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
2022-05-30梁丽媚孙学甫邓海漫
梁丽媚 孙学甫 邓海漫
摘 要:高校公益型社团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以广东海洋大学“爱心社”为个案,研究显示,当前高校公益型社团具备以服务育人筑牢意识根基、以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以文化育人涵养家国情怀的育人功能。然而,当前,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面临公益认识不足、公益资源缺乏、组织管理松散和公益活动的业余性的四大现实困境,因此,高校公益型社团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制定政策法规,购买公共服务;二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支持;三是完善组织管理,打造品牌项目;四是培育公益意识,提升公益技能。
关键词:公益型社团;育人功能;发展困境;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姿态,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热情高涨。高校公益型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类型之一,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开展志愿服务、服务社会需求和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的权威文献资料数据库中,以“高校公益型社团”为主题进行搜索,学术期刊共49篇,学位论文共3篇,国内学者对高校公益型社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以高校公益型社团为研究对象,以广东海洋大学爱心社(以下简称“爱心社”)为个案展开研究,阐述分析高校公益型社团的特征与育人内涵,对当前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困境进行思考反思,并就如何突破发展困境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公益型社团的特征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高校学生社团,即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某些规范制度,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1]依据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功能、活动内容,周贵勤[2]、李一鸣[3]、付艳[4]将高校学生社团主要分为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及其他类。高校公益型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以进行社会服务、实践公益类活动为内容的学生社团。[5]当前高校公益型社团呈现以下特征:成员行为的自发性、社员组成的随机性、组织管理的民主性、活动开展的公益性。
(一)成员行为的自发性
在高校公益型社团中,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集合在一起,统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同于其他学生为获得综测加分、报酬等激励加入学生组织,高校公益型社团的成员加入社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志愿精神,是一种自发性行为,目的在于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广东海洋大学爱心社由学生于2000年6月3日自发组建,社团成员持续不断的志愿精神提高了爱心社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社团活动开展价值突出,爱心社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二)社员组成的随机性
每年秋季学期初,高校公益型社团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百团大战”招新活动,以吸纳新鲜血液加入社团。对报名学生不设限,大学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加入社团,以达到社团招新范围的最大化和招新力度的最强化。因此,高校公益型社团的社员组成具有随机性,社员可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甚至可以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例如爱心社的社团招新面向全校学生,学生可自由选择,社员组成横跨18个学院、81个专业、大一至大四,男女比例得当,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时间灵活调整工作安排以更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组织管理的民主性
高校公益型社团的性质决定了社员是社团最大的财富,社团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发挥社员的主体作用。因此,社团内部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社员都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更加追求平等、共享。在此基础上,社团根据社团章程民主选举产生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社团开展民主管理,对社团活动进行民主决策,对社团成员实施民主监督,从而建立起平等、民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为社团成员提供了民主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渠道和平台。比如爱心社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宣传部、公关部、手语部、人事部、财务部和信息部7个部门的部长和委员,这些部门共同策划安排社团活动,由此形成民主的管理氛围。
(四)活动开展的公益性
高校公益型社团通过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助残护老、捐献爱心、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来凝聚力量以促进社会的向上向善。无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或解决社会焦点问题,体现了高校公益型社团开展活动的公益性。以爱心社为例,社团开展义教、爱心募捐、看望特殊学生、爱心扶贫、爱心植树、清明扫墓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具有非营利性,充分显示爱心社活动的公益性。
二、高校公益型社团的育人内涵
高校公益型社团作为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无限延伸,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育人是高校公益型社團的功能定位,公益活动只是途径,育人才是根本目标[6]。高校公益型社团具备以服务育人筑牢意识根基、以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以文化育人涵养家国情怀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服务育人的重要平台
高校公益型社团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志愿者,通过关爱孤寡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科技助农、乡村支教等志愿服务,带领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奉献社会,践行中华民族“邻里守望”传统美德。志愿服务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青年学生自觉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爱心社关注弱势群体,每年都会去特殊教育学校看望特殊学生,在给特殊学生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推进了学生志愿者的品德建设,实现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的效果。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益型社团呈现出强烈的实践指向,是践行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活动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原则的最佳实践活动,而高校公益型社团恰是以开展敬老、扶幼、助学、济困、文化传承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内容,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躬身实践的途径,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爱心社的爱心伞活动以“予情于伞,应尔急需;诚信借伞,爱心相传”为主题,激发出社团成员参与实践行动的兴趣,实现了教学教育静态和动态的深度融合。
(三)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补充
高校公益型社团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包括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发展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为模式等。高校公益型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公益活动,弘扬了爱心文化、感恩文化和志愿精神,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补充形式。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团成员与社团文化发生互动和交融。受社团文化的影响,社团成员可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例如,爱心社的爱心募捐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参与,爱心文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地滋润师生心田,爱心在校园内不断传递。
三、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困境
高校公益型社团在公益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但也暴露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部困境和外部约束普遍制约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主要因素集中在公益认识不足、公益资源不足、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公益活动的专业性不足等方面,高校公益性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一)公益认识不足
“非营利组织”与“非盈利组织”成立的动机和结果不同,“非营利组织”强调组织成立的动机,不以谋求利益为目标,而“非盈利组织”着重阐述组织运营的结果,组织运营后没有盈余[7]。根据概念界定和社团性质,高校公益型社团是“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维持社团的基本运营和更好开展公益活动,可以盈利。诸如爱心社等高校公益型社团有时会混淆社团的性质,既承认不营利的动机,又将其理解为不盈利的组织。社团成员潜意识里认为高校公益型社团不能从开展的项目中盈利,社团缺乏自我造血能力,资金匮乏桎梏着社团的发展。
(二)公益资源不足
公益资源不足严重影响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发展,公益型社团的公益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和场地。社团运行的资金不足是制约公益型社团发展的首要原因,以爱心社为例,其资金来源包括社员的会费、学校的经费支持及社会单位的赞助。然而,学校严格控制会费收入,爱心社的纳新会费仅能维持社团基本支出,且学校的社团专项经费不足,仅资助社团的重点活动。另外社团公信力不足,社会认可程度低,社会单位不关注爱心社的志愿服务活动,社团的社会赞助捉襟见肘。缺乏开展社团活动的场地亦是制约爱心社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和教学资源紧张,爱心社没有独立的固定场所,社团会议的质量和活动任务的布置无法得到保障,社团内部氛围缺乏和凝聚力不足。
(三)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高校内没有成立独立的社团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团学组织的某个学生部门对学生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广东海洋大学的社团联合会,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负责管理、协调、服务全校学生社团。这种管理模式对接方便,流程较少,但管理结构不规整、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无法联动多个部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支持,严重制约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公益型社团内部的管理属于典型的垂直结构,倾向纵向发展的模式。爱心社成立理事会,理事会下设财务部、服务部、人事部、手语部、公关部、信息部和宣传部,实行负责人负责制度,以此维持整个社团的日常运转。管理层级上分为社长、部长和成员三级,扁平的管理层级易出现管理松散的问题。
(四)公益活动的专业性不足
高校公益型社团成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方向差异明显,社团公益活动的开展缺乏专业性。社团的发展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缺乏专业指导是制约公益型社团发展的原因之一。学生社团都有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活动,从而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但因大多数指导老师专业能力不足,指导多数流于形式,内容更多在于要求社团配合学校党委和团委的工作,能给予的专业性建议微乎其微。爱心社的指导老师一般为学生处或团委的老师,其工作重心主要在日常工作上,较少指导社团的活动开展和社团发展,同时因为专业性不强,无法对社团予以学术方面的指导。
四、高校公益型社团的培养路径
近年来,高校公益型社团育人功能不断凸显,但其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社团的发展和实现其育人功能,找到破解高校公益型社团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成为打通高校公益型社团育人实效发挥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政府、高校、社团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从提高社团自身建设和增加外界推动力两个维度展开,形成良好的互动与成长机制。
(一)制定政策法规,购买公共服务
随着经济持续的中高速发展,社会逐渐重视社会组织的力量,高校公益型社团作为非营利组织也得以发展,然而高校公益型社团因发展规模问题未进行官方注册,其合法地位得不到社会肯定,社会公信力不足。政府要建立一系列规范高校公益型社团的政策法规,对其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管理。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社团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相关义务和权利,从而拓宽社团参与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政府要向高校公益型社團购买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同时为社团成员提供实践机会,增加社团自我造血能力,进而实现社会与社团的合作共赢。
(二)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加强政策支持
高校要实现基层、社区和乡村等校外志愿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凝聚社会力量,搭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由理论课堂向实践课堂转变,体现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要加强政策支持,为公益型社团建立专项资金,合理分配资金资源,实现社团运行的资金保障。同时在资金的申请使用上实行项目核准制,安排专人负责审核活动经费的申请,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高校要出台社团活动场地使用制度,从配置高校有限的资源入手,保证志愿服务规范、科学、有序运行,把更多志愿者吸引、纳入到公益社团中。
(三)完善组织管理,打造品牌项目
针对组织管理机制长期无序、乱、散等问题, 高校公益型社团要细化社团章程,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促进社团良性发展,使社团工作有章可循。高校公益型社团要建立日常考评制度,通过科学适度的方式加强社团的日常管理,保证社团成员的工作效率。高校公益型社团要完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提供持续性志愿服务,提高社员和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公益型社团要有效配置有限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明星”效应,实现吸引人、影响人、改变人、培养人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四)培育公益意识,提升公益技能
社团成员的公益素养水平会影响公益活动开展的效果和社团发展的持续性。为了永葆高校公益型社团的生命力,高校要提高社团成员的公益素养,公益素养包括公益意识和公益技能。在培育公益意识过程中,高校要引导社团成员将公益理念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使其深刻认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内涵,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将志愿意识化为自觉意识。针对社团成员和志愿者在公益方面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公益技能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五、结语
高校公益型社团以彰显志愿公益为起点,以延伸学生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立德树人为归宿,其育人作用不可小觑。然而,社团成员参与活动的自觉自愿原则、社团成员吸纳的开放多样原则、社团组织管理的民主性和活动策划组织的非专业化等,使得此类社团面临发展的困境。政府、高校和社团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指导、鼓励和带动机制,又要不断完善考核和监督机制,引导学生培育公益意识和提升公益技能,从而破解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6-01-13)[2020-06-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601/t20160113_227746.html.
[2]周貴勤,孙超平.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路径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06):101-105.
[3]李一鸣.高校学生社团育人路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3):97-100.
[4]付艳.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路径和机制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9):18-20.
[5]刘洁.高校公益型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培养路径——以聊城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5,37(06):121-125.
[6]邓超.新时代高校学生理论社团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基于个案的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30(06):111-116.
[7]荆新,曹平磷.“非营利组织”不是“非盈利组织”[J].财务与会计,2000(03):41-42.
责任编辑 杨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