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文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探讨

2022-05-30贾钧

档案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文数字资源

贾钧

摘  要:本文在梳理高校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档案资源、高校体育数字人文等相关概念、现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数字人文视角,从理念、途径、方法三个维度,探讨了数字人文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问题,提出多重、转化、基础、人文四理念,法律规制、政策引领、技术加持、职业意识四途径,接收平台化、征集众筹化、保管社会化、客体全程化、主体终生化、归档标识化六方法,以期为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提供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人文;人文理念;数字技术;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数据治理;法律规制

Abstract: By sorting documents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college sports archives resources, college sports digital humanitie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e archive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ncept, approach and method. It proposes four concepts such as multiplicity, transformation, foundation and humanities, four ways such as legal regulation, policy guidance, technical blessing and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nd six methods as building a platform, crowdfunding, socializing, amplifying, lengthening and file identify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ultural archives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Digital humanities; Humanistic concepts; Digital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Sports culture; Archives resources; Data governance; Legal regulation

数字人文以其特有的跨学科性,为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新视角、新思路。本文在梳理高校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档案资源、高校体育数字人文等相关概念及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数字人文视角,从理念、途径、方法三个维度,探讨了数字人文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以期为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提供思考与借鉴。

2 主要概念及相关研究

2.1 高校体育文化之“性”。高校体育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体育文化、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4个主题方向。从研究需要出发,这里只着重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概念和特性进行梳理与扩充。

2.1.1 概念。按照现代语义的解释,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体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是文化的子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特定环境中,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与体育精神的总和,[2]狭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体育财富、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能力以及体育行为等。[3]本文所讨论的高校体育文化,是广义层面的高校体育文化,聚焦高校体育文化的共性,而非具体高校的特性。

2.1.2 特性。高校體育文化既具有“导向性、时代性、多元性、动态性特征”,[4]也具有“依托性、映射性、复杂性、持久性”,[5]还具有“创造特点、多样性特点、娱乐特点”。[6]此外,在文献分析中,通过“共性中找差异,差异中寻共性”的方法,发现高校体育文化还表现出专业规制性、课程主导性、比赛引导性、传统惯性、年龄阶段性、地区差异性等特性。

其中,专业规制性,是指体育专科高校与综合性高校、其他非体育专科高校,由于专业设置不同,产生的规制性差异;课程主导性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体育课程)在体育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比赛引导性是指高校组织和参与的各类体育比赛,对高校体育文化产生的引导性作用。传统惯性是指高校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惯性。年龄阶段性,是指高校学生主体年龄虽然因学制和学历层次有所差别,但整体上处在20~30岁左右年龄区间。地区差异性是指高校受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产生的差别。

这些特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是进行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条件变量。

2.2 高校体育档案资源之“形”。高校体育档案资源建设包括高校体育档案、体育档案、高校体育工作、高校体育档案管理、高校体育档案利用、高校体育档案收集等方面。从研究需要出发,这里只着重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概念、体量和与档案资源建设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

从概念上讲,高校体育档案是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广义的高校体育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及个人在体育教学、管理、科研、竞赛以及与高校体育工作相关的其他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实物、计算机软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7]狭义的高校体育档案是指反映高校体育档案就是指反映学校体育部(室)工作面貌和历史情况的文件材料。[8]高校体育文化档案,指广义高校体育文化视角下的广义高校体育档案。

从体量上讲,高校体育档案一方面“主体多样、内容庞杂、资源分散[9]”,另一方面“数量庞大、专业技术强”,具有“内容多样性”和“管理的体系性”。[10-12]尤其是在高校档案分类体系中,高校体育档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门类。不同类型的高校,体育档案有着不同的体量,存在大小之别。

从分量上讲,与高校体育相关的档案类研究成果偏少,巩霖田(2014)探讨了“数字化体育资源的建设”,[13]陈丰才、杨光(2015)指出“体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体育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的趋势”,[14]梁莹、张叶(2018)撰文讨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档案资源建设”[15]问题等。相比之下,高校体育檔案资源建设研究成果则较少。现有44篇高校体育档案研究文献中,虽然有18篇在正文中提到“档案资源”,接近半数,但篇名中包含“体育档案资源”的文献一篇没有,全文中涉及“资源建设”的文献仅有1篇。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段成武、刘西锋(2015)以数字化体育档案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为例,[16]探讨高原地区体育档案资源建设,是少数成果之一。

上述高校体育档案和研究成果体量,勾勒出的高校体育档案资源之“形”,是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时,必须面对的基础变量。

2.3 档案数字人文之“势”。档案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档案学“学科间的交叉与结合。”[17]人文、数字人文、数字人文视域则是与档案数字人文高度相关的概念。

2.3.1 人文。“是指人文科学。”[18]现代档案学语境下的“人文”是指“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或文化,强调在档案学研究中应突出人的主体性[19]”。

数字人文指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既可作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采用数字化技术理解,也可作在数字化环境下开展人文科学研究理解。近两年,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20]

人文视域就是以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作为衡量……价值尺度和方向引导。[21]数字人文视域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为标准看待与研究事物。《数字人文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档案资源整合模式研究》[22]和《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分析》[23]是这一视域下体育档案资源整合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范本。为本文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数字人文的融入,展现出的高校体育档案资源建设所处之势,是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时,应当借助的关键环境变量。

3 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三个维度

了解掌握高校体育文化之“性”、高校体育档案资源之“形”,档案数字人文之“势”后,如何驾驭和利用这些“变量”,使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向着有利的方向演进,才是我们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以下尝试从理念、途径、方法三个维度作一些探讨,力求解决怎么看、靠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3.1 理念。《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全面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要求,为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管理理念方面,除了管理所需的管理意识与态度、数据处理思维、智能平台化思维、价值取向等专业素养之外,还包括与资源建设相关的多重性理念、转化性理念、基础性理念和人文性理念。

多重性理念方面,档案工作理念源自我们对档案及档案事物本质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档案类型拓展,档案数量激增,档案学发展迭代,人们对档案本质属性的认识,也从极力强调某一种“属性”,比如“原始性”“情报性”“证据性”“文化性”“历史性”“政治性”“行政性”“保密性”“孤本性”“权力建构性”“历史文献性”“资产性”“限制使用性”等等[24-36],过渡到接受“档案具有多重属性”。[37]承认和接受“档案具有多重属性”,[38]不仅为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来源,奠定了认识基础,也为高校档案更多地参与社会档案服务,提供了认知基础。

转化性理念方面,文献与档案之间存在“互转性”,[39-41]。档案与文献相互转化理念为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档案来源,动态看待文献与档案全周期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础性理念方面,高校档案具有非常强的基础性、阶段性、伴随性、成长性。认识到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校友认同感与荣誉感。

人文性理念方面,就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而言,人文性理念就是“关注行为者的能动性及文件档案管理的历史、文化、记忆、权利及伦理等维度”。[42]人文性理念的建立,对拓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外延,丰富体育文化档案资源至关重要。

3.2 途径。解决了怎么看的问题,还要解决实现目标的途径问题。法律规制、政策引领、技术加持和职业意识,是实现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目标的路和桥。

法律规制方面,根据2020年新修订《档案法》规定了各类组织应建立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法健全档案管理制度[43],为发挥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价值,需要对《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27号令)在内的高校档案规章体系进行修改修订,按照“定原则、建组织、立制度、确规范、划范围[44]”的思路,予以完善,做到制度先行。同时,积极发挥高校自身统筹管理作用,构建动态化的档案资源监督管理制度,对档案资源管理全过程监管把控,针对档案资源建设工作质量做好考评。再者,档案管理部门也需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归档信息完整性及有效性。

政策引领方面,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建设的角色弱化问题[45],从政策层面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全面优化升级。随着“双高计划”的建设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发布,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纳入高校智慧化建设进程。

技术加持方面,档案数字人文是档案学与数字技术的结合。结合智慧化管理技术与手段,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可基于海量档案信息,针对用户利用需求,构建出档案数据挖掘模型,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循环处理档案信息,跨越式查询各类档案,进行聚合、分类等相关性分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搜寻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数据关系,建立档案之间的关系网络,实现资源建设工作的智能化、智慧化。

职业意识方面。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职业意识是指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管理人员对高校体育文化档案和高校体育文化档案工作的态度、认知、了解、重视和利用。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随着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与认知也应当随之更新,档案资源建设意识的树立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开展,而且对高校整体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与研究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首先要做到增强每一个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资源建设认同感,将档案资源建设的职业意识融入每一个档案工作人员的入职培训工作中;其次,校方可定时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档案工作人员“数字人文”技能水平,夯实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实践基础。

3.3 方法。有了观念和途径,还要有具体的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接收平台化、征集众筹化、保管社会化、客体全程化、主体终生化、归档标识化或是可行之法。

3.3.1 接收:由线到面平台化。接收是档案资源建设传统的方法之一。通常由档案馆、档案室、档案中心等档案保管部门,定时接收单位内部档案形成部门移交的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这种移交→接收是一种点到点的线性运动。在数字人文视域下,由于档案形成主体由内部机构扩展到全体高校体育文化参与者,原有的点对点线性接收模式,不再适用。因此,构建高校体育档案智慧化管理平台势在必行。平台整体分为前端、中端和末端三个部分:

前端,也称数据层。数据层强调档案数据的接收与分析、重组与融合,对档案数据精细度、颗粒度以及结构化程度的要求更为严格。经过纸质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数据化等流程,将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资源,按照一定的结构存储并组织,建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数据库。在数据层阶段,应当多方调查斟酌,明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范围,严格制定规范化的收集方式和归档流程,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之初保证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真实安全,做好前端把控,统一数据格式与元数据规范,为后续档案移交打好数据基础。

中端,也称接口层。接口层是资源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数据经由此阶段从接收的资源数据形式转为长期保存,包含了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四性”检测,档案数据信息接收接口能力等。在此阶段,拟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搭载的相关技术应交由行业或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严格执行,确保档案在此阶段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作为信息承载对象所具备的价值得以有效保障。

末端,也称归档层。在此阶段,利用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系统,将高校体育文化档案通过移交接收系统传输至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物理隔离、四性检测,实现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长期保存,同时根据实际利用需求,及时分析社会及个人利用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需要,灵活调整归档范围,以满足当前瞬息万变的档案信息需求。限于篇幅,后续五个办法不再展开叙述。

3.3.2 征集:由面到点众筹化。征集亦是档案资源建设传统的方法之一。通常由档案馆、档案室、档案中心等档案保管部门,不定期地通过发布征集公告,向非特定机构和个人征集相关文献档案。这种方式是由档案保管点,向社会面进行。受获知渠道影响,效果平平。如果引入时下仍然流行的“众筹”模式,或能改变征集效果。对于在校学生不断流动的特性,只要保持与毕业学生的联系,每一次“众筹”征集,就会有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校友参与。使征集,从漫无目标的社会面撒网,到精准到人的投送。

3.3.3 保管:由点到体社会化。将档案集中到库房集中保管,是传统档案保管的通常做法。这种方法最大特点就是集中保管在一点,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保管资源。最大的弊端是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往往损失惨重。数字人文视域下,那些不具保密价值的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数字化版本,完全可以保存在不同物理空间的服务器上,即便不使用区块链保存模式,也能得到安全的保管。加之这些档案数字化副本在档案提供者设备中的备份,可以实现档案保管由一点保存到社会化保存的转变,实现藏档于民。

3.3.4 客体:由文件到文献全程化。传统档案主要来源于文件,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来源不再只限于文件,而是既来自于文献的各个子集,也来自于文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档案由文件生命周期的产物,进化为文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产物。

3.3.5 主体:由师生到校友终生化。传统档案的主体是机构和组织,以及有名望的知名校友。在数字人文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档案的主体扩展到所有在校和离校的师生。实现了一日在校,终生为友。成为高校终生的档案资源生成者和提供者。

3.3.6 归档:由入库到入册标识化。归档是档案工作的起始点,标志性行为就是将归档的档案保存到档案库房当中。在数字人文视域下,那些只具有体育文化属性的档案,可以考虑不归入学校档案馆(室),只在馆藏档案目录上进行登记,做出必要的标识。一旦有需要,再向档案所有人借用或获取副本。

4 结语

综上,开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十四五”规划规定的专业档案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是规划赋予高校档案人的使命与任务。只要能“谙”高校体育文化之“性”,“识”高校体育档案资源之“形”,“乘”档案数字人文之“势”,掌握和运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各种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秉持多重性理念、转化性理念、基础性理念和人文性理念,持续沿法律规制、政策引领、技術加持和职业意识四个途径推进,灵活运用接收平台化、征集众筹化、保管社会化、客体全程化、主体终生化、归档标识化等方法,高校体育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也一定会达到。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档案学”(教高厅函〔2021〕7号、教办高〔2021〕36号)和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高厅函〔2019〕46号)建设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小跃.图书馆应成为文化、文明、人文的汇聚点[J].新世纪图书馆,2019(01):2.

[2][3]苗天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信息环境的构建与变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2):116-119.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0.02.027.

[4]丁冬升.对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5(04):100-102.DOI:10.14105/j.cnki.1009-9840.2005.04.038.

[5]杨玲,韩双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08):39-43.

[6]彭博.荷球运动对构建高校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的作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6-7.

[7]谭磊.高校体育档案工作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5):229-230.

[8]金加升.浅谈高校体育档案的建立和作用[J].丽水师专学报,1996(04):71-80.

[9][22]陈慧,南梦洁.数字人文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档案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山西档案,2022(01):27-39.

[10]孙丽.优化体育档案管理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6):68+70.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2.26.039.

[11][12]任晓冬.高校体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商,2015(35):200.

[13]巩霖田.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163.

[14]陈丰才,杨光.云计算技术在体育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分析[J].兰台世界,2015(35):27-28.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5.35.15.

[15]梁莹,张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档案资源建设初步探索[J].云南档案,2018(05):53-57.DOI:10.14074/j.cnki.yunnan.Archives.2018.05.035.

[16]段成武,刘西锋.高原地区体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5(08):118-119.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5.08.037.

[17][20]王睿嘉,赵彦昌.基于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学研究成果述评(2015-2020)[J].山西档案,2020(06):89-95+78.

[18]陈兆荣.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之联系[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4):9-13+8.

[19][42]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周文泓,潘未梅,徐辛酉,李孟秋,王宁.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学通讯,2021(01):4-15.DOI:10.16113/j.cnki.daxtx.2021.01.001.

[21]彭琳.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营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7.

[23]郭夏汀.数字人文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8):192-195.DOI:10.16655/j.cnki.2095-2813.2109-1579-3467.

[24]金波,杨鹏.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0(04):29-37.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0.04.004.

[25].首次文摘[J].图书情报知识,1998(01):81.

[26]林清澄.正确认识谢伦伯格的档案价值理论[J].北京档案,2001(10):18-19.

[27]赵浩华,倪丽娟.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档案公共服务探究[J].北京档案,2017(12):18-21.

[28]朱彤,曾祥明.论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生成机理?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档案学通讯,2022(01):23-28.DOI:10.16113/j.cnki.daxtx.2022.01.003.

[29]魏扣,李子林,郝琦.社交媒體应用于档案知识服务的SWOT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9(01):69-74.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9.01.012.

[30]杨立人.试论馆藏档案分级标准的选择与运用——兼与馆藏文物分级标准比较[J].档案学研究,2015(06):55-58.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5.06.011.

[31]马广惠,安小米,宋懿.电子政务背景下数字档案资源整合政策内容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8(04):82-91.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8.04.014.

[32]潘连根.档案鉴定内涵层析[J].档案,2002(02):5-8.

[33]陆阳.档案伦理与社会正义关系研究的深层解读——基于实质正义观与程序正义观的冲突[J].档案学通讯,2020(06):22-30.DOI:10.16113/j.cnki.daxtx.2020.06.004.

[34]黄河,陈慧.留住历史的声音——采集口述档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档案,2021(10):42-43.

[35]刘国荣.资产·所有权·工作形式——企业档案工作的三个热点[J].中国档案,1999(05):23-24.

[36]吴雁平,刘东斌.“立有主?收有限?存有期?用有度?销有据”——新修订《档案法》的规制解读[J].档案管理,2020(05):25-27+29.DOI:10.15950/j.cnki.1005-9458.2020.05.009.

[37]张明楷.论以危险方法杀人案件的性质[J].中国法学,1999(06):105-112.DOI:10.14111/j.cnki.zgfx.1999.06.014.

[38]邓绍兴.民国时期档案学中的分类理论述评[J].档案学研究,1994(02):67-70.

[39]吴雁平.大成编客.档案文献研究[EB/OL](2020-11-18)[2022-07-19]https://bianke.cnki.net/home/corpus/24656.html.

[40][41]吴雁平,刘东斌.档案?档案文献?文献档案的定义与辨析[J].档案,2020(09):4-11.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22-05-27]https://www.saac.gov.cn/daj/falv/202006/79ca4f151fde470c996bec0d50601505.shtml.

[44]陈忠海,吴雁平,刘东斌.定原则?建组织?立制度?确规范?划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修订思路及修改建议[J].档案学研究,2021(04):55-61.DOI: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21.04.008.

[45]袁文惠.试论高校体育档案的管理方法[J].兰台世界,2008(17):11.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08.17.003.

猜你喜欢

人文数字资源
人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答数字
人文绍兴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