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响在唐诗宋词里的古筝艺术

2022-05-30段银莹

音乐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宋词唐诗

段银莹

〔关键词〕古筝艺术审美;宫廷教坊;唐诗;宋词

翻开中国音乐发展史,长达290 年的唐朝与历时320 年的宋朝,无疑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篇章。唐代政治体制强势;宋代重文轻武,商贸兴旺科技发达。这两个朝代经济的空前繁荣,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当时相对开放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度,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文人有机会通过考试实现阶级跨越,进入上层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在魏晋时期被上流社会极度推崇的宫廷雅乐之古筝音乐,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力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一、古筝以独奏、合奏的形式从宫廷教坊走向民间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掌皇权之后,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帝王,更是把唐代经济文化推向了繁荣的巅峰。在唐玄宗李隆基身上,不仅有他的祖父唐高宗、祖母武则天遗传的优良政治家基因,唐玄宗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逐渐显露出来。盛唐时期,酷爱音乐的唐玄宗,为了满足宫廷歌舞享乐的需要,在宫廷开设了教导传授音乐舞蹈技能的内外教坊。

唐代宫廷教坊有五处,一个内教坊,四个外教坊。宫廷内教坊设在皇家园林禁苑里蓬莱宫一侧,主要用来教授宫女学习音乐舞蹈,当时聚集了一大批经过专业训练的艺人。

宫廷外教坊有四个,两个设在西京长安,另外两个设在东都洛阳。地处长安的外教坊,一个善歌,一个善舞。设在延政坊的左教坊,主要教习宫廷乐舞;设在光宅坊的右教坊,主要教习宫廷乐歌。

地处洛阳的两个外教坊,都设在明义坊,左教坊在北,右教坊在南。这一时期,宫廷内外教坊都有自己的乐队,古筝作为传统演奏乐器,在乐队里占有一席之地。

唐代音乐曲目较多,包括前代的清乐,融合周边国家不同民族特色的燕乐,以及民间音乐。乐可以无舞,但舞不可无乐。“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乐记·乐象篇》)许多舞蹈都要搭配曲子进行演出,便形成了歌舞。一些供人欢娱的乐舞,在教坊表演中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

教坊的设立,促进了音乐分工,在梨园之外丰富了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以专业规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宫廷音乐家,当时的宫廷燕乐代表了唐代音乐艺术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古筝以独奏、合奏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据《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代雅乐有十二弦的杂乐筝、轧筝、卧筝、搊筝等。形式多样的音乐演出逐渐流传到民间,促进了古筝演奏艺术在民间的传播。

除了中央教坊,地方上也有教坊。这一时期艺术分工明确,太常掌管雅乐,教坊掌管俗乐,极大地促进了乐舞的繁荣,推动了歌舞音乐盛世局面的出现。唐代的筝曲数量较大,有一部分是教坊大曲,当时广为流传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筝与多种乐器合奏的曲目。

宝应年间(762—763),主管国家学业教育的崔令钦撰写的音乐著作《教坊记》,翔实记述了唐朝教坊的设置,乐工舞伎教习、排练、演出的逸闻趣事。据《教坊记》记载:“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搊弹家。”可见当时古筝作为传统器乐,在音乐演奏中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教坊记》这本笔记体小说还收录了教坊曲名324 个,为研究唐代音乐,研究古筝演奏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

二、唐诗里的古筝艺术审美

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既能演绎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筝音乐优雅含蓄,以雅俗共赏的秉性,既能表达文人高雅的情操,也能表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加之古筝演奏初学入门难度不大,普通人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弹奏简单的乐曲,因此在上流社会和普通民众之中大受欢迎。现今留存的文献资料里,《全唐诗》收录的寫器乐的诗有500 多首,涉及的乐器有30多种,其中写古筝的就有130多首。

在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诗歌与世俗音乐也高度繁荣。古筝音乐与民间音乐、外来音乐相融合,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层社会文人阶层流传以雅乐为主的状况,呈现出在宫廷与民间、上流社会与普通大众之中雅俗共赏的格局。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689—740)在《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中,这样描述他和朋友张其、辛大饮酒弹筝的情景:“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便就南亭里,余尊惜解酲。”在这首诗里,诗人孟浩然借用西晋名士山简喜欢喝酒,经常走出家门登山畅游,尽兴喝酒大醉而归这个典故,把他的朋友比作“山公”,借以展现文人雅士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表达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挚爱。

第二句中的“居士”原本指居家修道的人,后来成为对文人雅士的代称。比如诗仙李白就自称青莲居士,诗魔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诗神苏轼自称东坡居士。这两句诗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唐代风情画卷:文人雅士三两知己相约山野,弹筝喝酒抒发豁达情怀。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文人雅士喜好弹筝,古筝音乐演奏与欣赏是当时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也为后世研究唐代古筝演奏艺术提供了史料。

比孟浩然晚十九年出生的唐代诗人常建(708—765),祖籍邢州(今河北邢台)。他仕途不得意,四处漫游于山水之间,写下《高楼夜弹筝》这首诗:“高楼百余尺,直上江水平。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山高猿狖急,天静鸿雁鸣。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明月挂在天上,清冷的月光洒在身上,让人感受到孤独哀伤幽怨之苦,拉开珠帘面对一轮明月坐定,手指弹拨玉做的古筝。演奏者的情绪随指尖的音符涌动,不由得悲从心生。“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诗人借月光暗喻人生诸多不如意,以一个“苦”字写出了古筝的情感基调,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青年时期仗剑出川,在长安写下《春日行》这首诗,记录了皇宫里演奏《升天行》的情景:“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772—846),从长安抵达杭州,在出任杭州刺史的三年时间里,白居易主持在西湖上修建了一道拦湖大堤, 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繁忙的公务之余, 白居易还写了几首听筝的诗。由此可见, 古筝当时在江南富庶之地已经广为流行。

白居易在《听崔七妓人筝》中,用极度夸张的手法书写他听筝的感受:“花脸云鬓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把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是:乐妓崔七有花儿一样的容貌,长发齐腰随手挽成云鬓。她坐在玉楼上,手中的琴弦弹奏忧伤的音乐。请你去跟她说一声:不要再弹了,再弹下去,我的头发都要白了。

放在今天,主张仿效《诗经》,恢复向民间采集诗词歌谣的传统,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魔”白居易,简直就是一个圈粉无数的音乐达人。他先写了长诗《琵琶行》,展示了自己精通声律的跨界才华,随后又用一首七言绝句《夜筝》,写尽古筝之美:“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明净的月光下,轻盈的手指拨动琴弦,弹筝人紫色的衣袖在红色琴弦上飞舞,女子信手弹拨,一个个音符泄露了她的满腹心事。忽然,弦声像水被缓慢冻结成冰,水流阻断,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仿佛在诉说万种深情。

白居易这首写音乐的小诗,仿佛一幅写意画,以“紫袖”代指弹筝人、以“ 红弦”代指古筝。“自弹”,是演奏者信手弹拨琴弦;“自感”,是演奏者沉浸于筝曲的思想情感之中。浔阳江头那个明月之夜,诗人原本坚硬冰凉的内心在音乐的浸润下变得柔软。白居易在这首诗里,把妙龄女子轻歌曼舞、弹筝者全身心沉浸于筝乐演奏的情态之美写得惟妙惟肖,把文人骚客无醉不欢的场景刻画得活色生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音乐之美在于声。在这首诗里,白居易对筝乐只用了一个“弹”字,从容绕开正面描写,集中笔力写无声胜有声的那一刻。这“弦凝”不是乐谱上简单的无声休止符号,而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指咽”是指尖上的悲伤,是如泣如诉的情绪被推升到顶点之后的突变;这无声不是简单的寂静,是“声停”情绪还在,余音袅袅绕梁回响,引导听者去感应奇妙的无声之美,去体验“别有深情一万重”的情感。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筝演奏技艺在唐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晚唐诗人李商隐(813—858)写了一首《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做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首诗开篇写小女孩八岁坐在镜子面前画长眉;十岁那年穿上了像芙蓉花一样粉嫩的衣裙,在春天的田野间踏青;十二岁学古筝,你看她弹奏练习得多么专心,连手指上戴的银甲都没有取下来;十四歲待字闺中的女子还没有遇到有缘人,你看她站在十五岁的春风里,背对秋千,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李商隐这首诗用工笔画的手法,真实描绘了生活在唐代的良家女子从幼时到长大成人与古筝朝夕相伴的情景。

唐代诗歌空前繁荣,诗歌与音乐关系密切,教坊曲目大都适合用多种乐器合奏,古筝作为合奏乐器之一,时常出现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古筝除了适合演奏忧伤悲苦的曲调,还能演奏春风拂面的旋律。当时演奏的曲目有《霓裳羽衣曲》《凉州》《升天曲》《秋风曲》《广陵散》《行路难》等。这些演出活动在各种聚会、宴席上出现,开阔了诗人的创作视野,丰富了诗人的创作题材,因此,唐代咏筝的诗歌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三、宋词里的古筝艺术审美

到了宋代,一种更适合文人雅士表达闲适情趣的文体“词”的兴起,取代了诗的部分功能。诗言志,词传情。宋代文人认为诗与词在文学表达方面各有所擅长,诗长于说理,讲究理趣;词长于传递情感,追求风雅。翻阅《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写古筝的宋词有185 首,其中181 首直接出现“筝”字,另外有四首侧面描写“筝”(参见高震《〈全宋词〉与〈全宋词补辑〉中的筝》)。

北宋时期集豪放派与婉约派于一身的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写了一首欣赏古筝的词《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借用听筝人的口吻,追忆少女在院落中含羞弹筝的神态,画面唯美而充满生活情趣。

在这首词里,欧阳修先用文字刻画女子的美丽容颜,随后笔锋一转,转向那架可以弹奏美妙乐章的古筝。此时,正在弹筝的女子仿佛就坐在我们面前,旁边还站着那英俊多情的青年男子。在弹奏古筝之前,女子羞答答地整理了一下头发,“整翠鬟”这三个字用得恰到好处,把女子掩藏在内心深处的开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后面那一句写的是女子演奏筝曲时如痴如醉,把乐曲推向高潮的情景,此时弹筝的女子与优美的音符融为一体,女子显然已经忘记了刚才的害羞之情,优美的古筝之声在芭蕉细雨的院落间久久回荡。

在这首词里,欧阳修巧妙地运用悲喜情绪变化,让前一段落的幸福甜蜜与下一段落男女分离的孤单寂寞之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对弹筝女子的境遇心生怜惜。

北宋时期蜀中才子苏轼(1037—1101)对古筝也是情有独钟。熙宁五年(1072),受朝廷委派去杭州出任杭州通判的苏轼与文友相约游西湖,走在他身旁的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词人张先。进士出身的张先,这名字如今并不广为人知,他诗词里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却是惊艳了许多人。苏轼与张先这对忘年之交,一路谈诗论文不知不觉行游到凤凰山下。他们在西湖上泛舟,一边把酒言欢观赏西湖美景,一边坐听江上筝声。

苏轼半生仕途坎坷,满腔报国之志无力施展,才情洋溢反遭妒贤嫉能之流所害。这一天,面对烟波浩渺的西湖远山近水,以诗词会友,他即兴写下了《江城子·江景》这首词:“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一阵急雨之后,天色由阴暗渐变转晴,湖上云淡风轻,晚霞在天边明亮而绚丽。一朵荷花,分明已经错过了她开得最美的时节,在诗人眼里依然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优雅轻盈。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白鹭,似乎也倾慕于弹筝人的美丽,在湖面上反复盘旋舍不得离去。古筝声声从江面上传来,这乐曲声太过哀婉,让人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悲凉。有谁忍心听这古筝曲。湖上的烟云雾霭忍不住也为之敛容,天边的云彩收敛起绚丽的色彩。你听这古筝声声,莫非是依约而来的湘水女神,在默默诉说内心的哀伤。弹筝人原本无意感染他人,却在冥冥中唤起了诗人心中的共鸣。

古筝声声好似在倾诉无尽的哀伤。曲终人散,弹筝女子飘然远去,诗人再难听到任何关于她的音讯。山水依旧,湖面上水波潋滟云淡风轻,只可惜消失了古筝声,西湖哪里还有先前的悠远意境,抬头望去,唯有青山依旧倒映在水面之上。

在这首词里,苏轼信手拈来,用了中国神话传说里有关湘水女神——湘灵的典故,将弹筝女指尖的筝曲声声比作出自湘水女神之手,这无疑是对弹筝女子高超演奏技艺的至高赞赏。

四、古筝音乐与唐诗、宋词的深度融合

从古至今,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中国作为以礼治国的文明古国,古筝音乐出现在唐、宋时期各种礼仪祭祀、民间宴请聚会中,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以礼治国、以礼怡情,音乐作为礼仪的一种形式,礼俗音乐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为古筝演奏艺术的传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音乐有时候能够节制情感表达,使人们在快乐或悲伤的时候不至于情绪过度失控。上承魏晋南朝诗,下开宋诗、宋词的唐诗,以古体诗、律诗、绝句的体裁形式,盛行于唐朝,成为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盛行于宋代的宋词,有一个别名叫“长短句”。宋词的产生、发展、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息息相关。这种以小令、中调、长调体裁出现的音乐文学,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顶峰,与唐诗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绝”。

唐代宫廷教坊的設立,诗人们在唐诗创作中对古筝器乐外形特征、演奏审美、传承曲目、有影响力艺人的书写记录,助推了音乐与文学的深度融合;宋代重文轻武之风尚,文人雅士追求修身养性,对外形唯美、音色多变的古筝表现出超越功利的喜欢,宋词服务于演奏演唱的特性,使古筝演奏艺术逐渐从宫廷雅乐走向民间,活跃于酒席歌宴等娱乐场所,成为普罗大众开启智慧、提升生活品质的精神工具,成为历史长河中回声悠扬的乐章。

猜你喜欢

宋词唐诗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
唐诗写柳之妙
品读宋词
春夜讲唐诗记
【重点】古代诗歌阅读:宋词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品读唐诗
《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