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022-05-30李红颜彭雪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效率阅读教学

李红颜 彭雪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上的应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将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推动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

推动传统优秀文化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即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的设置目的。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寓言故事并非只是用来让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其中还蕴含着更深远的意义,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寓言故事,在充分了解作品故事情节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感悟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格的锤炼和塑造,让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教材提供了“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这两个寓言故事,这两个故事通过正反对比揭示了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教师在这一章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给学生讲解生字生词的含义,将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要给学生传播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并且,教师要精读文本,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文章主题的能力。

二、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依托信息技术对作品内容进行拓展。依托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

例如在进行上文所提到的寓言故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与课程内容相近的古人故事、民间俗语等,例如“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等。在对语文教材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学习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还要及时为学生补充其他神话故事,例如除了为学生讲解“夸父逐日”中的拼搏精神和“女娲补天”中的责任意识,还可以为学生补充《山海经》中的其他神话故事,例如“精卫填海”和“鲧禹治水”中所表现出来的奋斗到底、战胜自然的精神。

三、推荐课外读物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

若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只依靠课上学习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给学生安排课后的阅读任务。大量的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难易程度适中、文化品位较高的课外读物,例如针对低学段的学生,教师要以推荐绘本、连环画等形式的课外读物为主,针对高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纯文本的课外读物,以提升学生阅读的专注力。其次,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宜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也有糟粕的,例如在古代被奉为圭臬的“二十四孝”,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人文风气了,所以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格外谨慎,不能给学生推荐“糟粕”的内容,要精心选择在当下仍有教育意义、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内容,讓学生充分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最后,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最好与课程中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读《雷锋传》《雷锋日记》等[1],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学生通过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扩充知识、锤炼品格,还能树立起弘扬民族文化、发扬中华精神的正确意识。事实上,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是很多的,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古诗文等。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起以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学习的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推荐课外读物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等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汤艺欣.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1):63.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效率阅读教学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析小学阶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