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平画像”30年

2022-05-30谢晨星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第四版宣传画小平

1992年6月28日早晨,深圳“黄牛嘴”所在的红岭路与深南路十字路口,路过的人们注意到,之前西北角上的女工宣传画不见了,《小平同志在深圳》巨幅宣传画竖立了起来。30年时光荏苒,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小平画像”也经过4次改版。

游客“打卡点”和成长“背景板”

从1992年6月28日开始,这个地方就成了来深圳必拍照的地点,拿现在的话说,叫做“打卡点”。在早年飞机出行还不是日常的岁月,从祖国四面八方坐火车来到深圳站,出了站第一程,惯常都是到“小平画像”前合张影。来拍照的游客,每年超过百万。

不只是游客,这里也是深圳市民逢年过节照全家福、拍成长照的必选“背景板”。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画像前成了市民悼念小平同志的一个聚集点。

2004年、2006年,小平畫像前的广场进行了两次改造拓宽,在“小平画像及广场”的树木花海中,尽情享受闹市中难得的葱绿与幽静,这个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也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去处。

“小平画像”的背面是什么

63岁的雕塑艺术家张树国是《小平同志在深圳》第四版的主创。从1992年到2004年间,“小平画像”一共经历过四个版本的修改。2004年,正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由张树国主创的《小平同志在深圳》第四版替换了旧版的画像,这么一挂就延续了18年。

第四版的画面与前一版相差不大,由于第三版画面中只体现了罗湖区的一部分,在第四版的创作中,添加了代表上世纪80年代深圳的国贸大厦、代表90年代深圳的地王大厦,代表21世纪深圳的市民中心和音乐厅等建筑。这些建筑艺术地再现了深圳新市容的“集景”。

最显眼的变化是,小平同志与城市建筑群之间增加了一片海水(见图),在小平身后则是港口。张树国称:“我做第四版的时候,早就想好,要体现深圳是个成熟的现代化海滨城市,这是与内陆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

虽然第四版与第三版的画面相差不大,但其实每一处细微的改动都是经过深圳市政府、市委宣传部以及市文联的多轮会议商定。被委派来创作第四版的时候,张树国刚从美国回到深圳没几年。“没有邓小平,我不可能考上大学,不可能从鲁迅美术学院一毕业就得到去美国交流的机会,也不会旅美十几年搞艺术,我是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感激在创作这幅画像。”

画面完成后,深圳市领导问张树国,画像的背面打算怎么处理?前面三版都是单面的,只有这一版,背面印的是小平与深圳的大事记。

小平画像风行神州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方向和成绩,深深鼓舞了全国人民。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在几经思考之后,决定用宣传画的形式表达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深圳美术广告公司。

当时,深圳还没有喷绘技术,只有通过油画绘制才能完成。这幅宣传画以镀锌铁皮为底版,由于画面太大,小平画像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创作者之一陈炳林以及他的同事们只能化整为零,一块一块地画,然后再运到现场拼起来。

1992年6月28日早晨,深圳深南路旁竖立起巨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这幅300平方米的巨型画像刚一出现,就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广泛关注,国内外40多家新闻机构进行了报道。

同年,脍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拍摄MTV时,专程到宣传画前录制、高歌,那美妙的歌声与画面交相辉映,通过电视走入了千家万户,也让这幅小平画像风行神州。

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当年8月15日下午,全新喷绘的“小平同志在深圳”巨幅画像及《邓小平与深圳》巨幅文字在厂家制作完成后,运抵小平画像广场。

每一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深南路红岭中路川流不息,小平同志都在用慈祥亲切的目光凝视着深圳这座城市。

(摘自《晶报》 谢晨星/文)

猜你喜欢

第四版宣传画小平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2019 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美酒吧枪击案13人死亡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Acronyms of University Names
放风筝
中国石油最大LNG项目在小平故里投产
难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