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抱乡土 志存蓝天

2022-05-30齐美煜李芳

江西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果蔬益生菌

齐美煜 李芳

去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南昌大学谢明勇教授上榜了。年初,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名单,谢明勇院士领衔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实现了南昌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零的突破。

学成·归乡

“我除了在南京理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求学的那几年,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江西度过的。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家乡的培养。”谈及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的感想,谢明勇朴实的话,道出了他对家乡诚挚的情感。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当年求学归来没有选择去北上广深。对此,谢明勇深情地说:“家乡待我不薄,我没有理由不回来。”

1992年底,谢明勇远渡重洋,进入德国波恩大学食品科学与食品化学研究所和多特蒙德光谱化学与应用光谱研究所深造。1997年,即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谢明勇收到了南昌大学领导的来信,言辞恳切:“学校已获批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期盼你早点回来带博士。”当时,国内各高校对评博导的要求很高,就是在大学教师里,获得博士学位的也不多。

不光是回来,更要做出成绩。虽然过程不易,但谢明勇始终坚信:欠发达的江西也能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事实证明,谢明勇当初的选择没有错。作为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他参与创建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食品学科领域迄今唯一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付之努力的南昌大学农业科学学科(以食品为主)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02‰,正向世界一流學科稳步迈进。

攀登·硕果

攀登科学高峰,方向很重要。对于方向的选定,谢明勇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是立足国际前沿;二是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三是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难题。他带领团队历时20余年攻关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果蔬益生菌发酵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是全球果蔬原料生产大国,加工率却不及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每年新鲜果蔬腐败损耗率高达30%以上,损失超5000亿元。寻求先进的果蔬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果蔬产品加工率,创制营养健康新产品,成为谢明勇团队研究的主攻方向。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决定突破技术瓶颈,把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现代加工领域。

菌种是发酵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是技术研发的关键核心。为寻找到适合果蔬发酵的专用益生菌种,谢明勇团队开始了艰难探索,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经过不懈努力,谢明勇团队筛选、分离、保藏果蔬发酵专用菌种7000多株,并从中发掘出具有果蔬发酵优良特性的益生菌300多株,建立了我国首个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

科研,是一趟没有终点的追问与求解之路。谢明勇对自己及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益生菌发酵果蔬的量产。为此,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试验,不断完善果蔬益生菌发酵技术,创制了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开发了9种新技术和13类益生菌发酵果蔬全新系列产品。

立德·树人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学生宗鑫妍手机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一台陈旧的液相色谱仪陈列在南昌大学校史馆的橱窗里。这是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退役”的科研仪器,是1998年谢明勇回国时用学校第一笔支持经费采购的。

“这个老物件见证了南昌大学食品学科发展历史。岁月赋予它厚重的纪念意义,时刻提醒我们创新不可急功近利,要有甘坐冷板凳的耐心,要有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 宗鑫妍至今忘不了,博士论文开题时,原本对研究课题做些概括性的基础工作也能通过,但谢明勇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扎实的基础工作,还要有前瞻性,从中提炼系统化的方法体系……

“明勇学林”,是谢明勇所带学生给自己科研团队起的名字。在这个大家庭中,每届学生都有一种默契,将“大爱与包容”的团队精神一届届传递下去:身为师兄师姐,都会主动承担责任,尽心尽力地带好团队中的师弟师妹,慷慨地传授他们的科研经验、实验心得。

种木成林,“一棵棵小树”在谢明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指导的学生中不少获杰青、优青、全国优博、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IUFoST(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等,其中多人选择留在江西贡献青春与智慧。即使毕业后各奔天涯,学生们依然铭记谢明勇的教诲:要将所学报效祖国,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一生做好一件事,脚踏实地,坚持热爱,就会有不平凡的收获。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果蔬益生菌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