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驳论文
2022-05-30方滢
方滢
讲写法
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某一观点。阐述观点的方式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证明,一种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叫立论;所谓反驳,就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论证过程),以树立起自己的观点,也叫驳论。面对含有思辨色彩的作文题,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从正面立论;其实,如果转换思维,尝试写驳论文,很可能出奇制胜。
一、常用的驳论方法
1.反驳论点。
可以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指出其片面、虚假或谬误,也可以间接反驳对方论点。间接反驳可用归谬法和反证法。归谬法是将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反证法是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
比如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批驳对方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进行了一番批驳后,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作者得出结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即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至此,完成了对对方论点的直接反驳和个人观点的抒发。又如有同学针对“春来草自青”的论点进行批驳:“有人认为,只要耐心等待,一切结果都会水到渠成,从而将这句话变成了一个‘偷懒的借口。对此,我持反对意见……若你的人生处在冬天,你又不去努力,不去试着改变,可能一辈子就只有冬天了,根本看不到春天。因此,迎接人生的春天,离不开必要的努力。”
2.反驳论据。
要想彻底驳倒对方的观点,仅靠驳论点有时还不够,还需要驳论据。作为支撑论点的论据必须是准确的、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否则,它就无法推出正确的论点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揭示对方论据的谬误,或指出对方论据中的漏洞,来达到驳斥对方论点的目的。
比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从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往来信件中可以发现司马光在第三封信中也写到了“盘庚迁殷”这一事例。“盖盘方夫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司马光用盘庚的典故,劝王安石不要一意孤行,应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同样是“盘庚迁殷”这一事例,王安石却不像司马光那样重过程,他更重结果,在回信中他借“盘庚迁殷”这一事例论证反对者众多并不能表明措施就有误,只要“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表达了自己变法的正确性和决心。
3.反驳论证。
议论文中,一个观点能否成立,不光取决于论据的优劣多寡,还要看论证的方法是否恰当。因此,在驳论时,除了采用驳论点、驳论据的方式外,还可以针对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进行反驳。比如指出对方的论据根本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揭露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不合理联系,或指出两者之间逻辑关系的混乱和荒谬。
比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就运用了反驳论证的方法。比如针对第一个反动论点的“莫名惊诧”进行批驳。先假定国民党政府列举的罪状是真,然后指出“这些事情,是无论哪一个‘友邦也都有的”,所以不该“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即推导出论点是假。这就是通过揭穿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来批驳对方论点。紧接着同样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造成国将不国的是失了东三省及其不抵抗政策;学生请愿、莫名惊诧不能造成国将不国,论据不能推出论点。
二、驳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树一析一驳一结
1.树。摆出对方的谬论和错误观点,树靶子,确立驳论目标。
2.析。辨析对方论点中包含着的合理成分,同时指出其漏洞。或者分析对方论点的要害,揭露其本质。
3.驳。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证明,丰富反驳的素材,驳中有立,立中有驳。
4.结。得出结论。
示例文
别让生命去等候
◎刘 昱
现今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作“让生命去等候”。“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什么呢?“等候”财富、好运、机遇?还是“等候”别人的帮助,“等候”命运的恩赐,“等候”异想天开的收获?为什么要去“等候”呢?是守株待兔,还是孤注一掷?
很显然,“让生命去等候”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词语组合。尽管人们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填补它,但它的中心意义无非落在“等候”二字上。可是,我想问:你有什么理由去“等候”?
是的,你有什么理由去“等候”?要知道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让生命去等候,不就如同一场游戏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被压制、被淹没。生命之树不会常青,而等候耗费时日,浪费人的生命,这样做除了使生命走得离死亡更近外,没有丝毫意义。
你有什么理由去“等候”呢?当今社会,每一分钟里蕴藏的“财富”都是十分可观的,等待一分钟就意味着失去了那些“财富”,而再去追寻,根本追不回来,或者追回来的也不是原来的“财富”。青少年正处在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放松思想要求,让生命多休息、多娱乐、多享受一会儿,那流失的光阴怕是永远也追不回来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这些话不正贴切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吗?
你有什么理由去“等候”呢?是在犹豫吗?如果是在犹豫,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为你确定的目标而奋斗,切莫等候。有等候的时间,不如在这段时间里努力创造,找到比等候更有效的方法。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应该把精力倾注于工作上,而不是甘心于守株待兔般的等候。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不是等候,而是付诸实践。“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是的,与其听天由命,不如自己去主宰命运!
你有什么理由去“等候”呢?“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出自于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他辛勤耕耘的写照。他的身体虽有残疾,但他没有屈服于病魔,没有等候命运的安排,而是勇敢坚强地深入到生活中,用笔战斗。因此,他的生命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更没有找借口去等候。他是一位洋溢着活力的生活者,而不是等候在一旁的旁观者。
别让生命去等候,正像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样,生活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生命是美好的,热爱生命,去奋斗,去进取,切莫等候。
【湖南岳阳市第七中学】
◆点评
作文第一步是先树起批驳的靶子:“让生命去等候”。第二步是按对方的邏辑,顺着“等候”去分析,分析出一个荒谬的结论:等候耗费时日,浪费人的生命,这样做除了使生命走得离死亡更近外,没有丝毫意义,等候的结果是:流过的光阴永远追不回来,从而论证了“让生命等候”是不对的。第三步是边破边立,破中有立。作者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例从正面论证切莫等候。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回扣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