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作区不同秋葵品种生育特性评价与营养成分分析

2022-05-30康爱霞

西北园艺·蔬菜 2022年5期
关键词:营养成分秋葵

康爱霞

摘   要   分析了3个秋葵品种的生育期及主要形态特征,研究了含水量、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和粗脂肪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秋葵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均比绿秋葵、黄秋葵要早;株高、茎粗、荚果横径、茎节、开展度与其他两种秋葵比较,差异显著;在不同采收期,黄秋葵的单株结果数也较多,采收期均未出现畸形果,且营养成分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绿秋葵的出苗期、现蕾期、采收期较晚,荚果、茎节较短,开展度较小,单株结果数和分枝数居中,绿秋葵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含量均较少。在采收盛期黄秋葵的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5.13%、 4.13 mg/g和1.04 mg/g。采收末期,红秋葵的果糖含量较高,为0.39 mg/g,绿秋葵最低,仅为0.24 mg/g。综上,与其他两种秋葵相比,黄秋葵更适宜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可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秋葵;旱作区;生育特性;形态指标;营养成分

秋葵为锦葵科秋葵属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耐热,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新型蔬菜,在医药和加工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是“高原夏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安定区秋葵种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品种引进和栽培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有关单一秋葵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产量以及抗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旱作区不同秋葵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营养成分研究较少。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安定区秋葵种植的产量和效益,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应用的优质秋葵品种,我们引进了3个优质秋葵新品种,对不同秋葵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旱作区秋葵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甘肃省定西市鲁家沟小岔口村的日光温室内,试验地为黑麻垆土,前茬作物为豌豆。试验地海拔1 654 m,年平均气温7 ℃,是全区海拔最低气温最高的乡镇。年日照时数为2 500小时,光照充足,年温差大,平均无霜期146天,全年降水量300~400 mm,蒸发量1 500 mm以上,蒸发量约是降水量的4倍。

1.2   试验材料   3种不同秋葵品种,分别为红秋葵,果长、红色;黄秋葵,果长、浅绿;绿秋葵,果長,深绿。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年3—10月进行,3月底穴盘育苗,将不同品种秋葵种子播于装有基质的72孔穴盘内,穴盘规格为54 cm×28 cm,覆盖1层2~3 mm薄沙。苗期常规管理,只浇清水,每隔2天浇1次水,保证基质完全浸透,同时预防秧苗徒长。苗龄一般控制在30~40天,4~5叶时定植。

1.3.2   田间管理   5月初开始定植。采用宽窄行起垄覆膜种植,垄高0.15 m,宽行0.7 m,窄行0.5 m,行长9 m,株距按25~35 cm“品”字形双行定植,定植后及时灌水。定植7天后浇缓苗水,及时中耕除草。随着气温上升,根据秋葵长势每隔10天左右浇水1次;结荚盛期每隔7~8天浇水1次;采收盛期,所需水量大,应及时维持供水。

1.3.3   测定、记载项目与方法   生育期记载:记录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采收初期、采收盛期、采收末期的时间,并统计采收全程天数。

主要形态特征测定:于采收初期、采收盛期、采收末期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秋葵的株高、茎粗、荚果长、荚果横径、茎节长度、开展度、分枝数、第1果节位等形态指标,并统计单株结果数,记录其生育期有无畸形果、虫害等情况。

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和蔗糖含量、粗脂肪含量分别采用直接干燥法、蒽酮比色法、比色法和超声法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9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Duncan新复极差法),并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制图。

2   结果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知,3种秋葵同时播种,黄秋葵出苗最早,出苗时间为3月30日,红秋葵次之,绿秋葵出苗最晚。3种秋葵均于5月初定植,现蕾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黄秋葵最早,5月21日现蕾,红秋葵次之,绿秋葵最晚,5月26日才现蕾。不同秋葵品种始花期也不同,黄秋葵开花最早,为6月1日,与现蕾期间隔时间为10天,红秋葵开花最晚,始花期为6月6日,与现蕾期间隔12天。从始花期到始收期,3种秋葵表现也有差异,黄秋葵开花最早,采收也最早,6月6日开始采收,与开花时间间隔5天;绿秋葵次之,开始采收的时间为6月14日,与开花时间间隔9天;红秋   葵采收最晚,为6月16日,与开花时间间隔10 天。

2.2   采收期主要形态特征分析

2.2.1   株高、茎粗、荚果长及荚果横茎   从表2可知,3种秋葵株高随时间的延长,均呈递增趋势,不同时期,各品种株高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各采收期,黄秋葵株高均高于红秋葵和绿秋葵,采收末期最高,为131.32 cm;各个时期黄秋葵茎粗均最粗,为2.31 cm,绿秋葵茎粗最小,为2.13 cm;从采收初期到采收末期,红秋葵荚果长度增幅最大,达1.46 cm,绿秋葵荚果长度增幅最小,为0.88 cm;黄秋葵荚果横径在采收末期最大,为3.39 cm,红秋葵平均荚果横径最小,为3.23 cm。

2.2.2   茎节间长、开展度、分枝数以及第1果节位的比较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采收初期,绿秋葵茎节最长,为2.97 cm,采收末期黄秋葵的茎节间最长,达到5.89 cm;同一时期不同秋葵间的开展度无明显差异,不同时期开展度差异显著,采收初期绿秋葵开展度最大,为47.14 cm,红秋葵开展度最小,为38.26 cm,采收末期黄秋葵开展度最大,为96.25 cm,红秋葵的开展度仍最小,为72.96 cm。从分枝数来看,采收初期3种秋葵分枝数目差异不明显,而在采收末期,黄秋葵的分枝数最多,有20条,绿秋葵的分枝数最少,有17条;在采收初期,3种秋葵第1果节位均位于第3节,采收盛期均位于第4节,采收末期只有黄秋葵第1果节位位于第5节,红秋葵和绿秋葵都位于第4节。

2.2.3   单株结果数、畸形果及虫害发生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在采收盛期和采收末期,平均单株结果数均为红秋葵最多,分别为22个和20个;黄秋葵次之,为19个和17个;绿秋葵最少,为16个和18个。黄秋葵和绿秋葵没有畸形果,红秋葵在采收盛期和采收末期各有1个畸形果。在采收初期,3个秋葵品种均无虫害发生,而在采收盛期和采收末期,3个品种均出现虫害。

2.3   不同采收期营养成分分析

2.3.1   含水量   由图1可以看出,在采收初期,绿秋葵中的含水量最高,为42.26%,黄秋葵中的含水量最低,为38.52%,3种秋葵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盛期,黄秋葵中的含水量最高,为45.13%,绿秋葵次之,为42.36%,红秋葵中含水量最少,为40.26%,3种秋葵差异不显著;在采收末期,含水量大小为黄秋葵>红秋葵>绿秋葵,无显著性差异。

从图2可以看出,在收获之初,红秋葵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12 mg/g,绿秋葵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仅为1.32 mg/g,品种之间差异显著;采收盛期黄秋葵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4.13 mg/g,绿秋葵含量最少,为2.99 mg/g,3种秋葵之间差异显著;采收末期黄秋葵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56 mg/g,红秋葵含量最低,为1.20 mg/g,红秋葵与绿秋葵无显著性差异,黄秋葵与红秋葵、绿秋葵之间差异显著。

2.3.3   果糖含量

由图3可以看出,在采收初期,红秋葵果糖含量最高,为0.69 mg/g,绿秋葵含量最少,仅为0.25 mg/g,3种秋葵间差异性显著;采收盛期,黄秋葵果糖含量最高,为1.04 mg/g,红秋葵含量最少,为0.8 mg/g,黄秋葵与红秋葵、绿秋葵差异显著;采收末期,红秋葵果糖含量最高,为0.39 mg/g,绿秋葵含量最低,仅为0.24 mg/g,红秋葵与绿秋葵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黄秋葵与红秋葵、绿秋葵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2.3.4   蔗糖含量   由图4可以看出,在采收初期,红秋葵蔗糖含量最高,为10.17 mg/g,黄秋葵含量最少,为5.4 mg/g,红秋葵与黄秋葵、绿秋葵差异显著;采收盛期,黄秋葵蔗糖含量最高,为7.58 mg/g,绿秋葵含量最少,为4.87 mg/g,3种秋葵间蔗糖含量均呈显著性差异;采收末期,黄秋葵蔗糖含量最高,为5.27 mg/g,绿秋葵含量最低,仅为4.49 mg/g,红秋葵与绿秋葵蔗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黄秋葵与红秋葵、绿秋葵差异显著。

由图5可以看出,在采收初期,红秋葵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92%,黄秋葵中含量最低,为2.78%,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采收盛期,黄秋葵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96%,红秋葵粗脂肪含量最低,为2.87%,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采收末期,绿秋葵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1%,红秋葵粗脂肪含量最低,为2.79%,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果荚中所含的可溶性糖和果糖具有增加皮膚弹性、去除皮肤褐色斑点等美容效果。秋葵含水量是反映秋葵生理状态和成熟度的指标,也是农作物产品质量检验和测定的重要标准。秋葵的可溶性糖是重要质量指标,提高可溶性糖等相关物质的含量是未来科技人员选育的主要方向,也可为制定优质栽培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同一地区不同秋葵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均有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管理办法相同的情况下,黄秋葵出苗最早,3种秋葵出苗期、开花期和收获期相差较大,黄秋葵的现蕾期、始花期和采收期均最早;红秋葵与绿秋葵的现蕾期、开花期与采收期的时间接近,变幅在10 天之内。虽然3种秋葵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采收全程的天数却相差不大,均在70 天左右(表1)。总的来说,从播种到出苗需要4~8天,从出苗到出芽需要52~56天,从出芽到收获需要15~22天。在采收盛期和采收末期,黄秋葵中的含水量都是最高的,分别为45.13%和44.26%(图1)。综合比较,黄秋葵中的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最高,红秋葵次之,绿秋葵最低(图2和图3);而蔗糖含量却是红秋葵中最多,黄秋葵次之,绿秋葵最低(图4);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红秋葵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黄秋葵粗脂肪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绿秋葵中的粗脂肪含量呈递增的趋势(图5)。

3.2   结论   经综合评比,黄秋葵在定西市安定区种植之后,其出苗期、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均比其他两种秋葵要早,株高、茎粗、荚果横茎、茎节、开展度与其他两种秋葵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采收期,黄秋葵的单株结果数也较多,3个采收期均未出现畸形果,而且其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绿秋葵的出苗期、现蕾期、采收期较晚,荚果、茎节最短,开展度较小,单株结果数和分枝数居中,绿秋葵中可溶性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较低。

所以,黄秋葵更适宜在旱作区生长,其荚果中的营养成分也更高,可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陈晓玲,张金梅,辛霞,等.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03):414-427.

[2] 李翠,陈东亮,陈晓英,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06):966-970.

[3] 刘东祥,叶花兰,刘国道.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 718-3 720+3 725.

[4] 邓爱华,王云,谢鹏,等.黄秋葵营养价值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20(14):81-84.

[5] Ikoni, Ogaji. S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etaminophen pediatric suspensions formulated with okra gum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es as suspending agent[J].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5,1(2011-04-27), 2011, 5(1):15-20.

[6] Camciuc M , Deplagne M , Vilarem G ,

et al. Okra-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a crop with economic potential for set aside acreage in France[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998, 7(2):257-264.

[7] 何贤超,何贤广.保健蔬菜新品种五福黄秋葵的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04):88-89.

[8] 代惠芳.甘州区秋葵春露地栽培技术[J].甘肃科技,2018,34(09):139-140.

[9] 杨娟,刘晓莉,单晓雪,等.粮食水分检测方法优化[J].粮食储藏,2020,49(04):45-50.

[10] 麻澤宇. 黄秋葵干燥方法评价与酸奶

产品开发[D].浙江农林大学,2019.

[11] 张志良, 瞿伟菁.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周宝岛.DDGS粗脂肪的快速测定方法

[J].化工管理,2017(30):58+60.

[13] 由卫华.稀特蔬菜黄秋葵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12):5.

[14] 潘美红,惠林冲,陈微,等.秋葵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08):1 444-       1 445+1 449.

[15] 王维婷,郭溆,刘超,等.黄秋葵种质资源结实特点遗传多样性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02):26-29+35.

[16] 邓爱华,王云,谢鹏,等.黄秋葵营养价值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20(14):81-84.

[17] 龚霄,姜永超,周伟,等.黄秋葵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329-333.

猜你喜欢

营养成分秋葵
秋葵
纤纤秋葵淑女指
秋葵变变变
秋葵小炒
秋葵就要这样种
普安银鲫雌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浅谈黑米的营养成分与功效
土人参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现状
8种广式月饼营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