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国旗见证新中国成立
2022-05-30朱彦闫树军
朱彦 闫树军
曾联松是国旗的“创作者”还是“设计者”,多数人说不清。到底是谁缝制了第一面国旗?为什么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的是第三面国旗?
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投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复字第 32号”图案)。
据负责筹备的秘书彭光涵回忆,在会议前几天,周恩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按‘复字32号图案画张大一点的图样,还要做一面大旗,用绸料做,明天下午交给我。”彭光涵通宵画了一幅红地五星旗,交给周恩来的秘书。他毫无倦意,一早又骑上自行车直奔前门大栅栏,找了一间制旗社,把图案给师傅看,强调这面旗很可能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制旗社的师傅和老板都十分兴奋,赶紧忙碌起来。彭光涵选了淡黄色和鲜红色绸料,又同工人一起确定五颗星的大小和摆设位置。到下午,一面大旗做好了。
大会表决通过国旗图案时,展现在代表们面前的,就是彭光涵监制的这面旗。9月 30日,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齐亮相大会主席台时,展现在主席台上的也是这面旗(如图)。这面旗当属第一面五星红旗。
第二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下午 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宣布就职并举行第一次会议时,展现的五星红旗是第二面五星红旗,它是由普通女工赵文瑞缝制的。
1949年8月底,赵文瑞和几位工友姐妹到中南海怀仁堂,参与会场的布置工作。在国旗式样通过后,大会筹备处交代她们,按国旗图样,赶制一面国旗。
赵文瑞从前门外瑞蚨祥绸布店买来缎料,用黄缎子剪出两颗大五角星、八颗小五角星,精确地贴在红绸旗面的正反两面,把五角星比齐对正。因室内没有大桌面,她就把地板擦干净,把旗平铺在地板上,趴下来,一针一线缝制起来。几乎是一个通宵,赵文瑞制作完成了这面红旗。
第三面五星红旗
开国大典这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按下电钮升起的国旗是第三面五星红旗。这面国旗是由宋树信监制的。
1949年9月29日,国营永茂公司经理甄树德对一早来上班的宋树信说,北京市委指示,毛主席要在开国典礼上亲手升起一面特大规格的国旗,制作任务交给了我们公司,由你来负责完成这项任务。
宋树信来到瑞蚨祥,找到唯一一卷3米多长、不到2尺宽的黄缎子,又来到一家叫新华缝纫社的店铺,连夜赶制。做到一半时,他们发现黄缎子的宽度不够,做不了最大的五角星。大家左比右量,总有一个角需要拼接。经过层层请示,拼接方案获得同意:在大五星的一个角上接一个尖。
缝制好两面特大规格国旗时,已是10月1日凌晨。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按动了升旗电钮。宋树信说,升上去的是他监制的那面拼接了星尖的国旗。
曾联松是“设计者”
曾联松曾在上海“现经社”(党的秘密办事机构)工作,1949年7月底,他在报刊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后,构思出了两幅五星红旗图案:第一幅图案上,左上角大五角星上贴着用红色油光纸制作的“镰刀斧头”标志;第二幅图案上,左上角大五角星里则没有“镰刀斧头”标志。最终,他将第一幅图案稿寄往了北京。
在3012幅应征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稿脱颖而出,但毛泽东建议:把大星中的“镰刀斧头”删去。因为五星红旗要表现我国人民革命大团结,现在要团结,将来也要团结。修改过的“复字第 32号”国旗样稿,获得了高票通过。由于出现修改,“个人创作”变成了“集体创作”,曾联松只能是五星红旗“设计者”,而非“创作者”。
(摘自《人民政协报》 朱彦 闫树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