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良好家风
2022-05-30刘励华
刘励华
“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不仅诗词文章流芳百世,更有“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等家风佳话传诵古今。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情况。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產。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殷切话语,如清冽甘泉润泽心灵;谆谆教导,如声声战鼓催人奋进。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风箴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血脉。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一封封家书流传至今,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家训。
“凡吾子孙,必讲文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老小有序,礼义廉耻。为人豪杰,处事必公。费用必俭,为官必廉……”苏东坡留给后代的家训,一字一句,春风化雨,浸润世道人心,至今依然闪烁着道德光芒,传递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重视家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严家教、正家风的楷模。夏明翰、赵一曼等革命先驱,用热血与忠诚,写就令人敬仰的家风。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的家风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在不断“赶考”的路上,中国共产党人以红色家风为“传家宝”,熔铸成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实践充分证明,家风家教非小事。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迈步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我们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
涵养良好家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严格的要求、良好的家教,能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使孩子成长为具有美好心灵、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广大家庭应注重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在传家风、立家训中筑牢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理想抱负。通过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家风。
涵养良好家风,必须把家国情怀注入家风家教。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坚持“小家”同国家同声相应、命运相系。陶母戒子、岳母刺字、姚母试子……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家庭家教家风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要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党的红色家风中汲取养分,在革命家庭的家训、家书、家教中接受熏陶,在家风家教之中不断厚植家国情怀的底色,增强爱党爱国之情。
涵养良好家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做好表率。要从严律己、以身作则,本分做人、干净做事,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立好家规、带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成就“积善之家”;要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努力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一家仁,一国兴仁。”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追梦的路上,注入家国情、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建设幸福家庭,演绎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