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2022-05-30周晓陆
周晓陆
近日,我很高兴看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先生的大作《秦封泥集释》。自“相家巷南地”秦封泥面世之后,其有关的数据一直在递增。在大数据时代,这些数据对于战国史、秦汉史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特殊意义。
关于秦封泥出土的地点。秦封泥的出土地已知的已由西安汉城保护区六村堡相家巷南地遗址,扩大到汉城遗址西墙外、陕西凤翔雍城遗址、陕西高陵、陕西长安等地。在全国已知的“秦式封泥”的出土,已经有河南、山东、辽宁、内蒙古、安徽、湖南、广西等省区的多个县市。有的为古遗址地层出土,有的见于窖穴、灰坑(处理简牍等垃圾堆性质)、古井和墓葬当中,情况并不单一。大多数是比较单纯的“秦式封泥”出土,也有的和战国楚国封泥混出,还有的和西汉封泥混出,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于秦封泥的数量。在1995—1996年初步接触“相家巷南地”的秦封泥之际,秦封泥的数量已经超越了汉封泥的存世总数;到了今天,仅明确可分辨内容的秦封泥存世数量应当超过两万枚,包括破碎者其数量会更大一点,这是绝不能小觑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目前,在《西北大学学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较大数量披露之后,涉及秦封泥的比较大型的重要著录还有《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历代印匋封泥印风》《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中国古代封泥》《秦封泥汇考》《问陶之旅》《新出封泥汇编》《古陶文明博物馆藏封泥集》《新出陶文封泥选编》《中国封泥大系》,等等。其间,还有一些主要是民营博物馆、民间收藏家的著录集,也披露了一些鲜见品类。2020年和2021年刘瑞先生分别推出《秦封泥集存》和《秦封泥集释》,前一本是目前为止记录秦封泥标本最多的集子,《秦封泥集释》则是在前一本基础上辑录每一枚秦封泥各家解说的重要本子。
关于秦封泥中的中央职官、地方职官,各级各属的数据分析。从秦封泥看,已然有了后世所谓的宫中、府中的区别,宫中系统中又有服务于皇帝和后宫的区别,对于这些问题秦封泥都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在秦封泥之中注意到,除了侍卫体系的职官,似乎没有见到领军征战的将军内容,军令如何颁布,战绩如何上达咸阳,这为秦军制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秦封泥中见到的封君内容,为了解以地缘政治来完成大一统的秦朝,是如何处理血缘贵族关系,这又是否影响了西汉政治,提供了素材。还有一些名目,是职官名还是地名有待深究。
关于历史地理的数据。秦封泥中见到中央(内史)、郡、县三级,以及乡、亭等记载,也有地方官的职官、名称和职守的记载,其中的地名数量多寡、具体地点职守出现频次的高低,都能说明战国秦代和秦朝的政治风云,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秦封泥地理内容的比对,作为最重要的文献就是《汉书·地理志》,再就是参考从战国到两汉的金石简牍材料,还有清代人的《读史方舆纪要》,等等。于是,主要可以分作几种情况:1.《汉志》有,记为秦,甚至更早;2.《汉志》有,不记为秦,记为汉;3.《汉志》无,战国、秦、两汉金石简牍材料可能有;4.《汉志》无,《读史方舆纪要》等地理书上可能有;5.一切其他文字资料都没有;面对秦封泥资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大数据意义上的重要价值。秦封泥中关于宫苑、禁苑的记载,远远多于其他地下出土文献,这是服从于中央、皇室的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同样,还有一些名目,是地名还是职官名有待深究廓清。
关于秦封泥涉及的汉字形态。战国时期,由于天下分裂导致的政治、经济、军事差异的复杂原因,又因为手刻金文、书写简牍的盛行,当时的文字总体表现十分纷乱、简率。秦文字得益于后来的大一统,使之下传有绪,实质上,它也参与了这种“纷乱、简率”。战国列国文字,是有其“正体”的,反复钤于陶胚、封泥、绢帛之上的玺印文字,便是当时正体。同此道理,秦印、秦封泥上的文字,正是秦文字之标准正体。存世的秦封泥数量远大于秦印,其上单字排列清晰,每字约1厘米见方,单字数量较多,其中大体面目一致,也有繁简、假借、异体甚至用他国字形的现象。秦封泥文字是秦朝进行汉字大整理(有人称为汉字大统一)时的重要依据。
关于秦封泥本身的物态数据。例如,秦封泥背后的痕迹,属于简牍的有哪些?数量如何?属于封囊的有哪些?而这些囊又有盛物、盛简牍的不同,能否借封泥区分?封笥箱的有哪些?封钱串的有哪些?这些还没有明确的数量统计,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些现象有疏忽,有的现象会随着泥质漫泐而消失。例如,在古陶文明博物馆观察秦封泥的时候,曾经在一枚封泥背面,见到细心系出的绳结就像五瓣梅花一样美,当时我们传看后夸赞一定是宫女秦娥所为。又例如,曾经在一个收藏家处,看到几枚秦封泥背面封钱币留下的半两的情况,尤其可以分析出半两的型和式,这样结合文献包括秦出土简牍文字的记载,就可以推导出秦时赋税封钱的大致状况。
上述这些数据的研究,基础安放在哪里?目前,就要放在刘瑞先生的《秦封泥集存》和《秦封泥集释》两部大作之中。
《秦封泥集释》将2021年之前各家对秦封泥的解说都汇集在一起,安属于每一枚秦封泥的标本之下,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第一,从中可以看出研究道路的艰辛,可以看出对于秦封泥品类、内容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观点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接受同人的批评,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二,细心的研究者可以找到再研究的空间。秦封泥提供了秦百官制的目录式表达,也提供了地理志的目录式表达,超过了《史记》《汉书》的记载。《秦封泥集释》封泥结合已有文献、秦汉出土文字的研究,对战国、秦、汉史未来的研究,是一笔不容错过的最基本的基石。
第三,秦封泥中有些印例可以做比較性的研究,认清其性质。例如,秦圆形印面的“中谒者”封泥和战国楚国圆形的公印“专室之玺”,两者所用圆形是否和它们传递文件、传递官方的上下信息这样的流转职守有关,是否传递了秦楚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制度。又例如,秦公印和秦公印封泥上常有文字排列的非规范的读法,还有如“泰”“太”不分的用法,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是用印制度规定,还是在当时一定情况下的随意性所致,这些留下了等待揭示的谜团。例如,相对于汉封泥、秦封泥的用泥显得随意,这些泥取自何处?和文献中指出的青泥、武都紫泥是什么关系?这些值得作进一步封泥成分的研究。上一节讲过封泥背面的痕迹,封泥面背都有留下指纹的痕迹,在当时的简牍学、包装学、痕迹学上都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秦的大一统对中国政治、历史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其中一项就是用印制度的表达。秦的公印虽然有一定的出土,但总的数量并不多,其中可能还有少量随葬印的出现。而秦封泥所反映的公印,是秦时实用印章的遗蜕。在《秦封泥集释》基础上,人们对古代印制的研究方面也会有重要的收获。
第五,秦封泥具有重要的传统艺术价值。在篆刻领域“印宗秦汉”是个经典性的表述。较长时期以来,印坛实际上是“宗汉”多于“宗秦”,主要原因是秦印和秦封泥之美被人认识得比较晚近。现在,这些秦印和秦封泥的巨量出土,为“印宗秦汉”做了很好的资料补充。对篆刻艺术而言,应该迎头而上汲取秦封泥、秦印更多更丰富的营养。新著录的秦印以私印为多,这些私印印面、印字的变化、随活程度远远高于秦公印、秦封泥(包括秦封泥中的私印),秦私印中大部分凿刻得很浅,似乎秦私印有用于封泥和不用于封泥之分,这种区分在秦印、秦封泥实际上可以定义为艺术表现的“流派”分歧,这可以看出秦封泥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六,秦封泥的研究实际上是多方面的,目前秦封泥的研究缺陷尚多,更高的学术愿景在前。这并不是《秦封泥集释》一书自身的问题,反之,这本书给研究者们大致指出秦封泥存在的学术待考处,成为学者们可以进行更多方面的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