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织图”的诗意表达

2022-05-30刘莹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笔意御制庆丰

在我国近千年的年画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一南一北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年画产地,并称为“南桃北柳”,前者指苏州桃花坞,后者即天津杨柳青。

名为《同庆丰年》的年画,是清晚期杨柳青著名年画画师高桐轩的代表作。作品落款“甲辰仲秋,抚华秋岳笔意於雪鸿山馆西窗下”,意即高氏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仲月,取法清代扬州画派代表人物华喦(字秋岳)之笔意创作而成。而该作品中的题诗“年谷丰穰万宝成,筑场纳稼积如京。回思望杏瞻蒲日,多少辛勤感倍生”则是出自清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又名《佩文斋耕织图》)。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耕织图”是为劝课农桑,采用图配诗的形式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原为南宋楼璹首创,得到帝王推崇,从而建立起“耕织图”的基本图式,后世又出现若干摹本。及至清代,由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耕织图的发展达到高峰,出现了多种御制版本,其中以清康熙版《御制耕织图》影响最大。该版本由宫廷画师焦秉贞奉诏而作,焦氏参用西洋焦点透视法,以宋本为蓝本,重新绘制46幅图,其中耕图和织图各23幅,画中风俗易为清代。康熙帝亲自作序并为每幅图制七言诗一首,这幅《同庆丰年》中的题诗就出自康熙为耕图第十六图“登场”所作诗句,其中“望杏瞻蒲”出自南北朝时期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勸穑。”指春季看到杏花开放便要开始耕田播种,夏季菖蒲开花则要及时收割庄稼,意即要按时令劝勉耕种。

耕织图最典型的就是“男十忙”和“女十忙”两种图式。前者表现男性从耕地、播种到收割、打场的田间劳作过程,后者则刻画女性弹花、捻线、纺纱、织布的手工纺织流程。这类作品形象地反映了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所形成的自然生产秩序及“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其图式所构成的和谐生产画面,亦是符合民众需求的理想化社会秩序范本。(摘自《北京日报》刘莹/文)

猜你喜欢

笔意御制庆丰
艺术档案
——书法家郑和新墨海游龙笔意键
欧来荣——“拟宋人笔意”作品四例
Realization of arbitrary two-qubit quantum gates based on chiral Majorana fermions*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
缘圆椅的风骨,一挥而就笔意犹存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AltBOC navigation signa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