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十年奋进,书写教育质量新答卷
2022-05-30董以良
董以良
2022年,永兴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永兴一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996人,本科升学率再创新高;全县中考成绩连续5年保持全市领先……今年,永兴县教育教学实绩频传好消息。
然而,在10年前,该县教育教学质量曾一度在低位徘徊。从徘徊低位到全市领先,十年来,永兴县以“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凝心聚力书写了一张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新答卷。
大力投入,筑牢民生之基
9月23日,走进地处城郊的永兴一中,现代化教育气息迎面扑来,先进一流的办学条件让人眼前一亮。
“老校区位于县城中心,占地不足100亩,学位不足3300个,师生活动空间狭小、教学设施设备陈旧,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也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永兴一中校长刘振平回忆道,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招生困难重重,“全县中考排名前100名的学生愿意留下来的只有20人左右。”
201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建设永兴一中新校区,以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填平教育“洼地”。
“新校区总投入7.4亿,占地396亩,规划有120个教学班、6000个学位和床位。”永兴一中党委书记胡兆文告诉记者,2021年9月新校区的建成投入使用,让不少家长和学生看到了希望。“连续两年,学校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目前共有学生4840人。今年中考结束,录取到本校的学生没有流失一名。”
“永兴一中新校区建设项目是我县近年来最大的民生项目,见证了永兴教育新的腾飞之路。”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雄军介绍,十年来,全县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共投入资金18.4亿元,新增学位25400个,全面提升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质培优,强化教学之本
9月25日,永兴一中物理实验室内,30余名物理教师正有条不紊进行物理实验,为2天后的全县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大赛做准备。实验室一角,物理教师陈志跃正耐心细致提醒“徒弟”李荫铭使用器材的注意事项。
2019年刚入校时,陈志跃也曾是一名“学徒”。“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师徒结对帮扶、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丰富的成长平台。”短短3年,陈志跃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骨干,还被选为永兴县物理学科工作室的核心成员。
教师是立教之本。十年来,永兴县共补充教师2756名,在大力引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師的培训,其中,学科工作室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学科工作室集结各学科名师骨干和带头人,通过研学培训、资源整合、团队协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教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永兴县教育局教育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许清和介绍,利用学科工作室这一平台,形成了“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路径,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目前,永兴县共建有学科工作室29个,全县所有教师均加入相应工作室交流学习。学科工作室成为当地优秀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推广示范的主要基地。
阅读立人,夯实文化之根
在永兴县教育局副局长罗莹看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贯穿学习生涯的全过程,是学有成效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永兴县将阅读教育作为育人特色,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好学、向上的种子。”
撰写阅读报告手册、制作廉洁故事手抄报、演绎红色剧本……走进永兴县红旗实验小学,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校园焕发别样的活力。“学校将阅读融入清廉教育、红色文化和劳动教育等各类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红旗实验小学校长李红英说。
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2013年以来,永兴县在学校、社区、乡镇建设各类书吧500余所,积极创建“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县”。“如今,书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免费休闲阅读的场所,还成为家校共育的重要联结纽带。”罗莹告诉记者,课余和周末,学校老师会走进社区和书吧,为家长学生普及最新的教育理念。阅读成为师生、家长的一种习惯,也成为了永兴打造教育强县的突围“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