圣先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序)

◎易中天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好聪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应:那我今天就有点儿像孔子了。我這一身灰,等于没有色彩。不过,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

观众大笑。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事实上,我要问的问题是: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色彩”和“温度”的定义,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所谓“没有色彩”,无非就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

实际上,真正伟大的思想绝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喜欢讥讽地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他们不知道,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没有普适性;而没有普适性,也就没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选自《于丹论语心得》)

◆思考

1.在“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句中,“这样”指代的是

;文中所说的“灰色”具有                                                                                  的特性。

2.文章从哪两方面展开论述?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

孔子在雨中歌唱

◎林语堂

尽管孔子缺点难免,言行不一,经常疏忽大意,但他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其魅力在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幽默感。《论语》中记载的许多格言,只有当作孔子与其亲近弟子之间轻松幽默的谈话来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在郑失散。有人看见孔子站在东门,便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们重逢后,子贡把那人说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我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孔子,他强挣扎,时而得意,时而沮丧,但总是保持自身的魅力和良好的幽默感,也不惜自我嘲弄。这是真实的孔子,他并不是儒家学者和西方汉学家欲使我们相信的那种圣洁完美、无可指责的人物。

实际上,人们只有通过孔子的幽默感才能真正鉴赏他的人格美。他的幽默不是庄子式的睿智和讥讽,而是和蔼可亲、听天由命的幽默,更具典型的中国特色。孔子的人格美经常不为批评家所注意,要感知他身上的巨大吸引力和真正可爱处,唯有与他朝夕相处,形影相伴,就像他与其门徒那样的亲密无间。在我看来,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是社会公德的光辉典范,也不在于他是中年初出茅庐便杀少正卯的激进改革家,而在于他是中年老成的孔夫子。他在政治上失败后才彻底放弃政治抱负,潜心从事学问研究。

《史记》记录他一生中这段时期的事迹,其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与《新约·福音》写客西马尼园的一段相媲美,不同的是前者以幽默的情调结尾,因为孔子总是敢于嘲笑自己。那时,孔子周游列国,想找到信任他的统治者,让他掌权,结果四处碰壁,饱受羞辱。他两度被捕,还曾与弟子挨过七天饿,因为他像疯狂的预言家一样游说各国,得到的却是轻蔑、嘲笑和闭门羹。他愤然离开齐国,连半小时就能够做熟的午饭也等不及吃,仅带上从锅里舀起的湿米就走了。在卫国,他羞辱地坐在车上跟随卫公夫人的车子招摇过市,他只得自我解嘲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论说仁义时,卫灵公仰头看着凌云展翅的大雁,于是他在陕西涉黄河往见赵简子,却又遭间阻,他待在黄河边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其命也乎。”因此离开卫,又回到卫,再离卫后,接连去了陈、蔡、叶、蒲诸国,跟随的有几个忠诚的弟子,犹如一群流离失所的人,这时弟子也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和些微的懊悔,但据说孔子“仍旧讲诵弦歌不衰”。《史记》里说,孔子那个时候正是“温温无所试”。

那时孔子及其追随者发现自己困于陈蔡之间,他们当时的谈话深深感动了我。这是孔子一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孔子便回到故乡鲁国致力于编著书籍。

孔子在雨中歌唱,谁能不为雨中高歌者所感动?他在那里,带着弟子漂泊荒野,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像一群难以言状的叫花子或流浪汉,但他仍会开开玩笑。他没有愤怒的情绪。我不明白,中国画家为什么不绘出一幅最能表现孔子其人的荒野图?

(选自《理智的中国》)

◆思考

1.孔子幽默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作者对孔子人格美的体认与批评家有何不同?

孔子世家(节选)

◎〔西汉〕司马迁

孔子贫①且贱②。及长,尝为季氏史③,料量平④;尝为司职吏⑤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⑥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舍《六艺》者折中⑦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

〔注〕①贫:生活穷苦。②贱:没有地位。③季氏史:仓库管理员。④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⑤司职吏:管理牧场的职务。⑥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⑦折中:调和取证。

◆思考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普适性弟子灰色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浅灰色的小猪
弟子规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弟子规
感觉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