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推进秦创原平台高质量发展

2022-05-30袁晓玲赵锴刘文飞

新西部 2022年6期
关键词:要素高质量协同

袁晓玲 赵锴 刘文飞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意阶层理论视角下西安创新人才群体的形成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D035)

秦创原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复杂的创新系统,提升其能效的关键是对重要创新要素“沟通”网络的建立与发展,这不仅涉及产业、行业的重点发展,或资本引入和硬件条件改善等短期目标的实现,还与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要素“协同”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密切相关。

秦创原,顾名思义就是秦地、秦人创新、创业之地,引申为三秦大地创新智慧之源、创业动力之源。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科技创新再次被浓墨重彩地强调,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陕西省迈出创新驱动发展新步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秦创原的筹建便是这种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化,其也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陕西“十四五”改革创新的主战场。秦创原的启动将打破陕西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之间的“壁垒”,对于陕西抢抓发展黄金机遇,点燃“两链”融合发展,提升陕西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创新发展理论框架,对秦创原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观念指引和一系列实施路径。

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新场景新应用持续扩展,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一步上升。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丧失、高精尖人才供给不足,培育创新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已成为适应高质量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党的十九大以来,如何高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议题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和用好当前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动力,不断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各类创新驱动要素的创新潜能。

(二)秦创原发展稳中求进,提升空间巨大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在创新发展方面成果斐然,通过各地区一系列的激励、保障措施的出臺,区域创新系统的布局和构建逐渐形成。而秦创原平台自2021年启动以来,更是通过创新平台、创新计划的建设和实施,在成果转化、构建“两链”融合格局、打造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成效明显。截至2022年5月底,秦创原已经为入驻科技型企业兑现各类政策资金3.12亿元,其中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超过1亿元,惠及1100余家企业,且已引进投资规模5亿元以上产业链重点项目12个;引进孵化器及加速器7个,新引进专业服务机构18家等(人民网,2022)。不过,陕西省创新发展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省内主要科技资源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够,创新型企业群体有待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生存率低;整体内、外贸产业链处于中、下游,自主品牌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较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等。因此,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布局下的机遇、取长补短、解决陕西创新发展长期存在问题,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完善和发展适合陕西省自身特征的创新发展体系和路径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所肩负的重要时代使命。本文从协同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进一步见效成势提供观念指引和具体实施路径。

平台协同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劳动人口红利等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提高生产率才是维持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关键,这其中的关键不是生产要素的单纯积累而是创新。现代创新理论重要奠基人Jacobs(1961)认为,城市是创新的孵化器,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思想,产生创新火花和最终将创新转化为坚实社会与经济成果的场所。因此在地理空间的语境中,创新必然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的过程,不仅仅包括创新人才自身,还与其他介入创新要素的数量、流动与密度相关,包含提供专业研究成果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机构,官方和非官方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投资,也包括行业和企业的商业网络与运作,还有可能包含消费者自身的创新。这就使得合作和沟通成为提升不同创新要素流动速度,加强其聚集效应的关键。Cooke(1997)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阐述为创新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调,认为创新系统是由不同空间维度相互分工或者相互依存的创新主体交织而成。之后研究进一步将创新要素之间沟通合作的成功与否与一个区域、城市多维空间临近(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构建的复杂程度相联系;越多临近的存在,创新要素之间合作、交流进而产生社会和经济成果的机会就越高(Boschma,2005)。这其中包含:(1)地理临近。一个区域、平台是否能够为创新要素的交织提供便捷的空间环境十分重要。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创新的迸发不仅源于创新要素有计划地沟通,更存在于偶然、不经意的接触过程之中;(2)制度临近。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支撑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和聚集的法律、政策支持,也包括一个区域包容与鼓励创新活动的社会与文化氛围;(3)社会临近。其可被定义为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与默契;(4)认知临近。创新人才应该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仅拥有知识和技术层面上的共性,也要拥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带领社会和其他劳动群体的整体进步。

国际上针对创新系统发展因素的研究涉及面较广。从企业层面上,很多成功创新系统都包含颠覆式创新企业,而其作为知识守门人,通过科技引领和知识分享,能够对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这也涉及颠覆式创新企业在拓展,即侧重于新知识的开发和发掘。从教育和研究层面上,许多研究认为创新系统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1)其拥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产生、传送和转换知识的能力;(2)其能够向当地输送创新人才的能力;(3)作为整合创新资源,提供交流的平台能力。从企业家精神层面上,企业家精神被认为对中小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也能够带来更多的风投资本,进而提升创新的经济、社会成果成功转换率;(4)从产业结构层面上,如果产业结构均衡,而不是过分单一,创新系统就更有可能承受外部的经济冲击;(5)从区域、城市整体吸引力和形象层面上,如果创新系统本身能够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本,或者包容开放的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等,资本、企业或者其他创新人才就会随之而来。此外,如果区域、城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也能够给本地的创新系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秦创原平台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举措

基于协同创新发展理论视角,可见秦创原创新平台作为一个复杂的创新系统,提升其能效的关键是对重要创新要素“沟通”网络的建立与发展,这不仅涉及产业、行业的重点发展,或资本引入和硬件条件改善等短期目标的实现,还与创新氛围营造、创新要素“协同”等长效机制的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秦创原平台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阐述。

(一)正确的政府引导是促进协同创新的有力保障

不同的创新主体,创新目标各不相同,而政府可充分利用秦创原协同创新平台进行统筹部署,引导创新链两端的创新主体将重点聚焦基础性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首先,创新投入影响着创新能力,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雄厚的资金支持、宽松包容的管理体系来吸引一批高质量创新人才,为创新提供资源。其次,注重基础研究,引导创新群体将注意力集中到“短板、空白、卡脖子”的领域,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关键性技术、基础性技术研究。对基础性研究、受制于人的关键性技术、社会需求的技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尽可能推进这些技术实现实质性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是促进协同创新的关键路径

秦创原创新平台构建的主旨之一是最大限度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的对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创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路径。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一是利用政策工具鼓励企业采取共建研发基地、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

二是解决好“产学研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提升对科技成果关键人员的奖励份额。形成完善的利益链接机制,破解目前“产学研用”各主体之间点对点的局部性、阶段性、偶发性合作状态。

三是推进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提升“用”的效果。设立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中介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便捷服务,是“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产学研用”实现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

(三)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促进协同创新的环境前提

协同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

一是法律环境。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科技创新,需要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为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二是投资环境。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竞相跟进的多元投资保障机制,保障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

三是人才環境。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协同创新离不开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良好创新氛围。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利用陕西省优质大学资源不断补充高精尖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

此外,RCEP的启动对陕西省乃至秦创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通过对目前内、外贸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能够实现不同行政区域的功能叠加和一体化,使秦创原平台“两链”引资更具有针对性,明确引进企业核心任务,立足各自优势、功能定位,重点扶持高技术、高附加值和绿色发展企业,并促使有条件企业面向RCEP成员国布局产业、供应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四)通过创新人才群体建设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人是区域发展的“核动力”,创新人才群体尤其可以起到联结各要素的核心枢纽作用,区域发展需要构建人才发展的“生态圈”。创新人才不只是顶尖科学家和技术人才,在创新转变为社会、经济成果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管理者、实践者都是创新人才群体中的一员。创新人才群体壮大可以发挥融合优势,带来“1+1>2”的效果。一个优化的创新人才群体总效能要大于简单的人才个体相加的总效能,结构不合理、群体意识差会造成大量的能量内耗。因此,创新人才群体结构的有效配置是秦创原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同样专长的创新人才群体队伍发展壮大可以让该方面取得更显著进步。打通不同行业、专长的人才群体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也可以促进知识流通、信息相通,激发更多的原始创新活动以及二次创新成果产出。

(五)加强创新氛围软环境建设

崇尚创新的氛围是决定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而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之上,更应该着重关注集体和社会福祉的提升。秦创原平台的见效成势不应该只给部分企业和个人带来利益,更应该深度与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就需要企业家、团队和个人在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同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扎根西部,奉献西部,为秦创原平台乃至关中都市群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而地方政府、宣传媒体应当鼓励引导创新创业组织建设多维度的创新文化,鼓励其建立长效的管理、激励、服务和保障机制,促进不同创新要素的积极融合,分析创新人才群体创新力如何被其他主要创新驱动要素所调节,例如市场效率、政府支持和科技投入等,体现制约或发展环境的差异性,进而寻找人才管理体制革新的角度和立足点。

(六)提升协同创新网络质量

通过人才互补、科技互补、市场互补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进而促进秦创原创新能力的整体发展。

一是人才互补方面,推动人才互通共享共用。倡导平台不同类型企业签订人力资源合作协议,开展引导人才就业创业、建设专业人才市场等对接合作,实现就业登记、税收减免认定等互通互认,打造区域大平台;倡导签订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评互认协议,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程序,推进区域内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互认,破除专业技术人员流动障碍,促进区域人才自由流动;鼓励、支持区域内创新人才交流合作,选拔高层次人才到对方行业访问、学习,促进人才协同发展。

二是科技方面,联合制定秦创原科技创新与合作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组织平台重大创新项目合作和攻关,共同建设区域内重点创新基地;建立区域性信息平台、技术及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区域内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区域内高层次科技管理和科技中介人才,开展区域内科技创新论坛,促进科技交流,实现科技水平协同发展。

三是市场方面,加强秦创原市场互补,通过互通市场,优化创新驱动要素在各地间合理流动。共同优化区域内创新合作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划分下的市场分割,建设区域性统计创新服务大市场,建立市场联盟、发挥协同效应;建设区域内技术市场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秦创原平台上自由流通。

四是制度方面,协调和规范区域内相关政策,促进创新政策、规章的协调与统一,建立规范的平台创新政策体系,提高政府效率。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秦创原——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22.06.23).http://sn.people.com.cn/GB/n2/2022/0623/c186331-40007269.html

[2]Jacobs,J.(1961)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

[3]Cooke,P.(1997)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Research Policy,26(4-5):475-491.

[4]Boschma,R.(2005)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Regional Studies,39(1):61-74.

作者简介

袁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 锴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发展

刘文飞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要素高质量协同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