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捷豹先锋科技

2022-05-30

名车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铝制铝材捷豹

七十岁的铝匠

忘了从何时起,铝材和捷豹开始变得息息相关。“智能全铝架构”,也成了捷豹引以为傲的标签之一。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早在上世纪40年代,捷豹就展开了对铝材的研发和应用。诞生于1948年的第一台捷豹XK120,就用上了铝制面板。这种材料的轻量化优势,助力XK120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而真正让捷豹铝制架构扬名立万的,是威名赫赫的C-TYPE、D-TYPE和E-TYPE。这三台车算是铝制底盘和铝制车身的先驱者,它们联手将这一材料的优势诠释得淋漓尽致。铝材的重量仅为等量钢材的1/3,轻量化特性不言自明。而且它还有更强的抗扭性能表现,能有效提升跑车的动态极限。更坚固、更安全、更轻捷,这几乎就是跑车的完美原材料。

在漫长的技术更迭中, 捷豹也在持续优化着自己的制铝工艺。XJ220、C-X17、F-PACE……几乎每一台明星车型,都得到了铝制架构的性能加持。F-TYPE使用的铝制白车身仅重261公斤,却有着傲视同侪的抗扭性。

一块原始铝板的厚度仅为0.9毫米,但如果要想获得工业级的可塑性,其厚度至少要达到3 毫米。捷豹工程师们从航空航天工业中吸取灵感,开发出了一种极具创新性的铝材制造方法——“riv-bonding”。将多块铝板粘合在一起,而后用高达10吨的力量冲压。而当这种复合底盘被放到170℃的高温中加热时,夹层中的粘合剂就会变得像混凝土一样坚硬。至此,其硬度、可塑性和轻量化表现,都会变得无可挑剔。

试举一例,基于这种技术打造的捷豹XEL,其车身重量比等量钢结构车身轻了20%-45% 之多。整个车身超过3/4 的部分,都采用了多种不同强度的高强度铝材。正是得益于捷豹口中的“航空级”全铝车身,XEL才能拥有出色的动态表现。值得额外点出的是,这些铝材均可实现无限闭环回收,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今日的汽车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诉求日益高涨,更轻捷、更抗扭的铝制车身和底盘,自然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除此之外,捷豹还把铝材运用到了更多的位置,譬如悬架和发动机部件,达到降低簧下质量、提升整车静谧性的效果。

引擎变奏曲

从汽车工业诞生起,人们对汽车的迷恋就和发动机脱不开关系。在捷豹还叫Standard  Swallow 的时候,高层们就对一台自研的优秀发动机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当捷豹明确了自身的高端定位时,早期车型搭载的2.0升或2.5升发动机,定位就显得十分尴尬了。特别是在面对竞品的八缸甚至十二缸发动机时,价格优势完全不足以消弭性能间的差距。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SS更名为捷豹,宣布新生。十年前的经典款SS Jaguar 100,则正式迭代为XK。十分重视动力研发的首席工程师威廉·哈尼斯(WilliamHeynes),也开始着手全新发动机的研制工作。1949年,第一臺XK发动机正式服役。在43 年的生产周期中,它共衍生出了6种款型,排量从2.4升到4.2升不等。这款直列六缸发动机的独门秘籍是双顶置凸轮轴(DOHC)。它可以在不同转速下均保持高亢的动力输出,这也是捷豹在赛道上呼风唤雨的关键所在。

在收获这一实用性神器的同时,捷豹也悄悄开启了大排量发动机的研发之路。他们原本打算为勒芒原型车XJ13,装上一台8.0升V12发动机。但随着XJ13项目流产,这一重任又重新落到了威廉·哈尼斯身上。他率队开发了捷豹第一台5.3升V12发动机,并于1971年率先安装在了E-TYPE Series III 上。曾围绕赛车铺开的V12梦,最终在量产跑车上得到了实现。它在技术上和XK 发动机有些许共性,除此前提及的顶置凸轮轴外,其特色还包括“全铝缸体”。在后期演化中,它还升级出了5.3 升HE 和6.0 升HE 等版本,输出能力和可靠性始终在平稳进步。在捷豹参加世界跑车锦标赛的那段时间,合作方TWR 甚至为它爆改出过7.4 升的版本,至高760 马力的输出可谓石破天惊。E-TYPE、XJS、XJ12……被它加持过的捷豹跑车,个顶个都是时代强者。而这“一代名机”甚至还出现在过很多非捷豹车型中,比如戴姆勒Double-Six 和Panther  J72。

1997年, 最后一台捷豹V12跑车下厂,它的传说才算告一段落。后续捷豹也推出过几代新型发动机,比如AJ6、AJ126、AJ133,但始终未能达到前辈的高度。直至2015年底,耗资五亿英镑研发的Ingenium系列横空出世。它有一个很对味的中文名——英杰力,最大特色是采用了模块化架构。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需求打造出三缸、四缸、六缸等版本,每个汽缸对应的排量为0.5升。

在捷豹的构想中,英杰力发动机是一颗有着无限潜能的动力心脏。因为极度的灵活性,它可以快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纵置、横置、前驱、后驱、四驱、手动、自动……都无法限制英杰力的发挥。而且捷豹还为它开发了很多全新科技,比如能令汽缸自由启闭的可变气门正时(VVT) 技术,以及让低速性能显著提升的双涡管涡轮增压器。这虽然是一台从零研发的动力系统,但整机表现相当成熟,绝对不是一款试水之作。

发动机自研能力,代表着汽车品牌不设上限的可能性。在“捷豹”这个品牌出现之前,先辈们就开启了对这项技能的自我修习。直至百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仍旧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此前捷豹高调宣布:将在2025年成为纯电动品牌。到那时,相信它还会给我们带来新一轮关于动力的惊喜。

智行者,无疆界

随着电子科技的介入力度逐步增加,汽车的智能属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了让车型的电子系统紧跟潮流,捷豹路虎推出了可持续进化的EVA 2.0电子车身平台架构,并把它陆续运用到了新款车型中。

2022年, 捷豹路虎宣布会为旗下大部分车型标配软件无线更新(SOTA)功能。车主无需把汽车开到4S店,可随时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进行无线更新。其升级项目涵盖了导航、音乐、App 等通用项目,可以真正做到“常用常新”。它还完美兼容了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且支持用户通过手机对汽车进行远程查看控制。这一切的实现,都建立在了EVA 2.0架构之上。

而捷豹EVA 2.0架构带来的另一项进步,在于整车的智能交互体验升级。它能在车内搭建车载Wi-Fi,让每一位乘员享受无线网络的便利。InControl智能驭领系统的出现,还可以让捷豹车型长时处于网络端在线的状态。哪怕你不在车上,车辆也可以对你的远程操作做出响应,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查看油量、寻找车辆、记录行程等操作,甚至是进行SOS紧急呼叫。如果遇到令气囊弹开的交通事故,还能第一时间和救援团队通话并发送位置信息。

最为直观的进步,是升级后的Pivi Pro信息娱乐系统。设计团队对车机UI进行了重新设计,大幅提升了操作便捷性。包括地图、媒体和设置在内的一众操作界面,均支持触控、滑动和缩放,体验和平板无异。而且其中90%的常见操作,均可在两次触控内实现。捷豹还为它融入了全新的语音识别功能,让你的双眼可以始终停留在路面上。

对于更在意机械素质和动态体验的车主而言,新势力们过于超前的科技呈现,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消化。而捷豹所搭建的EVA 2.0电子车身平台架构,以及诞生于此的InControl智能驭领系统,在当下和明天之前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规避了科技属性喧宾夺主的可能性。比起“超前惊艳”,“恰到好处”才是它的诉求。

不止于灵动

近些年,混合动力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声音。捷豹在打造英杰力发动机时,也开始试着将内燃机和电机相融合。捷豹E-PACE 和F-PACE这两台SUV,都拥有兼顾了能效与性能的PHEV 版本(海外市场提供)。而覆盖面更广的选项则是MHEV,也就是轻度混合动力系统。2019 年2月,捷豹路虎正式公开了传闻许久的3.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它最大的升级点,就在于加装了48V电气架构。

较之PHEV车型,MHEV动力能用更少的电气化参与度,显著优化整车的能耗表现。得益于48V电机的存在,英杰力发动机能找到更多时间“忙里偷闲”休息一番。当一台捷豹MHEV 车型长距离滑行、制动或怠速时,发动机都可以短暂关闭,将汽车运作任务交由电机单元负责。而且它还可以回收踩下刹车踏板时损失的能量,并将其重新汇流到前进动力之中。

不难想象,这种动力系统高度契合拥挤的都市道路环境。即便是在车流中走走停停,也可以将整体能耗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在踩下踏板时,汽车的加减速表现也会更加线性。无论是运动风的XEL,还是商务范的XFL,捷豹轿车和MHEV都表现出了优越的契合度。它从未刻意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却能为驾乘体验带来质变。

而捷豹另一项颇为得意的驱动科技,是覆蓋了全部在售车型的AWD全轮驱动系统。它并不是纯粹的四驱技术,研发团队用电子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元件,使之表现得更为智能贴心。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捷豹的动态魅力和后驱设定息息相关。而即便是换上了AWD系统,它依旧表现出了明显的后驱倾向。在日常行驶中,车辆90% 的扭矩会被传输到后轮。而一旦检测到整车需要更大的牵引力时,AWD就会将扭矩无缝传输到前轮,来提升行驶稳定性。

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全轮驱动,捷豹还为它装备了IDD智能传动动力系统。它能持续监测轮上速度、牵引力、悬架、转向,以及车身的动态偏移。通过每秒100次的高频数据收集,以及即时算法干预,捷豹AWD可以在失去抓地力之前完成极佳动力分配。从100%后轴扭力无缝切换到100%前轴扭力,仅需165 毫秒。而液压系统能有效减少机械磨损,所以该系统的维护频率也非常低。

AWD和IDD的通力合作,为捷豹奉上了带有一定预测性的驾驶体验。在侧滑发生之前,它就能侦测到即将出现的危险。而这并非捷豹AWD的全部功用,他们还研发了ASR自适应路面响应科技,可以自动识别各种低附着力道路,如:冰雪、泥泞、砂石等低附着力路面,调整扭矩输出,为车辆提供理想的抓地力。无论是F-PACE为代表的SUV,还是XFL 的全驱车型,都可以借助它解锁更多的驾驶场景。

一个钟爱驾驶乐趣的品牌,显然更热衷于后驱而非四驱。但捷豹通过对传动逻辑的精心打磨,佐以大量的智能科技,缔造了独属于自己的全轮驱动系统。安全、从容、极速风流,你想要的它都有。

猜你喜欢

铝制铝材捷豹
2022年款捷豹XEL
铝合金模板钢制锁条经济性研究分析
中国铝工业可提供氢能经济时代所需的一切铝材
手提包里的折叠滑板车
伟昌铝材·门窗
捷豹路虎“失重”
新英伦豪华轿跑SUV全新捷豹E-PACE
DK7732型快走丝线切割机加工铝材的工艺研究
由penxo设计的极简主义铝制铅笔
澳洲对华铝制车轮作出反倾销复审终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