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深处看晒秋

2022-05-30李立华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石楼贡品山民

人常说: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每一座山,都是可描画的风景。穿越太行高速去河北邢台沙河王硇村,一路皆是山景,如同在画里行走一般。行至南太行,山上树叶大面积变黄,山坡仿佛被泼了颜料似的。

隐藏在太行山东麓的王硇村,地貌奇绝峻秀,风景如诗如画。进入秋季,山民们纷纷将自家收获的玉米、红薯、南瓜和红白萝卜等拿出来晾晒,以备入仓储藏。

走进王硇村,一座座由赭红色丹霞石条垒砌的民居映入眼帘,错落有致。与其说王硇是个村庄,倒不如说是座石头城堡。村里现有石楼130余处、2000多间,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这些就地取材的石头房子,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以清代的居多。相传,明永乐年间,准备迁都北上的明成祖朱棣,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奇珍异宝。祖籍四川成都府两岗村的镇京总兵王得才,奉命护卫一批贡品日夜兼程运往北京。官阶五品的王得才是武探花出身,他深知此行担子之重,不敢有丝毫懈怠。谁知,一队人马由南向北刚进入河北沙河,就被一群响马团团围住。由于寡不敌众,皇家贡品被劫匪抢掠一空。贡品丢失,犹恐株连九族的王得才只好携带家眷躲进如今沙河的尚贤、正招一带。但是,这些地方紧邻官道,很容易被发现,他们不得不迁到太行山深处的王硇村定居。

王氏先祖们烧瓦、烧石灰,以干石垒墙、白灰勾缝、青砖出檐、蓝瓦盖顶,建造出巍峨如城堡的石楼。飞檐翘角、嵌有隔扇花窗的雕楼(当地人称为“耳房”,建于石楼顶端)更为别致,颇具南方水鄉画舫风韵。由于兼具四川民居与冀南民居建筑风格,王硇村石楼群也被形象地称作“太行川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农民来说,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此时,王硇村的晒秋场地犹如一块块调色板,玉米、红薯、南瓜、辣椒和红白萝卜等“秋实”,则是色彩缤纷的颜料,任由村民们作画。晒秋,既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艺术。

置身大山深处看晒秋,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山民晒秋,晒的不仅是丰收的作物,更是一年的劳作——只有农忙时节的辛勤付出,才会有农闲时节的踏实、舒坦、安逸。晒秋,丰富了王硇的内在,是这个太行古村落的一道亮丽风景。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李立华/文)

猜你喜欢

石楼贡品山民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联围小学作品集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山西省石楼县在京召开 “塬谷石楼”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
调结构 抓培训 强品牌 保增收 山西石楼:开展技能培训 科技助农致富
致山民
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落幕隋朝宫廷贡品麦秆画走进水贝
自己的东西等
Book review: the Hunger Games
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