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新闻采编创新策略研究

2022-05-30兰怡麟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兰怡麟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编;创新策略

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因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还是传播,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在为新闻工作创造更多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对报纸等纸质新闻的传播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速度低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用户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代用户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媒体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做出大改变。媒体融合时代对媒体采编工作者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想要促进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挑战

多样化

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形式多样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都具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相对于信息网络时代所支持的自媒体,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当今时代发展,尤其是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受众的需求。其次,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以广播、电视和报纸传媒为主,这就造成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过于单一的尴尬现状。就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来说,其主要手段还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虽然报纸新闻可以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事实进行阐述,但是报纸的生产效率过于低下,并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下快餐式的新闻传播速度。当今人们接收新闻的主要渠道就是手机、电脑。对于受众群体而言,这两种接收新闻的终端携带便捷、时效性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报纸新闻传播渠道提出了新一轮挑战。最后,是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手段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新闻采访都需要新闻采编工作者深入到受访者身边,这种采访方式可以使记者得到较为真实的一手素材,但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除此之外,电话采访也深受传统新闻采集者的喜爱,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但是对于信息的真伪程度难以辨认,会极大地降低产出新闻的可靠性。

互动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网民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获取新闻的手段,除了具备很高的时效性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所阅读的新闻发表看法,或是进行转载来扩大新闻的覆盖面,这就实现了新闻使用者对新闻的及时反馈。而在传统的报纸新闻传播的时代,群众想要对新闻内容发表自身的看法或进行传播,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或是写信、电话等方式,这严重影响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受众群体参与的積极性。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要求新闻媒体为受众群体想法的表达提供技术支持,以便最快地接收到读者的反馈信息。这就对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纸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应优化互动过程,提供多次、持续的群众互动,建立群众与媒体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媒体所生产的新闻内容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都会更加喜闻乐见。

全面性

当今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更加全面。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因为受到技术以及能力的制约,每一个新闻编辑团队只能针对一个或几个类型的新闻进行采集、编辑和出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报纸新闻工作方式发起了挑战。

融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媒体融合的大形势在为新闻行业带来生机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一定的挑战。通过对当代的新闻采编具体工作进行探讨,不难发现其生存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传统的新闻报纸逐步遭到了时代的抛弃,这些现实问题都给实际的新闻报纸行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所以,报纸新闻工作者必须就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新一轮的自我创新,这首先就要明确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及时调整好工作

媒体融合在信息的大力支持下高速发展,工作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从事传统报纸新闻的工作者,由于受到长期工作形成的固化思维的影响,无法及时形成符合新形势的创新工作思维。这就会使报纸新闻的采编工作落后于现代化的信息社会,进而导致其所产出的报纸新闻无法符合当今时代新闻受众的需求,这种情况长时间无法得到改善,就会影响报纸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不能得到保证

当今新闻的传播手段多元化,这就会导致报纸在新闻采编的工作流程中耗时太多而影响时效性。和近几年新兴的媒体相比,报纸新闻的传播速度明显滞后。报纸新闻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无法满足新闻的时效性,自然就没有与新媒体竞争的优势,这些都会严重制约报纸行业的发展。

受众群体在逐步流失,受众需求在发生变化

新时代下的新闻具有交流互动性强、相对开放等优势,而且没有空间和时间的过度限制,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以及相关软件,就可以及时获取各种新闻。而报纸这种纸质传媒,则不具备这方面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以90后这一代为主的受众群体,其本身就缺乏对报纸新闻的情怀和关注度。随着新型媒体方式的出现,这类受众很快就会抛弃报纸传媒而利用其他平台获取新闻信息。

较为单一的传播平台使得纸媒的竞争力下降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特质就是传播平台的多元化,这种形式虽然对纸质媒体提出了挑战,但是也为其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根据当今形势下报纸新闻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整体上缺乏对平台和体制创新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新闻采编环节严重缺乏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性,这就严重落后于新时代下网络媒体的传播和发展。

采编人员鱼龙混杂

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虽然新闻的获取方式更加多元化,但是也增加了新闻采编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传统的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的采编人员都是具有专业学历或较高新闻素质的工作者,他们所制作的新闻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社会价值,群众对媒体的信赖程度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新闻流通速度较快,新闻主体逐渐多元化。新闻界变得乌烟瘴气,利用舆论导向来制造虚假新闻的现象频频出现。很多自媒体为博取眼球、提升自身热度罔顾新闻消息的真实性,不加检验地进行文章发表。由于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飞快,网络传播已经将每一个信息使用主体紧密相连,一旦虚假信息大面积爆发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其严重后果无法估量。

融媒体环境下创新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策略

转变思想,实现传统媒体的升级

以报纸新闻为主的纸质媒体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想与新媒体进行高度融合,创新和升级自身媒体的传播。一方面,报纸新闻要对新闻采编的工作体制及流程进行全方面的优化升级,提高与新媒体新闻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新闻采集者的新闻编写质量。另一方面,要对当今社会先进的新闻采编方法加以学习利用,将互动模式沿用到报纸新闻媒体的传播当中,推动报纸新闻媒体的转型。除此之外,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以报纸新闻为主的纸质传媒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突出自身优势,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新闻采编记者需要转变传统的采访以及信息收集方式,创新采访思路。在采访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背景。报纸新闻在新时代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文字的质量,还要合理、科学地运用相关视频及音频文件,优化插入图片,形成独立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在报纸新闻的编写过程中.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方式为基础,利用多样化的编排手段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以及受众群体的关注度。

搭建新媒体新闻采编平台,提高采编的时效性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报纸新闻的采编工作者必须加强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从而保证报纸媒体的创新发展,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报纸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开展自身的信息采集工作。作为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地适应工作环境的千变万化,来满足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与产出效率。特别是在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中,一定要设身处地地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尽量引起更多受众的共鸣。不仅要确保报纸新闻与新媒体之间的全方位高度融合,还要保留报纸新闻原有的优势。另外,根据时代发展的独特优势,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注重自己的语言风格,例如减少晦涩难懂文章的篇幅,这样不仅能提高大众的阅读兴趣,还能扩大报纸传媒的影响力。

发挥新闻编辑在采编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报纸传媒在当今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在信息量和时效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所下降。但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对报道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整理,才能最终出版。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底,还要具备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论坛信息的编辑以及解析工作。在报纸新闻的具体内容上需要包含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独到见解,以此来提高报纸新闻的竞争优势。

创新信息编排的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创新对于报纸新闻的采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乎着读者的阅读感受,还直接决定着报纸媒体的销量。所以,在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媒体要优化新闻信息采编的方法与渠道,从受众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报纸新闻独特的社会公信力发挥到极致,吸引优质读者。报纸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的共同优势进行排版、编辑,对报道事件的真相进行深入挖掘,保证用户的知情权。

培养高素质媒体人才

新媒体时代,媒体发展也遭遇着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要想有效推进新媒体改革,就需要攻破这个瓶颈,以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媒体人员。首先是针对新闻事业单位原有新闻岗位中的老记者、老编辑的培训,由于这些记者编辑都具有大量的新闻从业经验,如果因为不会使用新技术而被埋没太过可惜。所以,各大媒体单位都应该为此类专门人才开设技术培训班,集中学习新闻摄像、照片处理、微信公众账号编辑等简洁明了的新技术,像图片编辑、大数据抓取与可视化、网站制作等较为繁杂的技术可以让青年人才完成。各大高等院校可以作为培养新媒体人才的摇篮,对复合型新闻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当今社会的新闻工作者面临的诱惑也日益增多,一旦陷入利益的旋涡就会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质量。新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形势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之前要更加严谨细致地进行新闻采集、编写工作,只有事事做到心中有数,在遇到问题时才能真正做到应对自如。除此之外,记者在进行新闻采集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切忌毫无目的地随意采访,这样会严重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完善公众互动机制

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要立足公眾,重视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特别是在互动中着重采集具有一定价值的优质新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闻采编原则。在进行公众互动方式的研究中,一定要正面分析,回答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领域的相关问题,真正做到积极影响不夸大、消极影响不回避,从本质上提升报纸新闻的社会价值,在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中不仅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还可以从侧面帮助媒体的融合创新发展。在进行报纸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工作中,需要时刻关注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兴技术,在做到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全面掌握读者的真实需求,特别是采编团队成员要着重分析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这样可以为报纸新闻行业从侧面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提供帮助。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信息资源丰富程度的关注,尤其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界人士的需要,创新性地开展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工作,使新闻采编工作可以更好地顺应公众的具体需要,为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充足保障。

综上所述,报纸媒体想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谋求发展,就必须在创新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同行业间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方面,报纸媒体必须转变经营思想,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实现对传统媒体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发展新型媒体技术来建立新闻的采编平台,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性,最终达到促进报纸新闻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