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地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梳理与保护利用

2022-05-30丁洁雯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木雕宁波文化遗产

丁洁雯

朱金漆木雕作为宁波地域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存。它凝聚着浙东先民的智慧,珍藏着中日两国渊源久远的友好情谊,也见证了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何在现代社会保护和传承这份技艺,让它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值得我们持续深入思考和不断探寻。

地域精华:朱金漆木雕的工艺与历史沿革

朱金漆木雕是根植于浙江东部区域尤其是宁波地区的优秀而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通常采用宁波本地樟木、榉木、银杏等木料,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以及砂金、碾银、开金等工艺手段,经由上漆、贴金、彩绘等26道工序加工而成。其题材多取自古代历史和民间故事,遵循“武士无颈、老爷凸肚、美女无肩、武士挺胸”的制式法则,采用立视体的构图格局,井然有序,形象生动。其制品主要包括床、柜等家具用品,果盘、衣架等生活器具,花轿、会器等民俗艺术品,古戏台、亭子等单体建筑装饰,藻井、屏风等建筑部件以及造像、佛阁等宗教用品,但其主要应用领域在佛教寺院修建及佛教造像。

1973年于河姆渡出土的木胎红漆碗证明木雕加漆的工艺早在7000年前就已出现。据史料记载,宁波朱金漆木雕源于汉代雕花髹漆和金箔贴花艺术,唐宋时期主要用于官府、宫殿、寺庙和皇室册封的亭阁等。明清时期等级制度相对宽松,民间的祠堂、家庙的门窗梁柱也逐渐开始出现漆木贴金。明清以后,受建筑制度的限制而逐渐转向家具、屏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金漆木雕经历过衰落,但在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逐渐得到恢复和传承。2005年,朱金漆木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日往来:朱金漆木雕与海上丝绸之路

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的宁波港,扼南北水路之要冲,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到宋元时期,宁波港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日本、高丽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航线,中外商船频繁在此出入,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良好的地理优势,朱金漆木雕技艺和作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往来宁波与日本之间,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早在朱金漆木雕孕育成熟的唐宋时期,阿育王寺、天童寺等已成为寺境宽广的海内名刹。其间,造像和殿堂建筑已多用朱金漆木雕工艺。

佛教在宁波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朱金漆木雕的进一步发展。根据2003年原宁波市文化局编印的《千年海外寻珍》图录,原藏日本法恩寺的朱金漆木雕释迦牟尼佛坐像,由日本入鄞僧人心地觉心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请鄞县佛像师沈一郎雕刻漆金之后带到日本,在佛像胎心有墨书记录。

明清时期,朱金漆木雕技艺更加精湛,广泛应用于建筑、宗教造像、日用器具及民俗会器、室内外陈设等。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其时宁波回赠日本贡品的地方土特产中不少是朱金漆木雕家具,包括轿、椅、床、榻等。

守护传统:朱金漆木雕的保护与利用

朱金漆木雕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工艺,是宁波地区建筑装饰艺术的典范,对于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发扬地域文化精髓意义重大。随着民间习俗的淡化、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观念的不断变化,朱金漆木雕已基本退出百姓的生活,这项传统技艺也少有年轻人知晓。时下只有祠堂庙宇、佛像雕塑和少量的仿古建筑、仿古家具還依然使用这一工艺手法。由于产品缺乏市场需求,朱金漆木雕艺人也相对减少,行业发展逐渐趋向萎缩。曾经灿烂辉煌的朱金漆木雕急需得到重视和保护,其保护、传承与发展之路仍需深入探讨。

突出重点,延续朱金漆木雕的现代生命。时至今日,宁波地区仍保留着不少朱金漆木雕的精品,如始建于清中期的宁波庆安会馆便荟萃了朱金漆木雕的精华。庆安会馆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它既是船商聚会议事之所,又是祭祀海神妈祖的殿堂,将妈祖信仰与宁波南北号商帮的行业发展融为一体。庆安会馆作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存,其建筑风格突出体现了浙东地区的传统工艺,朱金漆木雕的大量使用便是其主要特色之一。馆内现存朱金漆木雕雕刻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综合使用高浮雕、镂空雕、浅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图案变化多样,木构件雕刻层次丰富、技艺精湛,经过油漆、贴金、拨朱、上彩,显得富丽堂皇、高贵典雅。尤其是被称为“鸡笼顶”的戏台藻井,金碧辉煌又起到拢音扩音效果,突出彰显了朱金漆木雕集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的高超技巧。此外,在天一阁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等场馆内都存有朱金漆木雕,应对它们开展针对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在延续朱金漆木雕现代生命的同时,也让宁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更加熠熠生辉。

加大宣传,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基于朱金漆木雕的保护现状,应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力量,让社会公众了解朱金漆木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拍摄照片、电视片,出版画册、图书等形式,结合“文化遗产日”“海丝文化节”等相关节日,加强对朱金漆木雕的宣传。这种宣传的过程,也是对朱金漆木雕实行的一种记忆保护,即采用摄影、摄像、录音、文字记录等现代化的手段和记录方式,将朱金漆木雕现存的工艺和技法保存下来,作为今后展示和存储的资料依据。

落实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保护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得到保护和传承的今天,博物馆毫无疑义将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在“保护、记忆、弘扬”中充当主力军。博物馆可加强与朱金漆木雕传承人的沟通与合作,邀请传承人定期在博物馆内现场制作或布置工艺品陈列,以延续保护的方式,为朱金漆木雕创造和提供生存的环境、条件。同时,发挥集群力量,成立研究学会,挖掘其历史内涵,为朱金漆木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另外,应将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各种力量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性干预传承。

(作者单位: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责任编辑:杨 芝

猜你喜欢

木雕宁波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木雕鱼
喜相迎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